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精神現象學不是現象學,精神現象學不是現象學,精神現象學不是現象學。

不管是後人的歸類還是黑格爾自己的想法,精神現象學和胡塞爾現象學海德格爾現象學身體現象學建築現象學的根本理念不一樣,胡塞爾那一派是先驗的現象學,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開篇第一篇就說這是『意識經驗的科學』,是從意識經驗出發的,海德格爾的那套黑話就更不用說了,完全就是另起爐灶。

你看胡塞爾海德格爾他們都把自己的學說叫現象學,其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只是他們都想叫這個名字,都認為自己的手段才是直觀事本身的手段。但黑格爾不那麼強調這個直觀事情本身,他就慢條斯理地講意識如何是精神,精神如何是意識,意識如何具有知識,知識如何成為科學,他就講他的精神的這個自我發展的過程,是一個純粹客觀的敘述,最後完成一套意識經驗的科學。區別太多了,基本上全都是區別,隨便一抓就是區別,我寫個比較大的區別,剩下的題主讀原著比較吧,我實在懶得寫了。

謝邀!這個問題比較大。前面的答案都不錯!我很簡要地補充一下。

如果我們以胡塞爾現象學為標準的話,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的現象學不完全算是「胡塞爾」式的現象學。當然,胡塞爾式的現象學又不同於海德格爾式的現象學。胡塞爾的現象學走的是「還原」的路線,而黑格爾是「發展」的路線。不管是本質還原、先驗還原、心理學還原等,都是要回到意識結構的本身。胡塞爾現象學研究是意識結構本身,但目的是為了回到「事物本身」,而黑格爾現象學探討的是如果獲得真理,達到絕對知識。他們的共同之處都是在探討事物的「真理」。

另一方面,黑格爾的現象學像是一種「前」現象學,在《精神》一書中,他的現象學維度和觀點已經出現了,而且是比較明顯的。德國觀念論的「觀念」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思想,主意,看法等,不是說我有一個idea這種意思,而是說人的邏輯思維模式,認知模式,觀念結構等去認識對象,使得對象成為人所能認識的對象。我們所謂的object,和德文的Gegenstand,有些區別。Object一般在英語中指的是不以主體認識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也叫客體,稱為object(一般在英美哲學中是這麼定義的),而在德國觀念中,Gegenstand是指從主體的意識和認知開出來的對象存在,有些人翻譯Gegenstand為「對象」,而不是「客體」,對Gegenstand認識不能離開人的意識和認知模式。這根本不是什麼主觀唯心,而是說一個事物有資格稱為「對象」,在邏輯上要有要給認識的主體使得這個「對象性」成為可能。具體還要討論。我舉個例子,康德把「時間」說成是內感官的形式,而「空間」是外感官的形式,因此所有認識的對象都是在內-外感官的形式之內(時間和空間之內)。人的時間和空間感官形式使得我們對事物的認識成為可能(使得對象時間和空間的認識成為可能)。時間和空間的感官形式是比十二個知性範疇還要根本的形式。

我個人的看法是(只是個人的意見,希望大家批評指點),康德實際上是現象學思維的開啟者。我們所謂的「哥白尼式」革命,實際上開出的是現象學的思維方式。

不管是黑格爾還是胡塞爾,都認為人的意識結構和活動都是認識對象,構成事物本質,給予事物意義的根本。他們都在研究人的意識結構,活動,特點,本質等。


謝邀。

如同上面一位朋友所說的,精神現象學不是現象學。黑格爾在《小邏輯》一書中就說過:「在我的《精神現象學》一書里,我是採取這樣的進程,從最初、最簡單的精神現象,直接意識開始,進而從直接意識的辯證進展逐步發展以達到哲學的觀點。」黑格爾在這本書里從感性確定性的辯證過程「進展到感性確定性里的真的東西,並且通過這種過程造成它的經驗。也就是說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是和經驗有關的。

胡塞爾的現象學是和經驗無關的,胡塞爾自己在《純粹現象學通論》一書中就明確的指出:「與此相反,純粹的或先驗的現象學將不是作為事實的科學,而是作為本質的科學被確立。」「經驗的科學是關於『事實』的科學。」所以最大的區別就是胡塞爾的現象學是與經驗科學無關的現象學。


區別很多,拋磚引玉兩個個方面,歡迎大佬們繼續補充,業餘水平,全當參考,有錯見諒,嘻嘻嘻。從思維方式上看,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用的是辯證邏輯做思考。胡塞爾的現象學歸根結蒂仍然是形式邏輯的思維方式。

而且我覺得,胡塞爾的現象學非常注重感覺材料,也就是經驗(當然是還原後的經驗),經驗與其本質相輔相成,互相成就,同等重要。黑格爾則不是很看中經驗,它的哲學更加註重的是抽象概念的運動,相比之下個別偶然的經驗不過是精神的外化,是次一級的層次。


不同點的話。兩者差別很大。

精神現象學。字面上大概可以理解為研究人的精神世界的各種現象。對象是精神世界。是黑格爾的唯心主義代表作。構造了很細緻的唯心主義體系。主要內容是可以說是意識的不斷發展過程。最終階段是絕對精神。

現象學的名稱。好像是借用了黑格爾的詞。但是內容很不同。現象學的內容比較複雜。它的背景應該挺重要。當時科學越來越發達。哲學面臨挑戰。科學傾向於把意識等解釋為基於物質基礎。現象學就是針對這些誕生的。首先康德已經說明人的認識是一種表象。胡塞爾大概將這種表象稱為現象。然後主要是希望建立一個關於現象的體系。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去理解人類的精神世界。更好的理解精神世界的本質。而不是盲目接受精神世界物質化的理論。主要的觀點大概可以說是不管科學能否闡明事物的本質。人最終都是活在自己的現象里。不是去批判這種現象不客觀。而是去認可它。而且基本上將它當作人的精神世界的本質。也就是所謂的世界就是我們的現象。

要說相同點。兩者說的確實都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現象。這裡倒是很相似。


其實沒人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麼,也沒有必要區分異同。康德以及之後,德國哲學陷入神秘主義。 請關注「哲學科學化,哲學家說人話」運動。


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是「實體」的演化歷程;胡賽爾的現象學是前概念、前語言、前反思的「當下化」、「在場化」的觀照。即「從其本身的原初給予」,也類似於古人的思維方式,如中醫看人的「精氣神」,而西醫則是概念化的一些數據指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