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不懂就问,但是怎么提问?


蟹邀!其实我觉得题主提的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好问题O(∩_∩)O~~

要提出高质量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我们的大脑:大脑具有「填补空白」的功能。空白就是指那些未知的事物。当空白出现时,大脑就会陷入不安,并且在潜意识中开始不断地去寻找答案。当大脑的空白被填上时,我们就会获得一种极大的放松感和幸福感。

我相信这也是知乎能够成功的原因!所以高质量的问题能够激发对方思考。

一、那么怎样才算是好的提问呢?

1、问题只有一句话:问题本身必须足够简短且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将焦点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有时候听讲座,到了提问环节,有些听众一上来就说,我有三个问题,然后连珠炮式的都说出来,其实这种效果非常糟糕,因为分享的嘉宾到最后可能一个问题也没听清楚,很容易导致答非所问!

2、不要带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让被问的一方心情舒畅,激发对方鼓起向前的劲头。有些人提问的时候有很多的主观偏见,既然您都已经有了答案,那何苦再问呢?有些人其实就是想要展示自己有多么的牛逼!很讨人嫌!

3、要能让人变得积极:消极的提问将产生消极的情绪,要问「怎么做才能让事态变得更好」。

4、要能从更高的角度来看问题:既包含了「视线」和「视野」的内容,也指「我们以何种立场看待问题」。

二、好的提问的四个方向

询问事物的本质——抓住问题的核心。例如:到底...?

面向未来的提问——寻找「原本应有的姿态」,思考一切的可能性。例如:为了这个目标,眼下应该怎么做呢?

跳脱出条条框框的束缚——以「这是真的吗」拓宽可能性。例如:真正想去完成的大事是什么呢?

引导对方说出真实想法——激发对方。例如:对你来说,什么才是真正...?

三、天下第一问

这是我当年做培训负责人的时候,我们的销售副总裁在培训销售人员的时候说的,天下第一问就是要问对方的成就,例如:「wow,您做得这么好,有现在今天的成就,能分享一下您是怎么做到的吗?让我们晚辈也好好学一学!」你可以自己感受一下,如果有人这样问您,您内心是不是有一种「暗爽」的feel呢。

这个问题我试了不下百次(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问题调整),从来没有失败过,不管对哪个年龄段,哪个性别,都很管用哦,建议您也可以用起来O(∩_∩)O~~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提问真的是一门艺术,相同的话,换一种提问方式,换一个思考维度,烦恼也许就成了助你成长的精神食粮。可以说,你提问的方式,决定了你的思考和行动,甚至真正决定了你的一生。

每一天,我们都会提出很多问题,有些对别人,有些对自己,小到「今天要干什么?」,大到「我如何规划自己的一生」,我们正是用一个个提问,决定了自己的行动。

很多人总是疯狂地想寻找最正确的答案,却不知道如果自己的问题本来就是错误的,你永远也得不到正确的答案。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最近我渐渐把「这件事为什么要发生在我身上?」的想法替换成「这件事想要教会我什么?」然后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改变了。受到很多人赞同,其实改变的原因就是因为提问方式变了,一个人的思考方式就变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变了,整个世界也就变了。

第一种方式:消极抱怨,比较负面,偏重发泄情绪,对自我提升毫无帮助,也不利于走出这困境,只会越陷越深。

第二种方式:积极阳光,是一个正面的反馈,从这件事得到什么启发教训,聚焦于自我提升,对自己成长有帮助。

我之前也不会提问,想起什么问什么,缺乏思考,一般可能偏第一种比较多,负面的提问,往往会带来负面的答案。因为负面的提问会让你的思考方式跑向负面,那得到的答案往往也是不利于成长的。其实作为一个成年人,凡事要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直到今年看了日本粟津恭一郎的书籍《学会提问》,以及学习了其他老师的分享,我的提问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也真正意识到,正确的提问,意味著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思考和结果。

粟津恭一郎根据「是否乐意回答」和「有无发现」将问题分为了四类。

读了之后,我通过刻意练习,向优质提问方式发展,到现在有了明显的进步,提问变了,也往往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分享给大家:

1、提问之前,要学会自己先去搜索。

自己可以查到的事情,尽量不去麻烦别人,我一般都是自己去百度,速度往往更快。因为人与人之间是有情感账户的,你麻烦一次,其实就相当于从这个账户里取了一次钱,既然可以自己解决,就不要轻易动里面的钱。

2、使用5W1H与3V组合提问法。

《学会提问》一书,总结了5W1H与3V组合提问法,这种办法简单易学,又极具创造性,适合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5W1H 我们都知道:

Who 谁

When 什么时候Where 在哪里What 做什么Why 为什么How 怎样

3V指的是:

Vision(愿景),就是一个人希望达到的状态、真正渴望得到的东西。

Value(价值),就是一个人在判断事物时所重视的价值观。Vocabulary (常用语),就是一个人在平时的对话中的常用词语。

举个例子:

比如我自己是一名程序员,很忙碌,加班加点,很不自由,我想要开拓自己的副业,期待有一天自己可以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那么,我就可以用这个优质提问的方式,让自己一步步找到问题的答案。

先把我的3V理出来:

愿景:想在2年内做到副业收入稳定超过主业,做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事,自己自由,带领更多的人自由

价值:快乐、使命感、成就感、热爱、优势常用语:坚持、输入、突破、创新、体验、分享、输出、价值

然后,我就可以把「5W1H」和「3V」结合起来,问出好问题:

我要做什么样的副业,让自己副业收入稳定超过主业,自由起来?(what + vision)

我如何能够在自己的爱好中取得成就感?(how+value)

我在什么时候可能有所突破,分享价值?(when+vocabulary)

「5W1H」和「3V」相互任意组合,就可以创造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不仅是一次自我提问的过程,更是一次挖掘自我、深入思考的过程。

3、提出的问题要具体

遵循5W1H与3V组合法则,不要提模棱两可的提问,第一是得不到有效答案,第二是别人不好回答你。

4、别问选择题,要问主观题

我之前看一篇文章提到说很多人问问题,总爱自己给自己设限,例如,他们总会问:

「我要选钱多不喜欢的工作还是钱少但喜欢的工作?」

这样的问法就是把自己局限在有限的选择之中,却对人生的其他可能性视若无物,不仅错过了最好的解决办法,而且还会因为错误的选择弄得心情烦躁,甚至遗憾终身。

这种作者建议换一个问法比如:「如果你想找到一份钱又多自己有喜欢的工作,你觉得自己要做到哪几点?」

这样就觉得人生可选择的余地多了不少?其实人生不是选择题,更不是判断题,而是一道主观题,你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去设计一道更适合自己的答案。

5、提问也要小而精

有人提问总是问一些特别大的问题,其实,这样的问题特别不好回答,比如「如何定投获取收益」、「你是如何成为一个自律的人的?」「如何写手帐呀?」这样的问题就比较大,如果给对方解答清楚,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也不一定就能明白,这样大的问题对方就不好回答你。

学会提问,其实就是学会了一种优秀的思维方式,提问的过程,本身就是思考的过程。

问高质量的问题,优质的问题,也许答案并不能马上就浮现在脑海中,也可能花费一生的时间去寻找正确的答案。

但是在寻找答案的路上,走的方向会是正确的,所以感受到的幸福也更实在。

如果想学会提问,建议看一下《学会提问》这本书,会有启发的。


如果觉得受用,希望大家可以留下一个赞哦~

欢迎关注 @俊英子

标签:专注指数基金定投|手帐

微信公众号:俊英子在行动(赠送全套理财电子书和300本经典书单)

若是同频伙伴,欢迎勾搭交流!


「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

在管理学上,这被称为「吉德林法则」,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的: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然而很多时候,最难的就是认清问题。麦肯锡工作法中,有一个叫做「空雨伞」的笔记法,本意是从当下的情况(乌云密布)推测出未来的趋势(要下雨)进而作出决策(带伞)。

同样的,提炼问题也可以用这种三分法,不妨准备三种颜色的签字笔(红黑蓝):用蓝色笔把当下的困惑记下来,可能就是最表面的困惑,比如:下午上班犯困怎么办?

之后再用红色笔找到重点并进行标注,比如下午上班犯困,核心问题是「犯困」,附加条件是「上班」。这样就可以试著分析自己犯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睡得晚?办公室太热?吃得多?工作乏味?这里假设是睡得太晚。

那么再进一步思考,我们还可以想到,为什么会睡得晚?是工作太忙?还是手机太好玩?仔细想一想,原来是自己每天躺床上都要刷微博看抖音到凌晨一两点,

最后,可以就用黑笔写下真正的问题了

如何克服[报复性熬夜]??

www.zhihu.com图标

这个问题未必多有哲理性,未必能引发多少人的思考,但却是题主最想知道,也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问的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切身的问题(不然就成哲学家了)。如果这里我们只问「为什么下午总犯困」,得到的解答很可能是「中午少吃点」「趴著睡个觉」并不能从本质上帮助我们找到症结所在。

所以说只有问题提对了,有时候甚至不需要别人作答,自己就能找到答案了。


明确提问的意义。

把提问当做获取信息的途径,而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

所以,提问不是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也不是最好的途径。提问的优势在于快捷,直接的获取信息。

明确了这些,你就可以去做有效提问了,自然提高了提问的质量。


在你提问之前,把这个问题先梳理一遍,从各个角度,各个关键词延伸一下,延伸时发现有不明白的地方,先自己百度解决,百度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提问,这样你的提问就会被很多人关注,也才会收到别人最好的建议


百度有答案的问题,不去麻烦别人,这是基本的职场礼仪。

你的提问,让回答者觉得回答这个问题对自己是有益的,并且是回答者乐于回答的问题。


不管问题是浅显还是高深,问完之后能给你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帮助的,能够提升自己的,都是好问题。


自己先作思考,再提问会相对提高点质量吧

通过哪些思考来提高问题「质量」呢?以你现在的提问为例子

  • 从问题定义开始(何为「高质量」:1.从个人角度来说,提高质量是要尽力而为,先自己尝试思考一遍,就算解决到一半,也能提出一些更深层的问题;2.从客观来说,要问出公认的高质量问题,感觉要多看书多思考本质吧)
  • 多问几个why 和 so(有助于挖掘事物本质/更深层次的原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