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骑个摩托车先走,还不如多普及群众心肺复苏等急救方法来的有用。

不过现在已经有意愿在设想用无人机先送血标本回医院,也是蛮拼的。


其实,我国有些城市已经装备了急救摩托车。

2010年11月,郑州市政府效仿上海、北京等地,购买了381辆急救摩托车,配备到100多个急救站,但是,将近8年过去,这些急救摩托车的处境却很尴尬,它们极少上路参与院前急救,有的车子甚至没有挪过窝,闲置医院角落里「睡大觉」。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当有人遭遇车祸或者出现脑梗、突发心脏病等危重病情,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作简要处置后,立即转送医院进一步救治。这是最常规的基本流程。

参与救援时,通常标配三人组合,即急救车司机、护士和急诊医生。然而急救摩托车只能坐两人,没法把病患转运到医院,且配备抢救设备、药剂有限,对危重病患做应急处理的时候,表现为「缺医少药」。

遇到雨雪天气,骑摩托车走街串巷出诊,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这种天气状况下,摩托车的安全性、舒适性,远远比不上急救车。因此来说,出于对病患和医护人员自身安全考虑,大家亦不愿驾乘急救摩托车出诊。

急救摩托车除了在北京、上海这些经常举办大型活动的城市受欢迎,在其他城市就真的是很鸡肋的存在。如奥运会、世博会和马拉松等大型活动就很需要急救摩托车这种灵活机动的装备。

虽然在普通民众看来急救摩托车能够迅速抵达现场,暂时控制住病患的病情、伤情发展,为急救车赢得黄金时间,是件大好事。然而这个急救「构想」,对医院来说很难付诸实施。据各大医院公布的物价部门核准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院前急救每车次收费70元,救护车每车次20元。官方核准的收费价目是以120急救车为标准,并没有把急救摩托车纳入收费范围。医院从自身经营考虑,也不愿长期倒贴钱。

急救摩托车在我国就真的发展不起来吗?

那也不是,它们其实是被放错地方的宝贝,建议急救摩托转给家庭医生使用。同样从事医疗工作,目前在基层社区服务中心,很多「家庭医生」走街入户登记居民健康信息,他们骑著电动车要携血压计、听诊器、宣传资料等,小电动车塞得满满当当。「急救摩托车利用率不高,不妨把它们移交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其发挥作用。

目前急救摩托车这样使用

●2015年上合组织会议在郑州召开期间,急救摩托车作为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作用。

●在郑汴国际马拉松比赛现场、重大群众活动或文艺汇演场所,与120急救车优势互补共铸保障。

建议急救摩托车延伸服务

移交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家庭医生高效使用。


大家对急救摩托车如此陌生?北京2008年就有了。

北京首批急救摩托车启用


还真有,在香港和英国等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确有急救摩托甚至急救自行车的。


你能把救护车的的设备药品一并运走吗?

没有设备和药品,

遇到急危重症,

医生护士十有八九也是干瞪眼,

然后家属开始给医生护士扇嘴巴子:

你们连最基本的检查都做不了,

怎么用药?


1.法律上救护车有优先路权

2.同理,你不能让消防员脱离消防车独自去救火


你能七个摩托走,设备不能啊。


想到以前老师讲的经历。

半夜在家睡觉突然接到电话,有大手术,要求立即回医院。

自己开车去医院最快,但如果来不及出了问题医生自己要担责任。

等救护车来接没责任,但救护车开到家再开到医院难免更浪费时间。

而且真的有医生因为自己开车去这种事被告了。


急救不急已经常态了,病人都不急,你那么著急干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