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可以理解为某些现金流不足的企业,余粮理解为闲置资金。这类企业资产价值挺高,但现金流不是很充足。比如西贝集团,实力在餐饮业很雄厚了,但这次疫情期间它也在「哭喊」,现金流只够撑一两个月。


资本的逐利性导致资本家会不断地让钱生钱,钱放在银行里还跑不赢通胀。

除了投入生产和奢侈生活的必要部分,其他用来投资,买房买乐高的收益率不香么,留著余粮干啥。


用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来理解,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剥削。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是葛优主演的某部电影里的一句经典台词,反映的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严重剥削。具体来说,有收取地租和高利贷两种主要形式。

第二,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集中。这是政治经济学使用的概念。所谓西方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也有类似的概念,比如规模经济。大概意思是,在资本相对稀缺的情况下,只有将资本集中使用,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因此,当出现所谓「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时候,社会生产力就处在明显凋敝的阶段了。

当然,换个角度,也可能意味著社会在转型,「地主」这个阶级已经被新兴资产阶级淘汰了。


社会经济不好,可能恶性通货膨胀,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即使原本是富裕的地主家,因为财富严重缩水也变成穷人了。


地主要完成纳贡KPI考核,有公关成本,有安家护卫成本,有出行成本,有经营管理成本,有物资交易成本。为个小头衔,也是要付出相当的成本!就算没这些,多哭穷也是有利而无害。所以哪来的余粮呢?


解一个最简单的拉姆齐模型即可。


地主拥有的生产要素:土地,管理者才能

地主购买的生产要素:劳动力

任何生产要素都获得了自己边际产出的要素报酬

劳动力获得了粮食

剩下土地和管理者才能也各自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这样看来,地主确实没有余量,他也只是获得了管理者才能得报酬。

但是,土地的那一份是被地主实际控制的,所以造成了地主有余量的局面。


地主家肯定有粮。说这话是为了涨价。


三种可能三句话:

1.被动去库存尾声到来

2.大衰退进行中

3.过度膨胀且无效的财政政策


余粮用来在投资,所以手中没有余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