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感觉这是一个物理问题

那么要从根本上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失重状态的产生原因

对失重状态最有反应的是大脑和心脏

打个比方,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蹲久了再站起来感觉头晕的经历。这就是心脏压力突然变化,血液输送不到大脑的原因

人长期受到重力,所以身体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状态。而物体对支持物的支持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就叫失重

加速度不够的情况下,不能体验到完全失重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

————————————————————————

从草稿箱里扒出这个问题又看了一遍,这其实不完全算一个物理问题,难怪提问者贴了心理学的标签

失重感和失重并不完全一致,原因在于人的心理预期

你的心里预期,也就是你的心脏和肌肉为起跳高度准备了足够的缓冲力量

想体验的话,蒙住眼睛,让人带你到一个台子上,不告诉你高度,往下跳就好了


从楼上跳试试,就有了


因为时间太短,你还来不及感受,就落地了。


时间太短了,人还没感觉到就落地了


你弄个一百米高的桌子试试


有的,只是不明显,时间短


会有失重,只是重力小你感觉不到


理论上失重感就是没支持力,因为此时重力全部用来维持向心运动了

这点如果你不清楚,那你每次跳的时候注意力就都会在你身边空气的流动,或者是你本身上下速度的变化,又或者是怕摔倒,注意力全在平衡调整上了。

所以说吧,时间长短不是关键,也别为了延长时间而选择从更高的地方往下跳了,比如我就听说过很多跳楼的人其实都不是摔死的,而是在半空中吓死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