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在上海。这两年陆陆续续有家人生病,在上海出名的三家大的医院手术过。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术后病人从手术室推回病房,护士都会要求男家属和手术室护工一起把病人人工搬运到病床上。瘦一点的病人需要两个男的搬,胖一些的四五个男的搬的都很费劲。看起来搬的抖抖霍霍的,稍一不慎,感觉把病人搬不到床上就快要摔下去,总之三次都看的很揪心的。家里男家属不多的,就得病友间帮忙。在科技和机械化如此发达的今天,搬病人这件事为啥还如此原始操作?而且这三家都还是上海顶尖的大医院。


因为人工抬病人,是最方便、最高效、最稳妥的过床方式。

在医院里工作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处理问题最高效最稳妥的方式,其实是最原始的方式。

比如:针打完了找护士换吊瓶,按床铃不如直接让家属去护士站找。

护士找值班大夫,呼机里喊话不如直接推值班室的门喊。

开个夜间用药,打电话等工人取药送过来不如让家属去药房自己跑一趟。

请其他科会诊,下会诊申请等三天不如直接打电话找认识的大夫来看。

有个设备坏了,打电话跟后勤扯皮不如直接在有领导的员工群里吐槽一下。

诸如此类

所以,医院里没有过床设备吗?

有的。

最简单的就是简易滑移垫,下图这样的(来自百度,侵删)

其实就是个比较结实的塑料床单,几个人拎著就能把人连拖带抬的neng过来。

但使用这种单子,首先要把单子铺到身子后边。

但不可能手术开始前就先铺在手术床上,因为消毒、渗血、冲洗什么的,手术后身子下面都脏了。所以如果要使用,要先把手术床上的病人翻身、垫子塞进去、铺平,再抬人。

麻烦。有这功夫,几个大夫护士早把人抬到床上了。

即使铺到手术车上,等回病房以后挪病人用,那倒是薛微好看一些,但挪完病人不也得把病人左右翻身、把单子抽走吗?

还是麻烦。不如直接抬。

而且这种一次性单子,肯定属于耗材,估计不会白菜价,那不得给病人收费啊。人工抬肯定是不计费的。

再有一种是稍微结构复杂点的滑移垫。两边有滚轴,背布有比较好的支撑力,适合给那些做过骨科手术,不能肢体弯曲的病人,水平挪床使用。(图片还是来自百度,侵删)

不知道上海那样的大都市的情况,至少我们这种区级医院还是有的。但手术室只配备个位数,供部分骨科神外和极度肥胖病人使用。按一天一百多台全麻手术算,要是都等著用过床板,那等挪床可能就得等一两个小时。

所以,还是随手一抬,方便。

还有更高级的过床设备,我只在爱惜优见过。(偷拍照片,侵删)

既能过床,又能称重,灰常高大上。几年前轮转爱惜优时,听他们主任早交班强调过,「要多用这种过床仪,买都买了,不用多浪费」。但实际还真么见用过(可能轮转时间太短)。

至今往爱惜优送术后病人,还是跟普通病房里一样,人工抬。

但和普通病房区别是,爱惜优限制家属人数,家属参与度低。好在他们护士多,尤其是男护士多,还都配著钛金腰围,所以抬起人来更有力量感。

相必也是觉得人工抬更简单易行吧,否则怎么会放著好东西不用了,高科技仪器买都买了,早都算进科室成本里了,宁愿不回本也不用?

人工抬,特别是让家属帮著抬,还有点隐性意义:

一是看看病人家里是不是人多势众。如果术后来了八九个十好几个男家属争先恐后抬病人,还有几个紧身T恤花胳膊。主管大夫心里不得咯噔一下?

二是通过抬病人这么短短的指挥调度分工协作过程,可以初步判断出家里谁说了算、谁脑子好使、谁只是做做样子、谁有挑刺倾向。


医护人员腰椎慢性损伤不需要医院出钱,而自动过床机却需要医院掏钱


工人和家属帮忙"过床"是免费的,用"高科技机械"的话费用就高了,医疗器械非常贵,据我所知,我们监护室一张床(不带监护仪,就单纯的床)的价值就远超iPhone了。

另外,自己家属不够,可以请隔壁床家属帮忙啊,不存在真的搬不动的问题。我们医院做减重手术的三百斤大胖子也是这样过床的。当然,我们医院除了工人和家属,医生和护士也会帮忙一起搬病人。

最后,护工人力推病人去手术室也很原始,医生人工换药也很原始,护士人工打针也很原始……但是这些都没必要交给"高科技机械化"去解决,因为这就是当前最有效率最经济实惠的做法。


一般需要搬动的病人都是全麻苏醒状态的,肌力未完全恢复,要求病人自己从一个床移动到另一个床不是不可能,但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会采用三人搬运法搬病人,如果指挥得当,三人或者四人搬运法搬一个200斤以内的病人是很轻松的,即使搬的是四个女士,但是搬的过程中存在一种什么情况呢?就是这个四个是家属,没有搬病人的经验,姿势不对,双手没有穿到对面,导致搬起病人时不能把病人往自己身上靠,这样病人就可能从对面摔下来,这种情况是比较危险的。

有些朋友提到医院统一用床!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手术室用的床功能非常多,能够左右倾斜,头板和腿板都可拆卸,由于手术需要,手术床非常的窄,所以病人进入手术室后都会用约束带约束。手术结束后病人会移送苏醒室,苏醒室的床又需要足够的宽,有约束带,并且有护栏,因为病人苏醒是意识不是很清楚,有可能发生意外拔管和坠床,然后病人苏醒后移送病房是,可能由于病房大小的限制,苏醒床和病房床不能靠在一起,这就限制了病人自己挪床,只能采用三人搬运法。还有由于手术室感控的要求,外面的床不能直接进入手术室,防止增加感染!


骨科试用过自动过床器,但家属都不太喜欢加收过床费45块(进出)这种情况,还是男牲口上去抬简单,不收钱还快。

再考虑这机器还挺贵。所以大概是不太可能普及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