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窦靖童的粉丝对她的评价,但大部分都绕不开她的出身和个性等。我想知道,抛开这一些,窦靖童的音乐处于什么水平?可以匹配她享有的资源吗?王菲窦唯在差不多她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有很高的成就了,窦靖童有望达到她爹妈那样的艺术高度吗?


窦靖童是让我知道音乐还可以这样的第一个人。

在听遍了周杰伦林俊杰以及其它华语歌曲之后我开始思考一些问题:为什么音乐都是两段前奏加一段高潮?是不是一定要这样才好听?音乐是否有其它形式?

好巧不巧,这时候窦靖童出现了,她的音乐告诉我,的确,音乐从来都不是这样的,它有著无限的可能性。

我至今仍记得我刚开始接触窦靖童音乐的感觉。

第一次听的体验确实不好,因为她的风格我第一次接触到,只觉得这些歌都奇奇怪怪,没觉得有哪首好听的。可是这些歌都太特别以至于我忍不住听了第二遍,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也记不清两张专辑被我循环了多少遍,可正是这两张专辑帮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因为她去听了王菲,然后去听了窦唯,接著爱上了摇滚,了解了Rolling Stone,David Bowie,Deep Purple,养成了听歌听编曲的习惯,并开始尝试实验音乐。重要的是,在接受了西方摇滚、爵士、实验音乐的洗礼后我再回过头听窦靖童的音乐,我依然觉得她的音乐很棒。而发表《Kids Only》时候的她,也不过20岁。

说她是个天才一点都不过分。

有的人说她的音乐是优渥生活下的产物,歌里听不到挣扎绝望,也不够深刻。可是一个20岁的正在成长中的少女,你要她哪来的挣扎绝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话,那就是作假,不是窦靖童。

窦靖童的灵魂是自由的,因此她的音乐也是轻盈的。所以在《My Days》中,她表达的是对个人追求的坚持,《Bitter Sweet》是在爱情中是否要为对方作出改变的追问,《Cheery Blossom Tree》是一场由樱花树的美丽的死亡故事而投入的深情怀想,全曲充斥著童式温柔而又迷幻的呢喃,《July》甚至什么都没有,它就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来自无歌词的纯音乐本身。

我们的某些音乐太沉重了,要政治正确,要爱国爱家,要好听要努力让大家接受,这样的音乐折腾来折腾去最后没了自己。音乐本来是什么?音乐不应该是表达自我吗,音乐不应该是无拘无束吗,音乐不应该是回归音乐本身吗?

窦靖童的音乐让我对华语乐坛又抱有了期望,希望以后有更多的窦靖童出现。

但是我知道,太难了。


非专业,说下感觉。

和她本人给我的感受差不多,微风不燥,轻松淡定,又有点小趣味,小态度。

在音乐这条路上,不卑不亢的学习和探索。


拿她去和她爸妈比,是另一种方式的「谈论出身」。

谢谢邀请,本人并非音乐专业,难以给出专业答案。但作为听众,还是能很明显听出来,窦靖童的音乐是快乐的。

如果我有了孩子,也想尽我所能给她最好的资源,不是让她有所成就,而是让她可以不用担心生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没有人觉得窦靖童的英文咬字发音非常难受吗?

还年轻

音乐里感觉缺少一些情感

人生经历不够丰富 不能和王菲一样 张口就有故事感 假以时日 难保不会超过

且 英文歌词 总不能像我们汉语一样的细腻表达出情感来

望加油 期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