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之后,一段时间内中国作家很难再获奖了(当然也不是绝对的)。获奖需要有几个条件,最重要的是自己是个好作家,其次也得有评委会的青睐,有好的翻译,有好的机会等等。综合下来,比较有希望的作家有:

阎连科,可能是目前最接近的中国作家了,水平够到了诺奖水平线,在国外的声誉也不错,得过卡夫卡奖,前几年在赔率榜上还进过前五。

北岛,和阎连科一样是赔率榜上的常客,据说他写过好多获奖感言,尴尬的是至今没有得奖。至于水平,我不太懂现代诗,不好评价,应该是挺厉害的。

贾平凹,我觉得和莫言一个级别的作家,在现在仍然在世的华语作家中大约前三。不过贾平凹文笔胜于莫言而情节不如,翻译起来更吃亏。得过法国费米娜奖,不过进来没怎么上过赔率榜。

余华,余华大神曾在外国很火,但后劲不足,新世纪以来就出过两本长篇,水平还大不如前,现在不太热门。

李锐,曹乃谦,诺奖评委马悦然很喜欢他俩,但赔率榜上没出现过,且没得过太多大奖。

其余人基本没动静,如果得奖就算爆冷。

顺便提几个我认为水平还可以的作家,万一得奖也可以理解(虽然希望不大):王安忆,严歌苓,苏童


据诺奖官方消息: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将在10月10日,瑞典时间下午1时揭晓。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大看点是同时公布2018年与2019年获奖作家。也就是说下个月将有两名获奖者上台领取两枚诺贝尔文学奖。

世界文学大奖的内部丑闻

当然导致这个百年一遇的特殊状况,皆「归功」于诺贝尔文学奖内部的「性骚扰」事件。细细说来,没有牢不可破的规则,只有难以把握的人性弱点。2017年11月,18名女性出面指证法国籍摄影师阿尔诺在1996年到2017年之间涉嫌性侵、性骚扰,部分事件就发生在归瑞典文学院所有的场地上。另外,阿尔诺还泄露获奖者姓名,阿尔诺的妻子正是瑞典文学院院士弗罗斯滕松。

就像义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当年该奖还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的风向标,1998年我国作家余华就获得了这个奖,并成为我国首位获取的作家。无论世界文学如何变化,中国的作家们一味埋头伏案,继余华获得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后,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阎连科获得了卡夫卡文学奖。这些世界大奖中国作家都已经渐次造访了,按说没有什么遗憾,中国作家以独特的深奥的汉语也赢得了世界文学的认可,只是,论获得诺奖的数量,中国作家远远无法和庞大的人口数量等同。

不被重视的中国作家

在村上春树「陪跑」诺奖九年来,很多读者们也不忘关注文学能力强大的欧美俄和日本,而我国的作家却被「无视」。但是汉语的深奥和语言的多意也是很多外国人为之汗颜的,同时也是世界汉学家有目共睹的。全面透彻了解汉语,不是简简单单学会中国话就可以的,应该像顾彬一样深入数十年光景或许能有发言权。德国汉学家顾彬也是世界著名的学者,他对中国当代文学深入研究之后,认为有一批作家完全可以成为世界级作家,比如王安忆、苏童、北岛、杨炼、多多、杨炼等。

顾彬说:诗人北岛、多多、杨炼等,他们完全可以和世界上最好的诗人相比。王安忆、苏童未来也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随著文艺的发展,近年来莫言、余华都获得了世界文学的认可,同时阎连科也一步步走近大众读者。文学界也一致认为继莫言后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将是阎连科。那么下个月揭晓的两个诺贝尔文学奖名额会有中国作家吗?

阎连科获奖的机会有多大

村上春树被誉为万年陪跑王,虽然他是世界范围内有名的作家,而且作品销量也很好,《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已有上千万册的销量,在中国也有数百万册,但是村上春树的作品被认为不具批判性,我们知道文学的最终力量是监督人性和鞭刺黑暗,高歌光明,像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海明威、卡夫卡、鲁迅这样的作家之所以被世界传唱,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字有力量,善于揭露。

所以村上春树获得今年的诺奖可能性仍然不高,根据2017年博彩公司给出的数据,中国作家阎连科完全有可能冲击榜单,甚至能和热门人选的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肯亚的东非大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韩国有「圣人」之称的诗人高银、加拿大在国际是有名的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进行「PK」。

纵观以上作家,在呼声最响的四个人中,今年诺奖最有可能选取非洲和亚洲裔作家,所以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可能性无形中降低,韩国诗人高银被爆丑闻,在国际上的声誉受到了影响,可能性也会降低,再依照2017年的博彩公司给出的排名,中国作家阎连科将很有希望和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肯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同台相竞。

中国作家与诺奖的缘分

一般来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评选都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五大洲交替轮番获奖。所以亚洲的阿多尼斯和阎连科将是最有可能成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当然具体还要等下个月揭晓。

细数中国作家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最近的那些作家,其实还是有不少的,只是因由各异,最终错失了诺奖。

1927年瑞典汉学家斯文定海来中国考察鲁迅,通过刘半农旁敲侧击,最终由台静农转发信件,鲁迅先生找理由婉拒了这位西洋的勘探专家。近百年前,大文豪鲁迅是这样看待诺贝尔文学奖的:

台静农的信是1927年9月17日写的,鲁迅大约在一星期的后9月25日收到,当晚即予回复。鲁迅首先请台静农转告刘半农:「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接著,鲁迅表明了原因:

鲁迅拒绝诺奖提名的原因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这赏金)。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这赏金)。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鲁迅之所以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五年后也浮出水面。

1933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授予作家马尔罗和他的作品《人的命运》,这是一部长篇小说,它的取材很值得「研究」:1927年正值上海「四·一二」大屠杀。而马尔罗的小说在1933年出版后,上海相关杂志为其作了介绍,称此奖的颁发是「出人意料」,已经「将文艺当作了宣传的工具」,还猜测这是出于龚古尔文学奖的评审立场。鲁迅随后指出,此类偏见猜想便是中国文艺界的一种怪现象。

莫言和当代作家走向世界的机会

后来以真才实学走进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不在一二,林语堂、老舍、沈从文等都曾很接近过诺奖,直到2009年莫言获得茅盾文学奖,随后西方文坛才开始重视中国作家莫言,经过仅两年等待莫言便获取了。其实早在莫言获奖前,国外学者就说过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遗珠,只是缺乏被发现。为此也有中国学者认为,我国作家之所以很少获得诺奖,其中一个原因跟宣传不无关系。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作家群体和他们的作品几乎是世界文学的「处女地」,近几十年来西方文坛纷纷关注起中国文学。贾平凹、余华、阎连科纷纷获得了来自法国的文学奖,苏童、王安忆也渐次被布克国际文学奖提名。经过苦楚的摸索,相信未来中国作家走进世界文坛的机会也将大大提升。

随著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代文学借著这个机遇也开始被广泛关注,很快,阎连科等一批作家崭露头角,相信下月10号到来之际,在世界文学一片沸腾之中,中国作家再次赢得关注的时机即将来临,曾经获得过世界文坛关注的余华、贾平凹、阎连科、苏童、王安忆等人都有可能成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大的「黑马」,我们拭目以待!


阎连科再熬十几年不死,应该就他了。


我。

但是我不会领的。


只关心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和四年跳出来一次嚷嚷要看球的人是一样的 后者是伪球迷 前者根本不看文学

所以 谁获得你们也不会看文学

不过是在手机上刷几条新闻 看看标题罢了 装模作样关心文学干什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