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通过改变自身进行进化适应环境,而没有繁殖策略,那么总数不变,死一个少一个。最后都死绝了。

所以繁殖是必须的,既然繁殖是必须的,那么进化附属在繁殖上更方便。


因为时间不够。

演化是一代接一代的,这样才能把改变普及到种族层面。改变自身那叫突变,突变个体死了就死了,突变出的性状就没了。


非专业人士的个人理解,可能有不准确之处。

生物一直用繁衍的方式进行演化,但生物也会通过改变自身来适应环境(不过限于较为高级的动物)。

为了容易理解,这里用生物主动进化适应外界的语境来描述问题,但实际上根据进化论观点演化是一个被动的优胜劣汰的过程。

一、繁衍

在早期的生物演化过程中,生物能够依凭从而使自身得以做出改变的生物学基础不多,当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或者生物类群壮大得以迁徙(扩散?),基因突变几乎是唯一能发生改变从而产生能够适应新环境的个体的方法。

LUCA以至后面的早期单细胞生物应该是不具备任何感知能力的,生存能力也及其弱小,在这种情况下,繁衍带来的基因突变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唯一途径。也正因为这是一个要拼脸赌概率的事情,所以早期生物发展经历了一个及其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前,当然大爆发迟迟未出现也可能与环境等因素相关),同时,生物的演化也大都是一个动辄几百上千万年的过程。

由于生物想要演化出后天的智慧也极其困难且条件苛刻,所以繁衍这种生物与生俱来的演化方式自然会成为主流并沿用(或者,繁衍以获得突变就是由基因所缔造的生物所内定的演化路径)。

在这种情况下,环境不断变化,生物种群最容易适应环境的演化方式无疑就是:出生——筛选——繁衍——出生——筛选——繁衍——出生——······ 这样的闭环,这个环中,只有经过了筛选的个体才能够获得繁衍的机会,同时,失去了繁衍能力的个体会额外占用生存空间所以不应该继续存活。想一想一些昆虫(如蜉蝣等简单昆虫,蜜蜂等节肢类不在这里进行讨论)和多数植物的一生,这就是多数较低等生物的生存策略。

二、后天学习

想一想食物链中的多数消费者,以动物为代表群体,大体看来越靠近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是否也会具有更高的智慧(后天学习能力)?

为什么生物会从上面的闭环中得以突破呢?问题就在筛选这个过程中。

封闭系统的熵只增不减,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但还有一个看起来与之相反的现象被称为涌现,在极其广阔的时空尺度上,有很多个体所组成的系统会产生原来不具备的功能(整体&>个体之和)。但这里要注意的是涌现只是在宏观尺度上实现了部分有序,但整体上无法脱离甚至加速了系统的熵增。

由单细胞生物演化为多细胞生物的过程中,细胞群之间会通过涌现从而使生物进化出新的甚至极其复杂的能力(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眼睛的演变过程,典型代表)。(此处略过及其漫长的生物演化史)当生物通过神经细胞群得以实现感知能力后,简单的趋利避害就成了生物的标配因为这会有利于具有主动行动能力的生物适应环境的筛选。

按照用进废退来进行简单的理解,生物的感知能力会不断增强,因为这有利于生物通过筛选发育至性成熟并繁衍后代,但对于某一时代的生物而言,这一增强过程也是有天花板的 因为感知能力强大的同时会带来更大的能量消耗。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感知运动能力强大的生物都在食物链的较顶端,不过至于二者的因果关系 就是老鸡蛋类话题了,别问,问就是相互促进。

还是由于涌现性,某些感知能力高度发达生物的神经系统甚至实现了两项即使现在看来也十分逆天的能力:记忆和遗忘(不同于多数人直觉的是,后者可能比前者更加重要),这两项能力结合,便实现了一种新的能力——学习。即是说,生物可以在个体的生命中通过改变自身的行为来适应环境(这与上面通过优胜劣汰来实现被动适应不同,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适应),而不必以死亡为代价来反复试错。

当然,学习也会有高低级之分,从被捕食者到捕食者,学习行为会越来越复杂。牛羊等初级消费者由学习所形成的行为比例可能远不及狮虎等捕食者,更不及人类等明显具有学习能力的生物。

到人这一步,通过改变自身来适应环境早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甚至,由于学习能力的增长速度远大于基因的演化速度,适应环境还不如直接改造环境来的方便。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由于文明的技术爆炸,人类的基因演化远远落后于现代生活,适合采集渔猎的身体构造在996的环境,甚至在仅万年以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环境中出现了种种问题:近视,肥胖······不是环境改变了人类,而是人类自己改变了自己。

这还只是从陆生进化论的角度所得出的结论。其他非主流观点,暂且不表,大致思路是一样的。


前段时间看科学杂志,有种说法近视眼有可能会遗传。

杂志上也没有讲明白是这个人属于容易近视的人呢,后人也容易近视。还是这个人近视了那他的后人也会容易遗传到他的近视眼。如果是后者那人类是可以通过进化自身并且遗传下去的,那就流弊了


因为生物不是机器人啊,机器人可以通过改造自己达到强化个体功能的目的,但是你能改造吗?反正我是没试过


脑洞很大,这种现象可以用为什么生物多以5个指头存在类比,


改变自身得来的性状属于不可遗传变异。也就是只改变了自己,对物种进化的影响很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