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距離我們究竟有多遠?很多人都在網上問這個問題,那麼這個問題究竟誰能解答呢,其實從現代的狀況,我們就能分析出來。「無人駕駛」的代表,從國外的波音系列的「無人駕駛飛機」,德國的「無人駕駛公交車」,再到我國北京新開通的「無人駕駛動車」,無人駕駛正在向各個交通領域蔓延,就連海面上的無人駕駛船隻也開始出現了。

那麼無人駕駛時代還遠嗎?答案是遠但也不遠,剛剛已經說了「不遠」的答案,那麼現在我們就來說說「遠」的情況,在現階段中,無人駕駛的好處大家都知道,無非是解放了我們的勞動力,讓我們的開車更加方便,即使是在沒有懂開車的司機的情況下,我們也能夠出車。但是對於無人駕駛的危險,你又了解多少呢?

在最新的國外新聞中,上半年就發生了多起無人駕駛汽車造成的慘案,其中一輛行駛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優歩自動駕駛汽車就發生了撞人事件,而在這起事件中,被撞者已經死亡。這無疑是將無人駕駛推向了危險的地步,而隨後發生的車禍更是將這件事情推向人民的話題上。

無人駕駛的危險性有多大,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不同於有人駕駛的情況,無人駕駛的車輛更具危險性,人類操控的汽車或許會因為擔心而懂得及時剎車,或者在行車過程中抱著一顆危機的心,但是無人駕駛靠的是對衛星的準確度,和地域的熟悉程度,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很多時候出現突發事件,無人駕駛汽車處理事件的能力顯然沒有人為駕駛汽車來的強大。

而除了環境原因和人為原因以外,更重要的是現代的無人駕駛環境,仍未能普及,在全面開放無人駕駛汽車階段的這個時候,無人駕駛汽車和人為駕駛汽車交替出現在大馬路上,其實兩者奉行的行駛方式是不同的,因此這也是一大隱患,所以從種種原來來看,無人駕駛的時代還很遙遠。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無人駕駛能否儘快實現全面落地對於整個人工智慧行業都有比較大的影響,所以從大的發展趨勢來看,無人駕駛必然會全面落地。目前人工智慧領域普遍希望通過無人駕駛的落地應用來全面帶動人工智慧產品的落地應用,從這個角度來看,無人駕駛將很有可能會成為人工智慧產品全面落地應用的一個突破口。樂觀估計,未來十年內,無人駕駛將開始全面普及。

要想實現無人駕駛的全面落地應用,取決於以下三方面因素:

第一:技術成熟度。無人駕駛當前在技術的發展上還是比較快的,隨著5G通信的落地應用,無人駕駛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會得到進一步提升。目前隨著大型科技公司紛紛布局無人駕駛領域,目前無人駕駛在實驗環境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有鑒於此,目前一部分城市已經開放了無人駕駛的實際路況測試。

第二:場景成熟度。相對於技術成熟度來說,場景成熟度涉及到更多內容,這也是制約無人駕駛全面落地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無人駕駛對於場景的要求還是相對比較高的,而關於場景的建設,需要一個整體的規劃,也需要整合大量的資源,這個過程往往需要較長一段時間。相信在智慧城市的推動下,無人駕駛的場景建設會逐步加快。

第三:產業成熟度。產業成熟度對於無人駕駛的落地應用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科技公司的研發成果能否得到應用,往往取決於產業成熟度。相信在新能源汽車的創新、創業大背景下,無人駕駛的產業成熟度也會逐漸提升。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1、首先說一下無人駕駛最可能落地的三大場景:

1) (to C) - 結構化道路自動駕駛,如高速公路,高架路;

2) (to B/C) - 共享出行自動駕駛;

3)(to B)- 低速、封閉場景 ;如泊車場景,園區、場區、機場、港口等等區域應用的自動駕駛。

2、推廣應用時間估計

1)由於現在道路基礎設施和法律法規的配套都還跟不上,主機廠目前主要精力用於主推L2+級別的自動駕駛,終端用戶買單,相關技術落地和普及的關鍵是成本和性價比;預計有望在2025年實現大規模應用;

2)L4的落地與應用場景緊密相關,會首先在礦山、港口和物流園區等地實現應用,另外自動駕駛計程車也會是L4優先落地的場景之一。L4主要是運營方在推動,關鍵在於車輛智能化成本與運營收益之間的平衡,當運營的收益大於成本支出時,相關的技術離落地就不遠了。預計全面推廣的時間為:2025~2030年

3)隨著L4不同應用場景的逐漸推廣,L5的商業運行模式會逐漸清晰,有業界相關大佬估計,L5級無人駕駛全面推廣預計需要到2050年左右


要廣泛部署全無人駕駛,也就是沒有安全駕駛員陪同的情況下,至少還需要十年時間。受地理區域和氣候條件的影響,比如一些農村地區及氣候惡劣的區域將經歷更長的過渡時間。部署無人駕駛的阻礙,來自於技術和硬體成本方面的雙重挑戰。

汽車的自動化不會孤立地發生,而是會隨著各種車輛類型的服務模式、不同區域的電氣化水平不斷變化。無人駕駛的擴張有可能是漸進的,並將在特定區域內逐一進行,這將導致各地的汽車自動化水平不一。

當駕駛任務變得更加自動化,或將牽涉交通行業數百萬人的就業狀態。當然,人類不會從自動駕駛車隊中消失,而是會轉變角色,例如將監督自動駕駛作為工作的一部分。反車輛運營將受益於基礎設施的改善,這可以在就業、交通便利和環境方面產生積極的溢出效應。這不僅包括道路和橋樑等傳統的交通基礎設施,而且還包括通信系統、資料庫和標準等信息基礎設施。

完全實現無人駕駛在現階段很難保證,即使是宣稱已經實現全自動駕駛的特斯拉也不敢完全保證。


不固定路線demo、不遠程遙控的話,限定場景5年左右真正落地,開放場景10年左右落地。


技術上的問題很快,十年左右就可以實現技術上的全面推開。但是真正麻煩的是,一些法律、道德的問題。比如那個最經典的例子,撞人了算誰的?


國內估計得20年


我覺得無人駕駛技術不是最大的障礙。我覺得最大障礙是倫理和法律。你試想一下一個完全無人自動駕駛汽車發生惡性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在現在的制度下自動駕駛汽車撞死人如何劃分責任?如何善後處理?我雖然很看好未來無人自動駕駛,但是目前來看還有長的路要走。


以北京為例!

北京新基建行動方案發布

人民網北京6月12日電(記者畢磊)11日下午,北京市經信局等部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詳細解讀《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根據該方案,2022年,北京將基本建成網路基礎穩固、數據智能融合、產業生態完善、平台創新活躍、應用智慧豐富、安全可信可控的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型基礎設施。

其中關於自動駕駛的說明

4.車聯網。加快建設可以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L4級別以上)運行的高可靠、低時延專用網路,加快實施自動駕駛示範區車路協同信息化設施建設改造。搭建邊緣雲、區域雲與中心雲三級架構的雲控平台,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實時協同感知與控制,服務區級交通管理調度,支持智能交通管控、路政、消防等區域級公共服務。三年內鋪設網聯道路300公里,建設超過300平方公里示範區。以高級別自動駕駛環境建設為先導,打造國內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鏈和產業鏈,逐步形成以智慧物流和智慧出行為主要應用場景的產業集群。

無人駕駛還有多久才能全面推開?

按照條件成熟來看,估計未來十年吧!!!


技術上實際已經相對來說比較成熟了,特定情景和小規模運營已經有人在實現,贊同前面的回答,道德和政策上的鋪設是個大問題,其次成本也是個問題,lidar本身就造價昂貴,應用性雖然好但下雨大霧天氣受影響太大了,這些技術問題雖然預測都是可以解決的,但難度也確實存在。L4的車至少得20年推廣,L5的車感覺並不一定能完全推廣,可能會在公共交通上有比較大的使用量,但私人交通我看懸,但設定情景了的話,L5其實會比L4更早「全面推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