现今对于高速无线网路的民用应用场景正越来越多,然而受无线传输的速率限制,一些应用场景得不到更好的体验,例如:

1. 家庭无线网路内部从NAS播放1080p以上的高清视频或拷贝文件,速率非常不理想,仅为千兆有线网路的约10%2. 所有VR头戴设备至今都必须使用有线传输画面和数据

(第一个场景中的速率并没有严格地测试过,基本符合事实)

我想知道的是:1. 当前无线传输技术的理论速率上限是多少?2. 人类实际研制出来的最强无线传输硬体速率上限是多少?

3. 民用级别无线传输硬体的速率上限是多少?

4. 如果有更好的硬体,是什么限制了其进入民用市场和普及?为何无法突破瓶颈?


理论上来说,只要带宽够大,你可以获得很高的通信速率,而且随著载波频率的升高,数据容量也是越来越大的,比如光通信技术。然而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我们做不了高带宽,做不出高频率。问题在于:

1、在电磁波谱上,适合民用通信的频率就很少,长波吧,容量可怜,短波吧,发射功率和接收机都受限,除非你的设备上集成个极品接收机(然而买不起),所以民用通信出于性价比就那点频谱。

2、这些频谱也不是一整块的,要分到各种通信设备上,室内无线电能用的频率也是受到严格限制的。3、而对移动通信来说,一个频谱也不是你一个人用的,是很多人用的,要是能独占频率也不会费劲去搞什么时分多址,频分多址了。现在的速率限制还是在于通信频段窄,民用设备频率也做不上去,所以大家在调制方式上和带宽分配上下了很大功夫。不过随著时代的发展,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是向著越来越高的频率去的,光通信也是也个很有前景的方向,到那个时候速率应当会有很大的提升。


没什么瓶颈。

目前商用化的5GHz wifi技术(802.11ac) ,速率500m~1G每秒,够各种高清了。未来VR上来,就算需要的带宽再往上一个数量级, 还有可见光通信,50G 每秒,也够了。目前技术来说,在短距离无障碍环境,无线比有线带宽要大的多。


家庭无线网路的场景,不说频谱、干扰这些云山雾罩的词,先看看你为这个花了多少。如果wifi路由器和网卡都支持802.11ac,在大多数场景下,速率绝对不止「千兆有线网路的约10%」。现在百元以上的wifi路由器好多都可以支持802.11ac,但网卡侧并不乐观,笔记本电脑的规格表里,一般不会提wifi的规格,那就哪种便宜配哪种,一般都只支持802.1b/g/n,给台式机的wifi网卡,如果你挑便宜的来,多半也是这种。其实往往只差了几十块钱,但因为这点钱,体验到的速度只有主流技术的几分之一。如果开1.6NA的买菜车不爽了,先随便体验下几倍价格的普通小车就好,不必上来直接问陆地最快的车是什么,甚至问最快的民用飞机是什么。

WiDi支持1080P解析度已经很久了,VR头戴设备用无线连显示是可以做到的,但有个问题,VR头盔需要供电。在容量可以长时间供头盔使用,并且重量不会让脑袋和脖子不适的电池出来之前,给头盔减少一根线没有意义。


瓶颈当然是通信资源有限,硬性资源是空域,时域,频域资源,软性资源是码域资源。
谢邀。主要是成本。
说某运营商(虽然他最近才成为运营商),为了解决网路改造中最后50米入户的问题,曾经想过建立楼道WIFI的形式进行覆盖,但是就我所知 最后成本、信号质量、传输码率两个主要方面的影响,最后放弃了
802.11ad的速率轻松到吉比特呀,太赫兹的速率也很快呀。理论上带宽足够,速率就没问题,问题是要考虑实际的分配频谱、应用场景、成本等因素。
哈哈哈哈,都别争了,瓶颈是成本,绝对的。有足够的成本,1秒1G都很轻松。
瓶颈的话,就是香浓定理。实际的话,目前的协议还有很多可优化的地方。单论802.11 abgn wlan,采用CSMA/CA 来避免冲突,带宽是共享的,冲突域也是共享的。一个无线路由器100M带宽,5个设备共用,每人就只剩20M了。 同样的有线路由器,每人独占100M冲突域。虽然出口网路带宽是固定的,但通过无线的网路,延时和带宽表现都不如有线。

香侬定理

无线频谱已经很紧张了,每个协议也就分到那么一些,带宽不大自然限制速率。另外发射功率也是有限的,超出是违法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