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我是觉得完全没用,而且还让学生们看到老师的黑暗面。

把打分的卡发下来,打分之前,班主任就会说,老师们辛辛苦苦叫你们,就算以前不愉快,那也是他们为你们好,你们要知道感恩。如果有人打了B或者CD,老师会根据收上去的顺序找到人,叫他改成A,如果评价太难看但又找不到人,那就自己改了。初中高中都这样。

我真的醉了,感不感恩和评价有什么关系,真正的感恩就是认真学习不要辜负老师的期望,在老师出现错误和不恰当的行为时提醒和建议他们,而不是在打分的时候掩盖他们的不足。之所以搞一个这样的评分制度,就是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发现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只有尽量客观公正的打分,才能发现在教学过程的不足和师生关系上的问题。问题只有被发现出来,才有机会被解决。的确存在那种应为情感而导致打分太极端的学生,所以老是要做的就是告诉大家:不要因为和某个老师玩的好而忽视他的不足,也不要因为私人恩怨而放大老师的缺点。老师们常常教育学生不要把作业借给别人抄,那样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害他,明明是同样的道理,难道会不懂吗?

班主任原本是没有义务在打分之前说那些「感恩」什么的话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做呢。那么有一个可能,就是上面和他们说如果评价太难看的话,会要扣工资的。老师毕竟也是人,这样做了也无可厚非。每次评分的结果都这么高,上面的人不会感到奇怪吗?当然不会。他们需要的是光鲜的招牌。(会不会被折叠已经无所谓了

反正我是觉得什么评分制度都只是搞些形式主义,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些反抗,现在已经无所谓了。

我猜肯定又要有人说我犯什么中二病,年轻气盛的就是喜欢蔑视权贵什么的。


并没有什么用,只是中国人形式主义的表现罢了。

我们的学校是下发卡片,然后一部分学生当「家长」,一部分学生当学生。并且要求写评语。我问过一位同学,他完全是往好的方面评价的,「要不然以后日子不好过。」

但是我们的班主任对此没有要求,我便以为他为人正直,愿意别人对他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后来过了很久,他才怒目圆瞪地对全班同学说:「有些同学没有给老师好的评价,就是说没有给老师满分,这个道理你懂不懂!」此时此刻我才认出他的真面目来,我原以为他身为班主任老师,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

对于老师的评价,各师重在自己的利益。什么客观真实,什么实话实说,什么让学生给老师打分,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


有用吗?我觉得是形式主义吧。

每年都会发几张卡纸,学生用笔涂到手酸,评价只有好与坏,全然不听建议。

班里有人试过打差评,当然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太阳照常升起。


喜欢,但学校没有


就坐著看待。


谢邀。还是匿了吧,免得有自吹自擂嫌疑。上学期结束时,年终考核,我主讲的两门课都获得了好评,在评教榜上全学院排名第二。两门课是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我校的评教是网上不计名且全员参与的。作为老师,我是很开心且欣喜的。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施展。无论是学生认可了我的讲课水平,还是认可我这个人,都比给我发钱还让我高兴。以前我的评教成绩也一直在全学院前八,这次是最好成绩。新的一年我要继续怀揣初心,不负当时做老师时,妈妈跟我说的话:挣的钱能养活自己就行。千万别误人子弟。所以,这个制度在我看来,是能够一直提醒自己的好制度。


制度是好的,但是因为上学期间学生心智不成熟或者学校老师的监督让评分根本不具有意义。

如果改成在高考之后,给老师打分就好了。在高考之后对小学初中高中老师统一进行评价。因为高考之后,基本老师的教学能力,还有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能力,基本体现出来了。

而且不用担心学生心智不成熟造成的评价不客观,也避免了学校老师对学生的评分的影响。


大学里给老师网上打分,对评职称有那么一丢丢的影响


没用的。

有次学校让我们评价老师(ABCD四个等级,形式类似于答题卡),然后要涂学号。

在涂的过程中,班主任一直在教室晃。看学生涂的情况。

涂完,上交。

骚操作要来了……

在我查分的时候,我看见了我们对老师的评价的那份答题卡,上面没评A的全错……

我至今不知道它的意义何在,老师没变,领导没变,everything都照旧。而且我严重怀疑这是某位领导闲的没事做……


有时候有用,有时候反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主要要看学校如何客观看待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还有学生的评价是不是反映真实情况。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