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我是馬來西亞的學生,學計算機的,我想問這裡有誰有學過《博弈論》的?請問學過博弈論對一般普通人有什麼真正意義呢?因為大多數的人不可能成為數學家、邏輯學家等等,我更想知道的是博弈論對學計算機的學生又有什麼真正的意義呢?謝謝大家!


你好,由於工作的關係,博弈論我學過一些,簡單來說:1 如果你以後做計算機方面的工程師,那博弈論也許是可以直接用到的。比如互聯網廣告系統,就會在競價機制部分用到部分的博弈論的思路。2 如果你是「普通人」,那麼博弈論可以給你提供一個理解社會、經濟問題的思路。畢竟,如果激進一點,可以說所有的社會規則都是博弈的結果。3 如果你只是學生,學博弈論也很好,能開拓思路,因為這個理論方向裡面對於機制設計的部分很能開拓思路,挺有趣的。


看一下這個視頻,就能理解一下博弈論大概是什麼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z4y1Q7N2


這是來自我公眾號「運籌之學」的一篇文章:

博弈論最精華的部分不是競爭中的均衡,而是一起造大餅分大餅

原創 滴水 運籌之學 7月15日

博弈論算是運籌學的一個應用場景,所以我也來聊。

博弈論和一般優化的區別只不過是做決策的人不止一個,從而要優化的目標函數也不止一個;求解問題的思路也和普通優化問題有點不同,除了要用智商,還要用點情商:先預想別人的反應,然後根據這個預想來做自己的最優決策。這篇文章的題目是「博弈論最精華的部分不是競爭中的均衡,而是一起造大餅分大餅」,所以會先講相對沒什麼用的「競爭中的均衡」,再講如何「一起造大餅分大餅」。前者是後者的基礎,一定要先懂。你想和別人好好合作干大事,先要知道怎麼讓別人害不到你。競爭中的均衡怎麼讓別人害不到自己呢?做個好人嗎?做個君子嗎?哈哈哈哈~當然不是~相反,自己必須是一個超級厲害的壞人,懂各種做壞事的技巧,別人幹什麼壞事都能一眼看破,這樣才能保護你自己和你身邊單純的人。就像最厲害的做網路安全的人,曾經都是讓人聞風喪膽的黑客。

所以在競爭中,我們需要先知道我們能採取的手段,也要先知道對方能採取的手段。在現實問題中,這需要一點智商和一點情商吧?因為要站在對方角度設身處地地去推測。

下一步是,要先想好,
  1. 如果對方先動,那他/她作出任意行動,我們分別有什麼最優應對方法?
  2. 如果我方先動,那對方做出什麼行動最有利於他/她自己,從而導致最終結局對我們有沒有利,哪種情況最有利?
  3. 如果一起行動,我們做出的哪個行動是不管對面做什麼我們都是最有利的?

思路基本上是這樣了。經典例子囚徒困境里,由於大家都覺得對方選擇舉報對對方更有利,所以都選了舉報,於是互坑。有沒有發現,在所有的競爭博弈論的例子里,總有一方最終處境都不大好,或者各方都不好,因為在所有的例子里,參與者相互之間都或多或少有競爭,也就是說,有的利益不是你的就是我的,總要搶。不然還博什麼弈,自己管自己就好。所以,競爭總是博弈問題的大前提。所謂的均衡,也不過是說任何一個參與者都處於不能通過自己單方面的行動來改善自己處境的狀態。求解均衡也有比較成熟的方法。

用均衡來分析一個現實問題,通常都是能定性知道一些結論,定量的就沒見過準的。而且對參與者而言,這個均衡分析得到的結論也就是能給到我們「哦,原來如此」的感受,不能得到「哇,還能這樣」的啟發。下面開始聊「哇,還能這樣」~

一起造大餅分大餅這是給要干大事的人的建議。人要活一輩子,很少只跟別人做一鎚子買賣,特別是有長線思維的人。現實中的博弈通常都是不止一次的,而且博弈的參與者總是有辦法可以相互溝通的。假設囚徒困境不止發生一次,囚徒之間還能溝通,那會怎樣?對面的囚徒跟你說,要不我們都不舉報對方吧,你會不會心裡認為對方只是口是心非呢?畢竟如果你不舉報別人舉報,你就被坑慘了,別人也因此得益。

如果囚徒困境只玩一次,那確實,別人會坑你的。但是,如果囚徒困境玩很多次的話,那倒未必。雖然你知道別人可以坑你,但是你可以製造一個「結構」讓別人不坑你反而得到更多利益。比如說,你和對方表明:「如果你和我都不舉報,我們一起爽YY;只要你舉報一次,我從此以後都舉報你,跟你同歸於盡,畢竟同歸於盡比起單是你舉報我,我得到的收益更高」。對方只要不是傻,都不會舉報的。這也是梅長蘇說的「我對童路委以重任,用人不疑,這是我的誠心;把他的家人留在手裡,以防萬一,這就是我的手腕。」梅長蘇要干大事,所以要和更多人穩定地合作,所以要這麼干。要保證和對方能長久合作,既需要信任,也需要讓對方離不開的理由。由於有了穩固的合作狀態,多方一起得到的利益比相互競爭時得到的更多,也就是「餅一起造更大了」。只要在「分大餅」的時候,保證各方都比在競爭時得到的都要多,而且留有一點餘地,那這個合作狀態就能一直長久維持下去。傳說中的雙贏。李嘉誠早期的買賣是不是這樣的?三國演義中一開始弱小的蜀國是不是這樣的?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外交是不是也是這樣的?

在企業里懂得如何四處拉人造餅並懂得給別人多分點的人是上升最快的人。

至於具體到怎麼定量地精確地分餅,在現實中都要看各方的實力和在合作中起到的作用。學術研究里那些分配準則都是不實用的,只是數學上漂亮而已,看看就好,看看就好~

關注,分享,點「在看」和留言是對公眾號最大的支持。對這個公眾號感興趣的朋友請通過下面的二維碼關注公眾號,我會給大家分享更多跟生活相關的數學模型和運籌學方法。

http://weixin.qq.com/r/FDlAWJPElM7rrdc792wG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個人認為博弈論的精髓在於你能分析一切發生事情的背後原因從而去實現你真正的目的,不管是金錢、感情,但是這是很折磨人的,有時想想人就一輩子,還是別太折騰。

博弈論本身對我沒啥用,但它的參與人定義對我起到很大作用。

參與人原則能給我很多啟發,因為我們做為人本身就是一個博弈好手,那我們欠缺的很多是博弈前成為理性人的條件因素。

1、局中人(players):又叫「參與人」,是指博弈中選擇行動以最大化自身利益(效用、利潤等)的決策主體(如個人、廠商、國家)。只有兩個局中人的博弈現象稱為「兩人博弈」,而多於兩個局中人的博弈稱為 「多人博弈」。

(對於個體和家庭來說大投資的抉擇都是基於更大效益的原則進行理性決策,那麼你就混的不會特別差,抓住博弈中的合作概率就能獲得更多效益,這是第一大原則,是生活中95%的構成)

2、博弈規則(game rules):是指參與人共同接受的不同情況下的最優戰略。

(要參與一個不論啥博弈,要摸透規則,自然有物理法則,人類社會有組織規則,等)

3、信息:是指參與人在博弈中的知識,特別是有關其他參與人(對手)的特徵和行動的知識。

(不僅要自己擁有知識和對自己的了解,還要可能出現的博弈對象有一定的了解,沒有怎麼辦?想辦法了解去呀。能提升很多的主管動能性,因為你想獲益就需要博弈,那就需要找對手或合作夥伴跟你一起博弈,沒有就只能多找多溝通,了解對手信息,博弈(合作)機會就來了。我覺得這是第二重要的。

4、次序(orders):各博弈方的決策有先後之分,且一個博弈方要作不止一次的決策選擇,就出現了次序問題;其他要素相同次序不同,博弈就不同。

(很多博弈,策略是有次序,王炸先打還是後打,都是策略,不是胡亂出招)


結論,以上四個做到了,基本也是生活中的有億萬資產的博弈高手了。


合作共贏,這不僅僅是單純的「博弈」,更是一種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合作共贏精神體現了人們對於博弈真正的了解。


數學。

好,下一題。

在窮盡所有可能的情況下,對每種結局用數值進行價值判斷,並由此求出較優解。甚至還可進一步由該價值判斷估算出各種結局出現的概率。

價值判斷也好,估算概率也好,核心的工具還是數學,懂的自然懂。


我覺得基於信息不對稱的博弈論是比較有意思的

如何在關鍵時候避免信息不對稱,從而使得決策結果有利於你,這才會是實打實的小意義


我也學計算機,也學過博弈論。感覺實際用處不是那麼大。寫一些程序,要設計演算法的時候,可能有幫助。但是回想起來,如果沒學過博弈論,那演算法我也寫得出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