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别迷恋鲁迅先生的文章,有的时候就在想如果他活在现在一定是诺贝尔奖得主吧...还有路遥先生,钱锺书先生等等


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初衷是奖励那些长期写作,作品中带有理想主义,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作家,早期的评选也一直依据这个宗旨,现在来看明显有些保守。举个简单的例子,托马斯曼在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因为他的《布登勃洛克一家》而非《魔山》。这时候一些非常重要的作家,诸如卡夫卡、詹姆斯乔伊斯、普鲁斯特、伍尔夫都无缘诺贝尔文学奖。而里尔克、列夫托尔斯泰则因作品中的宗教因素而被排斥在外。所以这些作家即使一直活著,也很难得到诺贝尔文学奖。

有一些作家则是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比如中国的老舍,沈从文,义大利的卡尔维诺,法国的保尔·瓦雷里,阿根廷的博尔赫斯等。老舍死于人祸,时也命也。卡尔维诺死于1985年,刚好错过那一年的文学奖。保尔瓦雷里同样因为去世,错过了1945年的文学奖。博尔赫斯的无缘诺贝尔文学奖,和政治有很大关系,比如在军政府供职,接受十字勋章。

想讲一点关于沈从文的插曲。

莫言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有两大功臣,一是他作品的英译作者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另一个就是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马悦然也是个汉学家,翻译了很多中国古典经典,像《水浒传》《西游记》。也翻译一部分现当代作品,其中沈从文的最多,有三部,也几乎是他最具分量的三部作品,《边城》、《长河》和《从文自传》。他对沈从文的喜好可见一斑。

马悦然出了一本散文集,叫《另一种乡愁》,这个乡就是中国。里面有许多回忆和中国作家往来的文章,关于老舍,关于沈从文等,不保留赞赏,也不掩藏唏嘘,尤其是沈从文。

沈从文的逝世他是从龙应台口中得知的,知悉后立即致电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可是对方并不知道沈从文是谁,那是1988年,这件事让他很是懊丧。他后来不只一次的说过,要是沈从文还活著,他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给谁呢?

其实现在看来,很多作家没有得奖,用木心的话说,那不是那些作家的损失,而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损失,就像列举的那些外国作家一样,他们已经顺利地实现了世界化。可是对于中国和中国文学却不是如此,老舍和沈从文都还没有成为世界性的作家。莫言得奖以后,德国汉学家顾彬对他仍是看不上,后来才慢慢缓和了态度。这说明中国的文学走向世界路还是很长的。所以要是中国早一些有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在世界的接受会比现在好许多。

PS:1913年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对手是中国的辜鸿铭,由于作品中哲学因素太多,没有获奖。(应属谣传)英国作家毛姆写有《在中国的屏风上》,其中有一篇《哲学家》,写的是他在中国拜访辜鸿铭的旧事,言语中饱含钦慕之情,他的分量也就可见一二。

诺贝尔文学奖一直以来只颁发给在世的作家,只有一个例外,1931年颁给了去世半年多的瑞典作家卡尔费尔德。(私心还是有的)

还有一些关于鲁迅的,胡适,林语堂的,就不赘述了。不过有一点,虽然我一直在成长,鲁迅却始终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中国新文学作家。


鲁迅,老舍,沈从文,路遥,甚至相对小众的,例如郁达夫,陈忠实等。放到现在,都有机会入围诺贝尔。

因为现在文学界没人,实在没人。

例如,16年奖颁给了谁?鲍勃迪伦。一个民谣歌手。

不是说鲍勃迪伦写的歌词诗不好,但是但凡有个更好的选择,我觉得都不会这样做。

好比矛盾文学奖,你把奖颁给了罗大佑。这种跨界,仿佛在对那些二十年三十年写作的人说:对不起,各位实在都不行。

再往前,13年门罗,14年莫迪亚诺,15年阿列克谢耶维奇,17黑石一雄。

门罗是写女性小说的,安安静静的小镇生活,但实在看不出特别好的地方,适合登在杂志上,临睡前看看。

阿列克是写战争纪实的,近代苏俄入侵,或是切尔诺贝利之类的。作为纪实很好,作为文学,emmm。还是感觉诺奖给人一种「我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另外,今年干脆因为绯闻不颁了。诺贝尔文学奖让人感觉越来越柴了


谢邀。

应该是沈从文。

原来看到过关于他的纪录片里曾提到,1988年的诺奖本要颁给他,可惜的是沈老在颁奖几个月前去世了。

如果不追溯创立之前历史,托尔斯泰、左拉、马尔罗挺该会很快拿到本属于他们的奖金


太多了,中国有李白,英国有莎士比亚,德国有歌德,法国的福楼拜……最后瑞典文学院的老头商量要颁给龚古尔兄弟一次,龚古尔兄弟的棺材板压不住了:「诺贝尔这小子设的文学奖算个球,老子搞的文学奖才叫牛×!」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之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赫洋柳岸」。韩愈、柳宗元在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崛起,掀起古文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盛,一时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辞人咳唾,皆成珠玉」的高潮局势。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为三苏,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王安石、曾巩也都曾拜欧阳修为师。所以唐宋八大家又分为唐二家(韩愈、柳宗元)和宋六家(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以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