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凡不减,在圣不增,轮涅不二是不是说如来藏?

三,为什么修道的人都会谨言慎行?


「以此心真如相,即示大乘体故;此心生灭因缘相,能示大乘体相用故」 -大乘起信论

这里的心即如来藏。所以缘起和如来藏既不冲突也不递进,是如来藏心体的相用,相用有生灭所以本质为空。


性空是说一切事物现象的本质是空无自性。

正因为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一切依因、缘而成立。

一切法无自性的意思是,除了第八识之外的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所谓无自性就是说本心第八识如来藏依著业缘业种、依著七识心而幻化出来的法,都没有自己的体性,全部是如来藏性。因为这些法是不自在的,不自主的,是被如来藏变现出来的,不能自己决定自己存在,不能自己掌控自己的,所以叫作无自性。没有自性,就是空。

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现,因是如来藏,缘是业缘,因缘和合所生法也就是缘起法,缘起法就没有自己的体性,是不由自主的。

(特别强调一点,如来藏不是第一因。如来藏和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才能成为第一因。本质也是空性的)

前面说了,没有自性,就是空。那么空就是无相,无相就是一相,一相就平等。这是佛知见,不二。


缘起性空,这个空性就是如来藏性。遍周沙界,万法无碍。

在凡不减,在圣不增,轮涅不二是不是说如来藏?

如来妙藏遍含一切法,凡不减,在圣不增,轮涅不二也是法啊。

如来藏就是众生本具的清净本心,就是佛性。如来藏是从唯识角度来说的,你不懂唯识,就好好的学习一下。不要一天天都总是如来藏如来藏的,就像是专修唯识似的。

为什么修道的人都会谨言慎行?

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我认为「如来藏」是为了接引恐惧「无我」的人方便说法。

汉传大乘主要是「真常唯心派」。这个如来藏可以随自己的理解来解释。也可以说是空性、无生等等。无非是名言而已,绝非实有。

佛教从破斥「常乐我净」 到回归「常乐我净」这里的事情海了去了。慢慢读吧。

缘起性空,不如说 「缘起无生」更符合龙树的中观思想。


1、统一。佛法里不论能所,皆无自性,三转不是推翻二转的常我论。在二转的基础上,三转才敢强调如何使用无自性的净光心,如果不基于二转的「一切法缘起性空」就讲三转,容易留执,让人误以为是常我,所以二转要安排在前。

「以空为所观及以慧识为能观,不是密续独有的特色,而是类似中观自续派的以空为真谛及以证空之识为契合真谛,(这是新旧译派都承认的)可是在大圆满法中,能观,亦即以空为所观对象之心,不是大乘波罗密乘所说的那种普通或粗劣之识,而是根本智,或净光,或根本净光心,乃事物的终极状态。从中观所认定的二谛来看,此极细净光心将是契合真谛,实为俗谛。不是真正的真谛。因为中观派所说的真谛实乃辨空--事物终极存在方式--之识所发现者,而辨别(空以外的)一般事物之识所发现者则是俗谛。可是大圆满法本中所说的二谛就不是中观派所说的二谛了,因为前者并非建立在证悟实相方面的能所之分,而是与无上瑜伽伽密续中有关二谛的独特见解一致。」

——摘自《慈悲与智见》,注意「实为俗谛」的定性

2、凡圣都有的不是烦恼,只能是那个可以觉悟的心,不管怎么叫它,第六识也好、觉性也好、如来藏也好,都是能所里的能,都是净光心,还是俗谛,不是第一因和常我

3、因为内心在用功观照,绵绵密密所以没有粗大烦恼,占据了念头的频位,一起烦恼就觉知到并中止了,所以外在就显得很严谨


(特别强调一点,如来藏不是第一因。如来藏和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才能成为第一因。本质也是空性的),真的很利害!

表里关系

不止是空,还有有!空和有是辩证关系,是物质存在的两种状态,空也是有,有也是空。不能只知空不知有,否则就是犯了边见。最终的目的是要引出如来藏。明心见性,这个性也是指的如来藏性。


依原始佛教,人是由色受想行识构成的。肉体是色,受想行是后天形成的显意识,是脑功能,其后台老板是识阴,或潜意识、意根。显意识包括眼识乃至意识等六识,与意根是母子关系。后世把母与子并列排名第八,称八识,又称如来藏,这是不如法的。故圣典没有什么七八九十之说。学佛要学原始的才靠谱,不随流变经论走。说完演变过程,再说缘起。当初佛观自身生死的来龙去脉,发现五阴本是无中生有,亦所谓缘起性空。往世六根触六尘生六识,因不正思维产生无明,形成爱染,执著不舍即有业识,在轮回业力支配下再投生受报。再形成爱取识如此轮回不休。这就是说识神不是永恒的,而是无明爱取这样传下来,今生破除色受想行的束缚,识不再增长,命终时五阴息灭就解脱了,不再受生死了。修行人明白此理,在根尘识相接触时不生贪瞋痴等不正思维,就是从源头修起,如此毕生必能成功。

缘起性空指的是因果轨道里呈现的轨道和描述这个轨道的本质。

如来藏是我执实相的人观照自己内在迷失的佛性。

---大日明王上师开示


1、不二,就不在分别智里,还存在冲突?2、修行,就是要修理下这颗凡心,你说要动还是静。

圣义谛

无有一法名如来藏,更无一法缘起,何谓为性空?如佛但有名字,此亦但有名字。万法如是,不可思维分别取舍,但假托有名尔。此此种种,皆梦中人妄说真,妄想真,妄取真,颠倒于此。

世俗谛:

如来藏性与阿赖耶性是一不二,如来藏相与阿赖耶相却有种种分别。性上而言,如来藏是既是诸法自性亦即是阿赖耶不错,相上来说,这两件却截然不同。当说缘起的时候,凡夫有情之阿赖耶识以所藏业力种种而缘起,但就如同在最开始说的那样,无一法缘起,从性上来说一切不增不减,从来无从发生,不过有情迷惑颠倒,自以为有,所以实为性空。缘起的层面是阿赖耶,性空的层面才是如来藏,虽然是一不二,但是谈到这个问题之时却还是要细细分别。

缘起阿赖耶,性空如来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