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工人仍是奴隶,这样的话维持再生产的价格就会很低,剩余价值也很多。按照一般理解好像是为了扩大消费,如果只是为了扩大消费的话,岂不是说消费的越多社会越进步吗


如果工人是奴隶身份的话,就不是资本主义,就不存在剩余价值的概念,你的提问首先这种说法本身就不对。

然后,我们把握一下,其实你想问的是:为什么现代社会资本家不去限制劳动者的人身自由?

答案是:因为没有必要。

我们来看一下社会的总体进程:

人身剥削,这是奴隶社会;

土地剥削,这是封建社会;

经济剥削,这是资本主义社会。

你看,社会就是这么不断进步的,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主人」已经没有必要通过限制人身自由这种最原始的方式来剥削「仆人」了,他只要把住你的经济命门就足够了。

(你不好好干,就拿不到工资,就吃不了饭。你不是自由吗?随便你逃到天涯海角去,你没钱还是吃不上饭)

(你要是不想干,早点滚蛋,没人拦你。换个想干的上来,别影响老子赚钱)

放大到国家之间也是一样的啊:大国之间都是经济摩擦,整天打仗的都是贫穷落后的国家。

但话又说回来,自由也是相对的,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企业会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劳动者需要遵守的义务,享有的权利,作为劳资双方的一种契约。劳动者的自由是在法律和合同框架内的自由。


劳动力成为商品具备两个条件:

一、劳动力所有者是「自由人」,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二是他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必须一无所有,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

几乎可以说缺一不可了

当一个工人自由的选择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去一个工厂上班,由于生活的压力他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失去这个工作。换句话说他只有几乎一次性的选择雇主的自由。(出卖劳动力)(早期资本主义条件下)

虽然工作后他依然是自由的,比如干不下去了真的可以辞职走人,但是绝大部分情况下他却事实上无法行使这个自由。他发现自己担不起「丢掉这份工作后,如果找不到下一份工作,该怎么办?」的未知后果。

那么他就只能继续承受来自资方的压迫,导致南北战争时期部分北方工人远差于南方黑人的生活。(但他们自由!大嘘)

他确实自由,然而除了晚期资本主义以外,资本主义社会只有一无所有的自由,他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复读完毕orz)


因为劳动力的人身自由是资本自由的一部分,作为实际附属地位的部分。

是必须配伍民族国家内部和世界范围内所构筑的各式殖民关系和资本主义中心/边缘体系。

一个实际的例子,没有「人身自由」,哪来的后备军?没有后备军,怎么挤压劳动力?

而后备军都是后话了。

我再举个例子,也不要说欧洲,英国,美国的工业革命,我以前提了好几次。

那就说国朝吧。

1979-1984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每年提高15.1%。

1985-1988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每年增长5.1%。

1989-1991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每年增长1.7%。

农村问题其实不用多说,众所周知的事情。

1983年西部,中部与东部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分别为458元,493元,543元。

1994年西部,中部与东部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分别为2402元,2805元,4018元。

当然了,上述事实属于政治安排的题中之义。

我们就得问问自己了,虽然这个答案早八辈就有了,这个题中之义是什么?

我接下来复读的还是国内公开出版物的内容。

农村劳动力的这种自由/不自由的暧昧状况保障了劳动力的供应,同时又限制了人口迁徙对城市社会的压力,这是当代中国「不平等发展」的基本前提。

有新事?

政治权力结构和市场的互换关系转化到新的经济体制内部。

自由?

自由概念在一个默认的背景下被有限制的提出,如同资本活动一样,永远是起点。


奴隶主如果累死了一个奴隶也许会肉疼,但是一个资本家万一没把工人累死那么他肯定会后悔。私有产品的使用肯定要爱惜,但是公有产品的使用就要压榨到极致。


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能交换的,且这个交换是建立在市场价格的波动上。所以商品的可交换性,价格的波动性,构成了商品的基本属性。

如果劳动者是奴隶,则这个商品的所有权取决于奴隶主,这样,商品的供给和价格就被奴隶主所垄断,所出售的就不是劳动力,而是劳动力这个商品。这个商品是有所有权存在的,这个所有权的价格不取决于生产这个商品的价值。所以,这个不符合《资本论》环境下的基本假设。应该当做特例来讨论,而不能当做一个普遍性的例子。因为在商品经济中,劳动力商品的价格也是要随自身的价值波动的,也要遵循价值规律。所以,这个商品要是一个完全不受限制的。因为在历史上,奴隶制经济下也有商品交换,但因为存在奴隶的条件下,商品经济中的价值的确定就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确定方式不一样。那个只能作为一个特例。

所以,人身自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这个假设,也基本假定了,这种经济是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形态。劳动力的价格是工资。在这个前提下,那个出售的劳动力才符合劳动力商品的概念。


1、题主不能单纯的在剩余方面考虑。资本的基本诉求有二:最大限度的转移成本和提取剩余

2、奴隶社会的劳动力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但劳动力天然的需要消费各种物资,这是需要奴隶主承担的。而资本主义的劳动力需要自行承担所有的成本,这完成了成本转嫁

另外,奴隶作为私产,从制度上说,其所有权、收益权、处置权都归于奴隶主。对奴隶主来说,不存在剩余价值。

3、最大程度的获取剩余,这没问题,但资本显然不仅仅满足于剩余,还需要通过市场来攫取利润。

市场利润扩大来自于信息不对称性,所谓自由意味著自我意志,而这种意志未必是理性的。

通过引导和扩大非理性是可以加大剩余提取的。以此来看,所谓消费促进社会进步未必是对的。

4、人被资本异化为劳动力可以自由买卖,劳动力的自由源于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交易,劳动力是无法获得超出的资本之外的自由的。

所以这里的自由不是普世意义上的自由,仅仅是自由交易引申出的自由。


首先,劳动力成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必要条件是所有权是他本人所有,而不是奴隶主。其次,奴隶被奴隶主买卖的时候,和牲口没有区别,其剩余价值远不如自由劳动力。

雇员在自愿卖出自己的劳动时间之前是完全自由的,他们是不能被人当做商品买卖的。但是他们很大一部分在经济上所遭遇的困苦,使他们无法自由的离开雇主的资本和权力,他们被牢固的束缚在微薄的工资上,任凭资本家超经济的剥削。这种劳动力本质上还是奴隶!


象征著剥削需要文明,打一巴掌给一甜枣,自由的一无所有,才能出卖劳动力,资本家才能获得剩余价值,当你用暴力手段,强迫劳动者工作,自然而然会激起劳动者反抗,影响生产效率,剩余价值变小


世界上没有单方面的事情

这里的自由强调的是关系的剥离

劳动力是自由的,所以没有人需要为他负责

所以会说穷人贫穷是因为他们愚蠢懒惰,因为他们是自由的

儿童被成人管制,但是犯错罪责是减少的,家长是有责任的

而成年人,痛苦是自己承担的,因为「自由」


社会进步很大层面需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其中①劳动剥削属于生产关系,②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部分。要想社会进步,不是单纯扩大消费可以带动的。

还有剩余价值本来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这是天经地义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