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朋是志同道合之意。有志同道合者從遠方而來,自己自然高興了。但為什麼非要從遠方來,周邊的朋相聚就不高興了?如果身邊有朋,相聚也開心,那遠方的朋來了,應該是更高興:不亦更樂乎?

我理解為孔子的朋很少,唯遠方還有,所以朋只能從遠方來。

還有個問題,孔子的朋,孔子的志同道合,是什麼道?這裡的朋也不是泛指,專指志於仁義禮樂之道的朋。

結合上句學而時習之,孔子學仁禮,有機會實踐就感到開心。我們可以推斷孔子是在感嘆禮樂的崩壞。

正因為當時社會己不再流行禮樂了,志於禮樂的人少了,踐行禮樂的機會更少!


………………

親親,對於為什麼是從遠方來,可以換個角度的。

因為周圍都是你的朋友啦,你的影響力才能往外擴大哈,這叫內聖外王哈。

另外一個角度嘛——《三十而已》里有一句台詞,在現代社會還有朋友不為利益跨越半個城市就為了跟你吃個飯,這是真朋友。


這個嘛,有幾個角度來理解:

  1. 春秋時期,遠方並不遠。《詩經》裡面有大量的描寫畏懼路途遙遠不可到達的詩句,比如漢廣,隔了個漢水就女朋友都不敢追了。到了幾百年後的孔子在的春秋末期,孔子對漢廣裡面的畏遠就已經提出了批評,說其實不是真的想,要真的想,哪有什麼遠的呢?所以春秋末期交通確實已經大發展了。但你看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也不過是在河淮之間溜達,山東,河南二省而已。所以那時候的遠方還是並不遠。
  2. 春秋時期,人口也並不多。這是什麼意思呢?人天生是有能力差別的。孔子在《論語》裡面把人分成三等,下知之人他是不願意教的。那人口不多,中上以上智力的人也不多,中上以上的人願意求學的人更少,願意跟孔子學的那就更更少了。所以能有幾個人來學,難道不高興嗎?子夏是晉國人,子游是吳國人,子貢是鄭國人。這都是自遠而來而且學有大成的重要傑出弟子。
  3. 朋者,朋黨也。別被《論語》裡面什麼君子朋而不黨之類的批評嚇住了。入孔門為朋就是為了結黨,能夠在春秋末期階層躍升的路上有個伴,互相幫扶一下,難道這不快樂嗎?後冉有長期為季氏宰,帶動一幫師弟出仕掙錢,多好的事兒呀。


可能是因為古代交通不便,見一次面不容易。從後來的離別詩以及他鄉遇故知是人生三大幸事之一也可看出。


世人千千萬,說得著的有幾個呢?


此遠方指習俗風化不一,而非彼此相去之遠近。孔子盛名遠播,慕者甚眾,或老或少,或貧或富,上智者有之,凡庸者有之,但自來者,理應樂而迎之。此句為下句之鋪陳,因思慮文化未齊,或多爭拗,故言「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云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