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一定要爱著点儿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

「我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我这里一点是热的。」

「四处走走,你会热爱这个世界。」


我念的经只有四个字:「人生苦短。」因为这苦和短,我马不停蹄,一意孤行。

人间如梦,我投入了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如果你来访我

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吗呢?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人雅士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著吗?」

一定要爱著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业余的,爱著。

坐在亭子里,觉山色皆来相就。

我听得耳熟,他唱得悲凉。京剧伶人,身怀绝技,头顶星辰,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粉末人生,风流云散,由伶人身世,看尽世情悲欢。

岁暮天寒,彤云酿雪。

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

世间最为普通的事物,平中显奇,淡中有味。

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人生时间有限,但空间无限,最重要的是在有限中寻求无限。为自己活著,也为别人活著。

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 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1.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汪曾祺

2.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汪曾祺

3.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著碧叶。

—汪曾祺

4.岸上疏灯如倦眼,中天月色似怀人。

—汪曾祺

5.「我希望能做到融奇崛于平淡,纳外来于传统,不今不古,不中不西。」

—汪曾祺

6.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我的孤独认识你的孤独。

—汪曾祺

7.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汪曾祺

8.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 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汪曾祺

9.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汪曾祺

10.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汪曾祺

11.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

—汪曾祺

12.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汪曾祺

13.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汪曾祺

14.人总要呆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括出自己的价值。

—汪曾祺

15.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

—汪曾祺

16.我听得耳熟,他唱得悲凉。京剧伶人,身怀绝技,头顶星辰,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粉末人生,风流云散,由伶人身世,看尽世情悲欢。

—汪曾祺

17.我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我这里一点是热的。

—汪曾祺

18.年年岁岁一床书,弄笔晴窗且自娱。更有一般堪笑处,六平方米作郇厨。

—汪曾祺

19.」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

—汪曾祺

20.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汪曾祺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烟火


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

——汪曾祺《受戒》

小英子的话都加了感叹号的,明子的话都是句号做结。

几个标点就能想像得出来了。小女孩在船旁边赌气吵闹著,男孩头上已顶了戒疤,很慢很慢地划著船。他一切都答应了女孩的。

他可以成为沙弥尾,往后当了方丈,守了清规……

但只要小女孩一个不字,他也就不要了。


最近又读了先生的《在西南联大》,以下也不能说是有多喜欢的句子,但都是阅读时候觉得比较有共鸣画出来的句子:

1.他的小说像是覆盖著阴影的小溪,安安静静的,同时又是活泼的,流动的。

2.我上课很少记笔记,并且时常缺课。我只能从兴趣出发,随心所欲,乱七八糟地看一些书。白天在茶馆里。夜晚在系图书馆。于是,我只能成为一个作家了。

3.在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的都是次要的,派生的。作者的心要和人物贴近,富同情,共哀乐。什么时候作者的笔贴不住人物,就会虚假。写景,是制造人物生活的环境。写景处即是写人,景和人不能游离。

4.晚上灯下读书,不知身在何世。

5.我年轻时受过西方现代派的影响,有些作品很「空灵」,甚至很不好懂。这些作品都已散失。有人说翻翻旧报刊,是可以找到的,劝我搜集起来出一本书。我不想干这种事。实在太幼稚,而且和人民的疾苦距离太远。我近年的作品渐趋平实。

6.我的看似平常的作品其实并不那么老实。我希望能做到融奇崛于平淡,纳外来于传统,不今不古,不中不西。

7.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液汁流转,一枝摇,百枝摇。

8.我认为一篇小说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的。作者写了,读者读了,创作过程才算完成。作者不能什么都知道,都写尽了。要留出余地,让读者去捉摸,去思索,去补充。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

9.有一种通身铁色的蜻蜓,翅膀较窄,称「鬼蜻蜓」。看它款款地飞在墙角花荫,不知什么道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

10.好些年不看到土蜂了。这种蠢头蠢脑的家伙,我觉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来撅去的,有点不配,因此常常愚弄它。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当作窠的。看它从洞里把个有绒毛的小脑袋钻出来(那神气像个东张西望的近视眼),嗡,飞出去了,我便用一点点湿泥把那个洞封好,在原来的旁边给它重掘一个,等著,一会儿,它拖著肚子回来了,找呀找,找到我掘的那个洞,钻进去,看看,不对,于是在四近大找一气。我会看著它那副急样笑个半天。或者,干脆看它进了洞,用一根树枝塞起来,看它从别处开了洞再出来。好容易,可重见天日了,它老先生于是坐在新大门旁边息息,吹吹风。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点气,因为到这时已一声不响了。

11.园子里时时晒米粉,晒灶饭,晒碗儿糕。怕鸟来吃,都放一片红纸。为了这个警告鸟儿照例就不来,我有时把红纸拿掉让它们大吃一阵,到觉得它们太不知足时便大喝一声赶去。

12.我想起它们来了,也有一天会像来了一样又去了的。我尽想,从来处来,从去处去,一路走。

13.园里什么花开了,常常是我第一个发现。祖母的佛堂里那个铜瓶里的花常常是我换新。对于这个孝心的报酬是有须掐花供奉时总让我去,父亲一醒来,一股香气透进帐子,知道桂花开了,他常是坐起来,抽支烟,看著花,很深远的想著什么。冬天,下雪的冬天,一早上,家里谁也还没有起来,我常去园里摘一些冰心蜡梅的朵子,再掺著鲜红的天竺果,用花丝穿成几柄,清水养在白瓷碟子里放在妈(我的第一个继母)和二伯母妆台上,再去上学。我穿花时,服侍我的女用人小莲子,常拿著掸帚在旁边看,她头上也常戴著我的花。

14.太阳照进来,令人明白感觉到花在吸著水,仿佛自己真分享到吸水的快乐。

15.槐树种在土山上,坐在树上可看见隔壁佛院。看不见房子,看到的是关著的那两扇门,关在门外的一片菜园。门里是什么岁月呢?钟鼓整日敲,那么悠徐,那么单调。门开时,小尼姑来抱一捆草,打两桶水,随即又关上了。水咚咚地滴回井里。那边有人看我,我忙把书放在眼前。

16.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起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18.因为常年注视著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

19.待修的船翻扣过来,底朝上。这只船辛苦了很久,它累了,它正在休息。

20.江浙一带人见面问起我的籍贯,答云高邮,多肃然起敬,曰:「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好像我们那里就只出咸鸭蛋似的!我的家乡不只出咸鸭蛋。我们还出过秦少游,出过散曲作家王磐,出过经学大师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县里的名胜古迹最出名的是文游台。这是秦少游、苏东坡、孙莘老、王定国文酒游会之所。

21.雨老不停,我的一个堂姐就会剪一个纸人贴在墙上,这纸人一手拿著簸箕,一手拿笤帚,风一吹,就摇动起来,叫「扫晴娘」。也真奇怪,扫晴娘扫了一天,第二天多少会放晴。

22.金鱼缸的西北边有一架紫藤。盛花时,紫云拂地。花谢,垂下一根一根长长的刀豆。

23.祖父所开的店铺主要是两家药店,一家万全堂,在北市口,一家保全堂,在东大街。这两家药店过年贴的春联是祖父自撰的。万全堂是「万花仙掌露,全树上林春」,保全堂是「保我黎民,全登寿域」。祖父的药店信誉很好,他坚持必须卖「地道药材」。药店一般倒都不卖假药,但是常常不很地道。尤其是丸散,常言「神仙难识丸散」,连做药店的内行都不能分辨这里该用的贵重药料,麝香、珍珠、冰片之类是不是上色足量。万全堂的制药的过道上挂著一副金字对联:「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并非虚语。

24.中秋洗「连枝藕」——藕得有五节,极肥白,是供月亮用的。

25.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26.汲源来大夏,播火到小城。

27.柳树远看如烟,有风则起伏如浪。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烟柳」、「柳浪」。感受到中国语言之美。可以这样说:这排柳树教会我怎样使用语言。

28.地块之间,芦荻过人。

29.我好像曾经见过这条河,以后还会看到这样的河。

30.所谓「大辩论」,其实是「大辩认」,他辩你认。稍微辩解,便是「态度问题」。态度好,问题可以减轻;态度不好,加重。问题是问题,态度是态度,问题大小是客观存在,怎么能因为态度如何而膨大或收缩呢?许多错案都是因为本人为了态度好而屈认,而造成的。

31.批判是一出荒诞戏剧,如莎士比亚说,所有的上场的人都只是角色。

32.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

33.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善良的。曾被打成右派的那一代人,除了已经死掉的,大多数都还在努力地工作。他们的工作的动力,一是要实证自己的价值。人活著,总得做一点事。二是对生我养我的故国未免有情。但是,要恢复对在上者的信任,甚至轻信,恢复年轻时的天真的热情,恐怕是很难了。他们对世事看淡了,看透了,对现实多多少少是疏离的。受过伤的心总是有璺的。人的心,是脆的。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为政临民者,可不慎乎。

34.人的遭遇,常常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

35.苍山负雪,洱海流云

36.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抽象的杠杆,只要找到杠杆的支点,则万事万物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大至二次大战,小至苍蝇之微,皆清澈洞明,了无沾滞。呜呼,少邦悟此秘旨,何其幸也。此上天予少邦者独厚,非人力所可诘究者也。

37.「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尤其是雨季,翠湖的柳树真是绿得好像要滴下来。

38.有一个侧院,院里种了好多盆白茶花。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著。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著。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

39.怪事!中国的妇女似乎有一种天授的惊人的耐力,多大的负担也压不垮。

40.茶馆离翠湖很近,从翠湖吹来的风里,时时带有水浮莲的气味。

41.有一个姓马的同学每天到这里打桥牌。解放后,我才知道他是老地下党员,昆明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学生运动搞得那样热火朝天,他每天都只是很闲在、很热衷地在打桥牌,谁也看不出他和学生运动有什么关系。

42.有一位贵州人每天挑一副担子来卖馄饨面。他卖馄饨是一边包一边下的。有时馄饨皮包完了,他就把馄饨馅一小疙瘩一小疙瘩拨在汤里下面。有人问他:「你这叫什么面?」这位贵州老乡毫不犹豫地答曰:「桃花面!」

43.现代古物和一个心如古井的青年学者,倒是十分相称的。

44. 从不同方向来的人都涌向这里,形成了一条人河。走出一截,离市较远了,就分散到古道两旁的山野,各自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待下来,心平气和地等著,——等空袭警报。

45.跑警报大都没有准地点,漫山遍野。但人也有习惯性,跑惯了哪里,愿意上哪里。大多是找一个坟头,这样可以靠靠。

46.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中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老兄听著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

47.日本人派飞机来轰炸昆明,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意义,用意不过是吓唬吓唬昆明人,施加威胁,使人产生恐惧。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不那么容易被吓得魂不附体。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48.有一位曾在联大任教的作家教授在美国讲学。美国人问他:西南联大八年,设备条件那样差,教授、学生生活那样苦,为什么能出那样多的人才?——有一个专门研究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以为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为什么?这位作家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49.长日悠悠,一片安静。我那时正在读《庄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读《庄子》,真是太合适了。

50.我们那时都是这样,得、失无所谓,而可失之物亦不多。

51.玩物从来非丧志,著书老去为抒情。

52.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

53.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54.娇慵醉媚,若不胜情。

55.参加同期、曲会的,多半生活清贫,然而在百物飞腾,人心浮躁之际,他们还能平平静静地做学问,并能在高吟浅唱、曲声笛韵中自得其乐,对复兴民族大业不失信心,不颓唐,不沮丧,他们是浊世中的清流,旋涡中的砥柱。他们中不少人对文化、科学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安贫乐道,恬淡冲和,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优良的传统。这个传统应该得到继承,得到扶植发扬。

56.他的饭很简单,凑凑合合,小米饭。上顿没吃完,放一点水再煮煮。拨一点面疙瘩,他说这叫「鱼儿钻沙」。

57.他说北京好,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

58.老舍先生谈起过,有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他是木匠出身,他的画案有他自制的「消息」),外面裹著好几层报纸,写著四个大字:「此是废纸。」打开一看,都是惊人的杰作,——就是后来纪录片里所拍摄的。

59.他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聪明,精细而含蓄,不是存心逗乐,也不带尖刻伤人的芒刺,温和而有善意。

________假装是成熟的分界线________

除了以上,先生的文章中还经常出现友人或者先人的清俊句子,读后满口余香~

突然发现先生文章曾多次出现在小学中学的语文课本试卷里 ,是不是晚年语言平实诙谐的缘故呢

(有很多想法一时说不清楚,有时间可能回来继续更一些)


梨花像什么呢?

梨花的瓣子是用月亮做的。

——《葡萄月令》

第一眼看就是觉得比喻很新颖,很恰当。然后就跳过去了。

后来反复刷的时候每次看见这句都要看好几次,有时候翻了过去再翻回来。我们下晚自习的时候月亮更多时候是黄的,有点像旧书那种颜色,可是我看见这句时是什么感觉。

好干净,好清澈,「庭下如积水空明」,我好像闻到了月光的味道,是梨子的味道,吃起来大概也是梨子的口感。

而且我看见这句会想哭,莫名其妙地想哭。就是感觉太干净了。


史航曾说:「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

他的文字似乎有一种治愈人心的力量,让人爱不释手,我想大概是因为他的字里行间都充满著人间烟火的气息和柴米油盐的味道、也透露著品尝过人生百味后的豁达、从容和淡泊。

1、「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对待生活,他也是如此。

以一颗豁达、包容的心去品尝人间滋味,用人间烟火气去治愈生活的苦。

人总在追求幸福,幸福在哪里呢?幸福从来都不在前方,而是在一蔬一饭、一饮一食之中,在平淡岁月的人间滋味里,在「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中。

2「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这是汪曾祺说的一句话,他也在他的人生里将这种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生活总要继续下去。

当你以消极的心态去对待生活时,你会发现生活处处都是死角;当你以积极地心态去对待生活时,生活又处处都是起点。

3、有的人生活平淡如水,无人欣赏,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有的人生活多坎坷波澜,无人救赎、也无人在意。

但无人欣赏一样可以绽放,无人在意也一样可以怡然自乐。

生活是自己的,唯随遇而安,方自得其乐。


比如下面这段对辣椒的描述:

「我们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平生所吃辣椒之多矣,什么朝天椒、野山椒,都不在话下。我吃过最辣的辣椒是在越南。一九四七年,由越南转道往上海,在海防街头吃牛肉粉。牛肉极嫩,汤极鲜,辣椒极辣,一碗汤粉,放三四丝辣椒就辣得不行。这种辣椒的颜色是桔黄色的。在川北,听说有一种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线吊在灶上,汤做得了,把辣椒在汤里涮涮,就辣得不得了。云南佧佤族有一种辣椒,叫「涮涮辣」,与川北吊在灶上的辣椒大概不分上下。」

每每看比如下面这段对辣椒的描述:到这一段文字,我咽喉就不自觉地咽口水。吃的本质,是果腹,是口味。但是更深层次地说,则是大俗亦大雅,他吃的行为十分普通,普通到看起来「俗」的地步,但又因其自然和谐而十分特殊,真正做到了出入自在,圆融无碍,粗茶淡饭,也能品出真味。

今天一看到汪曾祺的句子,我一下子想起来的,居然是冒著红油的高邮咸鸭蛋,北京夏天的下雨时,煮烂和的蚕豆,冬天吃的荠菜,卖腐乳、卖豆腐脑、卖绿豆汤、卖水萝卜的街头速写…真是越想越馋…

他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其实毋须强加给人者,又岂止是饮食?

但更多的,汪老先生的文字还是拘泥于吃食本身,有的时候生活附加了太多的意义和负累,而汪曾祺却不失一份简单。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特别是现在每次看到别人一家人团聚就会感到羡慕。


人不管到了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师愁眉苦脸,干嘛呢!

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爱逛菜市,菜市更有生活气息一些。买菜的过程,也是构思的过程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什么环境下永远不要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