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从1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国漫开始名声灌耳,褒贬不一,但一个客观事实是,从日漫占据几乎所有国内漫画市场到两者开始走向分庭抗礼,这是受众做出的选择的客观反应。纵向比较,国漫一扫之前的颓势的原因在哪里?横向比较,国漫和日漫相比,有何优势和劣势,或者是长处和不足?


接下来说的国漫指国产动画及漫画两种产品的总称。

无论是动画还是漫画或者其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最终都是承载著作者自身三观的表达的工具。作者的见识阅历、人格三观,及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作品的上限。

中国的漫画起源于丰子铠张乐平那一代人,通过简单而富有灵性的作画表达自己的思想,针砭时弊,关注民生。相比于阅读传统的文学对想像力的需求,以及戏曲的唱念做打,漫画的表现形式更为直观和平民化,突出一个短、平、快,「所见即所得」。

恕我直言,目前被大力吹捧的所谓画风唯美制作精良的许多国产动画不过是没有灵魂的二三流商业片,其通病就是自设定到台词到打斗到三观等里里外外各方面对日美动漫的模仿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式。一部优秀的漫画的精神内核,其根本还是在于作者借此表达出的人文关怀。在这一点上,国漫现在没几部做得好的。沉浸于玄幻怪奇题材本身而忽略人文关怀和思想表达的作品注定其上限就在二流水平。

撇开人文核心不谈,光就眼下漫画中的第一大类——少年漫而言,在各色各样主题下隐藏著最重要的表达需求,一共就是四个字:争强好胜。无论你是修真、重生、穿越、都市,体育、诡异、末日……等题材,必然追求的东西就是「胜利」,由这个前提所产生的绝大多数少年漫所必然刻画的重头戏——战斗方面,国漫在表达上的失真程度非常严重,和现实脱节得厉害,几乎没哪部漫画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紧凑的张力和节奏感。很多国漫在表现战斗时喜欢照抄日系二三流作品那种边战斗边解释招数的做法,但实际上这种手法并不高明且方向错误。

文学作品中描写战斗的时候除了对打斗本身动作招数的描写,往往为了方便读者进一步理解要插入心理描写,气氛描写,环境描写等内容,但用画面和镜头去表达的时候,就应该去掉多余的部分,专注于用画面语言去表达,要做到「此时无声(除了拳拳到肉和兵器交击外)胜有声(废话解说一大堆)」。要用肢体语言和表情变化去代替打斗中的人物自己去解说。除非双方在安全距离外打嘴炮搞心理战或是为了把握节奏的张驰而暂停打斗,否则战斗中的节奏宜快不宜慢。

举个反面例子:很多国漫粉吹《天行九歌》制作有多精良,我随机抽了两三集快进著看,其中在第五集有个紫女保护韩非的打斗,大量使用慢镜头导致打斗场面完全不像是生死相搏倒像是模特T台走秀。国内3D动画在战斗场面中穿插这类特效的还挺多,比如《灵笼》。这种习惯就是编剧们生搬硬套《黑客帝国》子弹时间特效的结果。人说第一个用花形容美女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一个子弹时间当年初看新鲜,被照抄滥用了十来年,哪还有什么新鲜感可言?虽然《天行九歌》这部3D动画在画面的分辩率上体现出了时代的进步,但在打击感和紧张感上还不如二十一年前史克威尔公司发行的《最终幻想8》开场动画中男主男配两人相爱相杀(大雾)的战斗场面。就这,还硬是有人吹什么良心制作国漫崛起,我看不是市场营销的需要就是真的没见识过国外高水平动漫。拿著2015年的技术,做出来的「大作」打斗场面还没1999年日本游戏动画的震撼,还获了奖,这面子根本就是倒过来挂的了。

再举些正面例子:国漫《一人之下》第三季第2集王也打戏中纯体术的那段以及第二季第21集主角从出手救人到开完杀戒躲入森林为止那段,打得非常干脆利落,视觉冲击感很强。日本在战斗场面上的巅峰之作的仅举一例:《异邦人之无皇刃谭》无名对罗狼的决战。这些都是2D少年动画中对于战斗描写非常优秀的例子。这不是你靠著技术做了多少根头发或是卡姿兰大眼睛就能换来的效果,只靠人物建模上的进步想要撑起一部优秀的动漫产品根本是天方夜谭,国漫在打斗场面的刻画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国漫目前说要和顶尖日漫分庭抗礼还为时尚早,无论是世界观的构建、故事逻辑、人物刻画、战斗场景上,以及优秀作品数量的沉淀上,仍处于相对的劣势。一味捧杀并不可取。

(如果要看本人除了对国漫战斗场面外的吐嘈,可以翻翻我过去的回答。有一篇就是专门吐嘈《灵笼》的。)


变现赚钱能力差,但是市场大,希望以后不要个个都「嘴上功夫支持」,花点钱力所能及的支持下。不然你以为日本那边怎么发展起来的?日本的「嘴」可没我们多


具有堪比中国观众般多样口味的潜藏创作者,他们中有相当有才能的人。但可惜的是观众口味多样来者不拒,

却天天要求输出那个他们自己都不明白的「中国文化」。我们在给自己画圈,认为靠著现代化后的中国传统能比的过「天高任鸟飞,只要我独立思考了,不管这些思想,文化源自中国,印度,还是非洲,欧洲,它就是我的」这么个日本动漫

而且什么是中国文化?谁想过?谁真正把这个问题立足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想过。

没多少,我们古代长期的农耕文明,——社会和地理上的相对封闭在现在的时代真的是造成了很大麻烦,虽然也有好处,保留了世俗主义的延续性。这是很好的东西。

但也留下了浓重的祖先崇拜。以及社会主义共和国内的ⅩⅩ之争,这种不好说的事。

结果就是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寻找「弘扬本土传统的可能」而不是寻找「认识或改造世界的可能」后者可以包涵传统现代化的方法,而前者确不包括现代文化的整体构建。

按照我们的文化认识,除了中国其他国家民族都没有文化自信的资格。

日耳曼蛮子,丹麦人,凯尔特人没资格自信,他们是学然后升级。日本,韩国没资格自信,他们升级都没有。

美国自信个屁,美国的历史算个什么?

印度费拉不堪。古巴比伦,古埃及都没了。

搞到最后其他的都不能自信了。滑稽吗?滑稽。

如果把社会的文化画成一颗树德国,法国,英国的民族传统只是共同部分的一个枝子。

按我们现在流行的说法这叫数典忘祖。(其实不对,因为他们本土没什么东西就像日本,韩国本土传承而来的文化没什么东西一样)

祖传的怎么能不是根基呢?这样如何保持国家民族呢?可他们保持了,还打了两次世界大战。

一面天天说日本西化一面看著这个「西化后」的日本的文化产品热泪盈眶;一边说西方就是拳头大的爆发户一面大喊要个性,要过独立自主的人生,或是玩著巫师,看著漫威,指责别人不重视本土传统。

我们得搞清楚一件事,西化确实不等于现代化,但西方很多关键东西如宪法,资本或社会主义,现代科学,社会学,确是现代化的重大共通部分。

现在这个时代不是比你本土传承而来的有多厉害的时代了。而是谁更会用全球的文化进行独立的思考然后表达出来的时代了,简而言之,人人都是加工工厂的人。

就算从历史上看,一个文明或者说国家,民族,最后能有多强盛最后是取决于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当然如果是「历史循环论者」或者是美国懂王的「历史终结论」那这就当我没说。


没有成熟的制作体系,没人没钱,质量参差不齐

配音老师就那么一些,依旧没人,来来回回来来回回

儿童向和成人向的界限不清,故事的讲述节奏也不太对劲

近几年不断有好的动画和动画电影面世,但整个产业仍然处在探索的阶段,怎么做好,怎么和文化结合,怎么达到制作者自己的期望

但不知道是国人的期待太低还是跟风狗太多,年年崛起,年年仰卧起坐,一片乌烟瘴气,娱乐至死


小时候的国漫虽然子供向,但不管是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宝莲灯还是虹猫蓝兔七侠传、哪吒传奇、小虎还乡,风格也很有中国特色,而且细究下来其实受到日漫的影响反而不如现在明显,那个时候我们还是挺有自己的特色的。但看看近年的动漫,既向成人靠拢了,画风也更向日漫靠拢了。所以国漫现在和日漫比优势我个人觉得还为时尚早,毕竟咱们还在向别人借鉴学习的阶段,画风啊分镜啊构图啊,挺忌讳夸大其词一口吃个胖子的。

缺点除了产业链发展应该还不如日漫,个人觉得在题材和思想的创新也还比较落后,日漫可以有暗黑反社会如death note,可以有原创世界观如十二国记、鲁路修、间之楔,也可以有血腥恐怖如寒蝉鸣泣之时、寄生兽,而国漫和影视类似,喜欢改编传统神话(大圣、哪吒、姜子牙),喜欢回顾历史(秦时明月、大理寺日志),喜欢日常暖萌治愈(罗小黑战记),设定思路相对趋于扁平化,一人之下画了个绿军装羊蝎子还被整改了。这跟文化政策是有联系的,如果不分级不改变,仅此一点可能就很难赶上日漫。

另一方面就是剧情,国漫目前讲故事的能力还很不稳定,大圣归来、魔童降世和罗小黑不论传达的观点如何、剧情有没有创新,至少都讲好了一个故事,大鱼海棠和姜子牙一个空有画面和音乐,一个空有特效和主题,却都没有很明白地讲好故事,没有写出来一个好剧本,我个人认为创作好故事是创作好人物的基础,而优秀的人物又是引起观众共情,稳固长期观众的最好途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3D、4D技术的风行,院线国漫特别容易舍本逐末。而不少tv国动说打斗和画风制作优秀也是确实优秀,但剧情就是吸引不了我的兴趣。

其实真要说优势,应该是国漫的本土力更强吧,国漫更容易让国人观众产生共鸣和归属感,这是无论京阿尼还是迪士尼都给不了的,由此可以进而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去年的魔童降世细想其实有很多不足,但观众们包括我自己就是会买它「亲情」「友情」的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