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清闲,上升空间小,就是传说中非常接近于养老的那种生活(每当这时就十分后悔当初选择了这个基本上只能进入体制内的专业T.T,所以各位学弟学妹们选专业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此为背景。

如今我已工作三年,还处在不断摸索如何能在这种工作状态下获得更多提升的时期,以下是自己走了不少弯路后的一些小心得:

  1. 寻找动机,适当施压多结交一些上进的朋友,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会对自己有正向激励作用;同时制定阅读计划,内容挑选各类优质书单中的书籍,也包括知乎中各类优秀大咖的评论。看到周围优秀的同龄人通过打拚钻研,在职业技能、知识体系、为人处世等一系列技能上取得的进步,会有严重被时代抛弃的挫败感,心中的一团小火苗不可避免开始熊熊燃烧了。除了我说的这两点外,通过一切可行的方式增加自己的危机感,进而提高自身行动力。当然一定要量力而行,好高骛远会导致眼高手低,比如有段时间我就因为太过不满目前的生活,而一时又无法改变现状,变得郁郁寡欢心态抑郁。
  2. 明确方向,付诸行动:想要不断进步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行动,行动前更重要的是选好方向,这需要一份较为详尽可行的计划做保障。(暂时先码这些,之后再一一补上~)


没有什么,就是工资条的数字


因为没有时间浪费了。

我进入现在待的国企之前做了5年记者。堪称人参最黑暗的5年,过程怎么样就不说了,最后我要辞职时连手续都让我妈去代办的,我就是辞职都懒得自己去——就是有这么的厌恶。

所以当时是什么情况?我基本上浪费了人参最宝贵的5年,进这家国企时我都26岁快27岁了,你觉得我还需要什么心理疏导之类的吗?完全不需要,last chance,人参最后一搏,不成功就GG,所以没什么激励不激励的,对我来说这个新平台能不能取得成功,就是生死存亡。每天我都跟打了兴奋剂的机枪兵一样,疯狂写材料(主业),领导要我干嘛就干嘛,每天忙得跟个陀螺似的,因为我初始起步太低了,必须把浪费的5年时间给弥补回来。

当然,付出了还是有回报的,从目前来看我还是赌对了,起码比那5年要好太多:再也没有人说我表现不好了,现在公司领导平时遇到我父母时经常说我表现不错,工作认真负责,而在之前的媒体单位,天天跟个事儿妈似的说我这不对那不行的;工资从1800,到现在一年到手10万+乃至更多(十八线小城市,还没别人大学校区大),而之前在媒体,发个1200-1500搞的还像给我天大人情似的;工作从一开始的普通文员、打杂到现在的享受总部办公室副主任待遇(调往成员公司任职的话属于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全集团(总部+39家成员公司)的对外宣传、文字材料两大块工作,同时还是集团精准扶贫工作队队员,而在原来的媒体单位?鬼在乎你是谁。最后是政治待遇,从一开始的文员,然后8个月考到总部,上周领导又解决了我级别问题(而公司惯例,要到我现在的级别需要10年资历),换做5年前,我能想到我这辈子还有做公司老总的命?

这一切改变,也仅仅花了三年时间。说实话,这三年来过得非常煎熬,工作量、心理压力、不甘、迷惘、危机感每天都在拷问我,但是我一直告诉自己,就是死,也要像个爷们一样站著死,要坚信自己选的道路是没错的(虽然我一度都灰心丧气了),你难道愿意继续让人看不起吗?我一定要证明自己。别人10年做到老总,我就要5年做到;别人说我这不行那不行,我就要证明我不比任何人差。各种大道理我懂的太多了,现在就是见行动的时候,再不拼一把,以后想拼都没机会了。

同时,这些年的经历,也让我懂的了一个道理,对一个男人来说,一个好平台真的太重要了。男怕入错行,真不是乱说的(参照我干5年媒体的经历),而相对的,只要选对好平台好环境,加上自己肯拼,真的可以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哪怕你就是没有那么强烈的进取心,在一个好平台里你都会不知不觉不断的进步,不断拉开与别人的差距。(我这里说的好的平台,不是说待遇好,而是工作氛围好,能激发你的斗志或者前景良好,制度合理完善的那种平台)其实回顾我这三年,我也没刻意去做什么奇怪的事,就是认真工作,听领导话,不抱怨,不浪费时间(工作时间就使劲工作,下班了就放开玩),展示可能性,就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就行了。

想到再更,也可以随便问,先写材料去了,丢个我在虎扑的帖子(点只看楼主),有些工作上的迷惑可以帮忙解答(可以去虎扑的帖子也可以在这问)

5线城市混死工资一年到手10万+,有什么想问的 - 第8页 - 步行街主干道 - 虎扑社区


题主既然问了这个问题,那说明从内心深处是渴望不断进步的。这就是最好的激励。工作以后,激励自己很简单,但进步就很难了,而且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很多人都能在舒适区游刃有余,而我们都喜欢呆在舒适区,这个时候没必要也就不会想著要去进步。

要进步,首先搞清楚是工作上的进步还是个人的进步。

工作的要进步,两个方法,一是提高效率,平时一天的工作,用半天来做完,逼自己提高效率。二是增加深度,做一些本职工作之外的上下游的工作,比方说编辑试著做一下推广和客户运营的工作,文员,试著接触一点销售业务方面的工作,每一份工作本质上都是在为整体做一个配合,所以,都有相应的前期和后期,试著去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进一步的认识。如果是个人进步,要么学习一门技能,要么不断读书。补充一点,学技能,功利心不能太强,不要想著学一门技能就是为了多挣钱,还可以撩妹啊,表现自己啊,为以后孩子教育做准备啊,退休以后自己娱乐啊。读书也一样。工作进步会进步得很明显,而个人进步则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就出效果。
不是激励自己进步,而是因为害怕而被迫进步。

身后空无一人 为了让自己不再颠沛流离 虽然很非主流 但是真的


激励的方式有很多种,1生存的本能2其他同事的压力3生活的压力4好的习惯

当你从事工作时间长了以后,每当新员工进入公司后,你会发现那些新员工跟你刚入职时一样,回过头看看自己,你会发现你成长了很多,做事的把控和处理事情的细腻感,会让你不断向最好的自己努力。


我来口鸡汤。

我在18岁之前,觉得座右铭是非常浮夸的存在,几乎不会有人真的按照座右铭来生活。

18岁那年,我找了一份兼职,是去楼盘做销售,做了几天,我就开始抱怨自己没有成绩。

那会工地的老师傅看了我一眼,不屑的说。

「为什么其他人能做到,你就不行,不要怨公司,就是你不行。」

这句话,是绝对错误的,如果一个人真的按照这句话去思考,是会误入歧途的。

但是这句话仍然成为了我的座右铭,让我在毕业后加入创业公司,每天加班到半夜高压工作的时候,仍然还能坚持下去。

因为我的同事们都可以,我也可以。

与君共勉。


好好想想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是什么,然后再看看需要从哪些方向努力
谢邀。还是匿名好了。基本上是物质的激励,毕竟就业后都是花银子的地方,房子,装修,结婚,生小孩,车子...但工作规划还是有的,就是要看什么行业什么工作工资高。到目前为主,从毕业设的目标是达成了,十年时间。毕业时选的时技术部门,发现整个行业,这个工种最不挣钱。那时候就盯上了本行业的巨头的销售职位。但其实两家公司只是熟于大行业相关具体没有交集的业务。于是跳了几家公司以后,才完成了目标。我觉得只要有目标,然后加上自身努力,终会实现的。
只要想到能过上账户里的钱能支撑我随心所欲地买东西的日子,就和打了鸡血似的。

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给自己设立工作目标。


想著年迈的父母 嗷嗷待哺的两个娃 还有房贷 汽油钱 水电费、网费话费、物业费


谢邀!先说下自己的经历吧:毕业后就进入一家国企上班,浑浑噩噩的过了好几年,直到现在离开原单位后才发现自己啥也不会。。。回想这么多年,最后悔的是一开始自己没有做好职业规划,觉得那好像扯蛋,每天忙忙碌碌的(瞎忙),跌跌撞撞地过著。所以,感觉工作后最重要的先是做好自己的职业和人生规划,这是方向。不能没有方向,像无头苍蝇。

有了方向后,再细化目标,定好自己一步一步地怎样走。

最后就是行动啦!在行动中不断总结和思考,再调整目标,再行动,形成循环。其中,肯定会有困难和疑惑,也有失望和成长,多和自己喜欢或期望自己成为那样的人交流沟通、学习他们的优点;还有就是多多阅读、开阔视野、学习知识、明白事理等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