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角被一座垃圾山压了几百年。

1.2 救主角出来的人,是从天上被贬下来的。

2、主角天生地养、未经世事,却吸收日月之精华,骨骼惊奇,能力强大。

3、你敢穿过这水帘吗?敢,我们就拥你为王!

4、有何不敢?下水就下水[恭喜玩家获得绝世神器]

5、七十二洞赏金猎人听真,我要一挑72,输了就乖乖做我手下!

6、电影最后,剑指天宫,下一部定要闹一个地覆天翻!

谁说这不是一个东方的故事,谁说这部电影没有剧情?剧情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主角跟对象掏心掏肺的那段:你要什么心?我全有!

红心、白心、黄心、悭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更无一个黑心。

那么问题来了,主角到底有几个对象?


战斗天使是小米9联名手机,战斗天使的目的是干掉诺瓦。

众所周知,华为有一条产品线,代号nova。


1.医生不是没钱吗,那么雨果死了,医生是不是就可以继承他的财产了九十几万啊。(手动狗头)

2.女医生的器官都变成那个样子了,眼睛还能动,那不是还没有死,还没有死,那么就是还有意识,真的可怜。

3.还有那个防御环,可能跳过去的概率不是很高,所以,火联的部队决定射击,把它打没。后来没得武器,只能跳了。强行解释(当然也可能是剧情需要,就跳过去了。bug有点大。)

4.我们可以想一下,天空城莫不是就相当于大资本主义,底下的人,是不是就是我们这些贫穷的老百姓,底下的人一辈子都成为不了高层,因为阶级已经固定,只有极少数参加死亡球的并且活的冠军的才能变成天空城的人。and 上面的人可以控制下面的一切。这些怎么和生活这么相似。

不多说工地缺人搬砖去了

评论比回答优秀系列,答主心态炸了

答主费劲心机(没错就是费尽心机)写的,不点赞,过分了。


2月22日,内地影迷终于迎来了卡神圆梦大作《阿丽塔:战斗天使》

这部改编自日本漫画家木城雪户的人气漫画《铳梦》的作品,一经上映便取代了《流浪地球》占据内地单日票房榜上的榜首位置。

《铳梦》原作故事共有9卷,讲述在未来的26世纪,生化改造人阿丽塔在战斗和自我超越中认识自我的故事。

作为一部描述未来世界的科幻作品,其构造的世界观极其宏大。

盘爷作为卡神粉,在电影未上映之前就开始恶补漫画了,因此看片时便已经对电影中的种种细节了然于胸。

电影故事基本取裁自漫画前3卷和OVA动画,虽只是冰山一角,其中却包含了大量细节和彩蛋,为续集故事埋下伏笔。

今天盘爷就来为大家总结片中与原作相关的30个故事彩蛋

1.

女主角的名字到底是叫「阿丽塔(Alita)」还是「加里(Gally)」?

这是困扰著广大漫画迷的一个严重问题,我们习惯叫她「加里」,日本原作漫画也同样叫「加里」,为何电影又用了「阿丽塔」这个名字。

其实,漫画作品在翻译成西班牙语版时,译者认为「加里」这个名字太过普通,经作者同意后,便改成「阿丽塔」

而「阿丽塔」来自俄国影片《火星女王阿莉塔(Aelita, Queen of Mars)》,后来关于阿丽塔身世的设定也参考了这部电影。

细心的漫画迷还发现在原作第9卷中加里的「对自核梦」(一种幻觉)里依德给加里起的名字就叫阿丽塔。

2.

戴森·依德博士的形象与漫画契合度达到90%,从长相、衣著到武器都高度还原。

但原作中依德和阿丽塔的关系一直有点暧昧,介于父女和恋人之间纠缠不清,阿丽塔就说过「阿丽塔不是你的洋娃娃」这样的话。

而电影做了简单化处理,只保留了他们的父女属性。

3.

绮莲博士是OVA动画的原创角色,动画中的设定是依德的同事加曾经的恋人,而电影中将其改成了前妻,且两人曾有过一个女儿。

依德将原本为女儿准备的身体给了阿丽塔,这进一步巩固了依德和阿丽塔的父女关系设定。

饰演绮莲博士的是我们的女神詹妮弗·康纳利,她当年在《美国往事》中的出场虽然短暂,却成了万千少男的梦中情人。

4.

掌控废铁镇市场的黑中介老大维克特原作中其实只是一个龙套角色。

OVA动画中将其提升为绮莲博士的合作伙伴,电影中进一步将其升级为诺瓦博士的傀儡。

地位提升的副作用就是在动画和电影的最后他都领便当了。

其实漫画中维克特虽然唯利是图,却还是有善良一面的,比如他曾劝说雨果打消要去撒冷的念头,还有意抬举他做自己的手下,负责管理输送食物到撒冷的管道。

漫画中他也没有死,一直活到地球篇结束。

饰演维克特的演员马赫沙拉·阿里刚刚因为出演了奥斯卡提名电影《绿皮书》风头正热。

5.

电影中很多角色都进行了「西化」。

比如阿丽塔和雨果感觉就像是一对美国青年情侣,而原作中明显就是萝丽和正太的设定。

这种CP在日本动画中很常见,比如《天空之城》中的希达和巴鲁。

阿丽塔的形象更接近于动画,改掉了漫画中性感的身段和标志性的章鱼嘴,保留了动画中的大眼睛。

6.

当阿丽塔打出那套机甲术时,就有网友惊呼「咏春」!

你没看错!那的确是咏春拳!

机甲术作为火星上的机甲术谷中的古老拳术,其实源自地球上的武术,是将中国的咏春、太极,日本的柔术等拳术相结合发展出来的一种格斗术。

7.

狂战士装甲也叫「狂战士体」,漫画中是依德在坠落于山谷中的飞船残骸中发现的。

电影中改成了阿丽塔在水底中的飞船残骸上发现,也顺便提前秀了一把卡神刚刚发明的将会用在《阿凡达2》中的水底3D特效。

这副身体,无疑是和阿丽塔的头脑配合最完美,也最强的身体。

8.

扎潘身上的大马士革刀无疑是电影中最亮眼的兵器,而这口好刀最后也落入了阿丽塔的手里。

原作中这把刀现身是在机动铁球赛时,由阿丽塔的团队打造。

大马士革钢发源于叙利亚的大马士革,是以独特的制铁法所制造的钢材,用其打造出后的钢刀硬度高且非常锋利。

9.

歃血起誓就是把牲畜的血涂在脸上以宣誓。

在电影、动画和漫画中都有这一情节,也是少数保留的常有东方色彩的情节之一。

10.

机动铁球赛是在西部地区盛行的搏斗比赛,是改造人在赛场滑走,互相争夺一个铁球的游戏。

冠军得主能够得到进入撒冷的资格这一设定是电影添加的,漫画中没有涉及。

11.

阿丽塔在比赛前用笔在盔甲是写上「99」这个数字,此后她便用了99号。

漫画中为了这个号码她还费了一番波折,和拥有此号码的选手进行了一场KP,而那个叫阿积卡迪的选手后来成了她的迷弟。

12.

机动铁球赛场上有一个隐藏的大Boss加修冈(Jashugan)。

漫画中阿丽塔的对手之一,电影中只是作为一个彩蛋现身。

由曾主演过《终结者:创世纪》和《虎胆龙威5》的杰·科特尼客串出演,很有可能是续集中的重要角色。

13.

机动球赛中有很多形象奇特的对手,电影中他们都是为了猎杀阿丽塔而来。

而其实漫画中的机动球赛也是团队比赛,阿丽塔在比赛中不只有对手,也有战友。

上面说的那个叫阿积卡迪的选手成了阿丽塔的迷弟之后,就为她带来了一群好帮手。

14.

如果足够细心,你会发现在电影的最后阿丽塔的身形明显有所改变。

她其实使用了一套选手专用机体,而不是原来的狂战士装甲。

因为她要将与雨果的那段回忆,连同狂战士装甲一起深藏。

15.

依德是个热心肠的人,他的诊所一直都做著赔本生意,在垃圾堆中捡零件,再免费为废铁镇的居民安装身体部件。

所以依德要靠做赏金猎人赚钱来维持生计。

16.

电影中依德的助手是叫沃玛的黑人,而原作中是一个叫宫兹的胖老人。

这是电影较大的一处改动。

17.

作为反派出现的格鲁依什卡原作中只是让阿丽塔练手的一个对手,在动画和电影中都将其提升并增加了大量戏份。

别看他人高马大,其实他的身体像蛆虫一样。

18.

当阿丽塔滑落到地底下时,格鲁依什卡说那是他的世界。

电影中并没有就此来一段日式回忆杀,这里面涉及到格鲁依什卡的一段痛苦往事,他是被自己的母亲像大便一样遗弃到地底下的。

19.

电影中和原作中都出现了一只小狗,电影沿用了动画的故事,小狗被格鲁依什卡切割而死,漫画中它还有个名字叫狼牙公。

20.

格鲁依什卡被阿丽塔插中右眼的情节和漫画一致,而无论是电影中,漫画中还是动画中,他的右手都被阿丽塔废掉了。

可怜的用来练手的格鲁依什卡……

21.

电影中有两处情节和动画一致,一个是依德在捡到阿丽塔之前先捡了一个眼球。

22.

另一个是绮莲在依德聊天时打死了桌上的一只小强,动画中是用烟头弄死它。

绮莲用这个动作表现了对肮脏的废铁镇深深的厌恶。

23.

电影中的一处改动是雨果和他的小团队在做抢人身上部件的非法活动,而原作中抢的是脊椎,因为脊椎比其他部件都要值钱。

能够在撒冷丢掉的那些垃圾中找到零部件,但很难找到脊椎。

24.电影中那个长条的机器人叫做DECKMAN机械人,是撒冷用来管理日常事务的一种常见机器人。

25.

废铁镇上空的那个「天空之城」叫做撒冷,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上面有一条长管,至于通往何处电影中并没有交代。

其实撒冷的上面是另一个叫耶路的城市,耶路·撒冷(Jeru-Salem)出自《圣经新约—约翰启示录》第21章,是一个在天空中出现的城市。

26.

地面连接撒冷的食物输送管道上的圆环,最后把雨果的身体切割了。

其实那个叫做保卫环,是为了防止老鼠顺著管道爬上撒冷城用的。

当然也为了防止人爬上去。

保卫环其实是定期滑落的,并不需要人工控制。

27.

地面每月都会向撒冷输送一人份的身体器官,电影和动画中的绮莲博士最后就这么被「分尸」了。

漫画中没有这一情节,但也有所交代。

其实漫画作者有一种恶趣味,就是喜欢画脑子,电影中把大部分都省略了,不然就会是一部R级电影。

28.

依德和绮莲额头上都有来自撒冷的印记(依德的自己去掉了),一个关于撒冷人的大秘密就是他们到了19岁都会接受「加入仪式」。

表面上是在额头上打上印记,实际上他们的大脑会被取出,换成一块带转录记忆的晶元,而他们自己并不知情。

29.

电影中阿丽塔闪回的记忆中出现了她在火星上的师父,这是来自机甲术谷的人物。

30.

诺瓦博士是电影最大的隐藏彩蛋,也像是个最终大Boss。

这个人物的设定有一处很大的改动,就是他竟然站在撒冷上俯瞰全局,而原著中诺瓦博士和依德一样都是被撒冷流放到地面上的。

诺瓦博士是贯穿于整个漫画系列的反派角色,他是一个疯狂的天才,会拿人的脑子做各种实验。

但作为反派,却曾经多次帮助过阿丽塔,是一个具有多面性格的角色(盘爷其实很喜欢他)。

上面就是盘爷为大家归纳出来的电影中的30处彩蛋,相信其中很多人物和情节在以后的续集中都会一一展开。

《铳梦》是一部宏大的作品,共分为9卷的《铳梦》;19卷的《铳梦 Last Order》和目前仍然在连载的《铳梦·火星战记》。

也许以后电影的故事线还会发展到外太空,当然前提是《阿丽塔:战斗天使》的票房给力。

文章来源公号:盘电影


《铳梦》是一部世界观架构极其宏大的漫画作品,这就意味著作者想要让作品中的世界庞大而不庞杂,依托既有历史、文化与宗教元素,按照故事的线索进行梳理、解构与重建,是比较不容易出错的方式。

木城雪户确实讨了这个巧,在故事中穿插了大量历史与宗教的隐喻。

当漫画《铳梦》被搬上大银幕,成为如今的 [阿丽塔:战斗天使],我们也清楚看到,一位诞生于赛博朋克世界的女性,正像她的先辈们一样,在成长为英雄的道路上接受著锤炼与挑战。

日本漫画作者们化用神话传说与宗教元素的传统由来已久,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车田正美所绘的《圣斗士星矢》系列,对于古希腊神话的重新演绎。

[阿丽塔:战斗天使]的整体世界建构,主要基于木城雪户于1990年开始连载的首部《铳梦》漫画。

故事伊始,我们就能清晰感受到,木城雪户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诸多《圣经》故事与基督教教义中的元素。

  • 01 麦基洗德

麦基洗德与不少赛博朋克题材的故事背景相近,《铳梦》同样开始于一场毁灭。

为保生存,人们修建了若干艘宇宙移民船,向疆域更加广阔的星际空间进行移民。

对于足够熟悉《圣经》故事的观众来说,这几乎可以让我们直接联想到《创世纪》中关于诺亚方舟的记载:上帝计划用洪水消灭恶人,他指示诺亚修建方舟,带领家人与雌雄动物在方舟中等待洪水退去,登上陆地重获新生。

《铳梦》中执行制造「方舟」——宇宙移民船这一任务的「诺亚」,是一部名叫麦基洗德的超级电脑

麦基洗德这个名字同样出自《圣经》,字面意思是「公义的王」。

根据《创世纪》记载,麦基洗德是撒冷王,也被称为「至高神的祭司」。《希伯来书》则记载他「无父、无母、无族谱、无生之始、无命之终」。

关于麦基洗德究竟是怎样的身份,学者们历来存在分歧,但其中一种说法是,他很有可能是诺亚的儿子闪,或者是闪的儿子。

可见《铳梦》的作者木城雪户,把近未来宇宙移民船的制造者命名为麦基洗德,相当于由诺亚的后人执行制造「方舟」的任务,再次拯救人类,这也是非常用心的一个设计。

  • 02 耶路撒冷与废铁场

[阿丽塔:战斗天使]中也出现了《铳梦》漫画里两座宇宙城市,耶路城(Jeru)和撒冷城(Salem),前面我们所提到的超级电脑麦基洗德,正是位于撒冷城,契合了《圣经》中祭司麦基洗德是撒冷的身份。

根据原著漫画,撒冷城漂浮在地面上方三公里处,耶路城在空间上位于撒冷城上方,也就是大气层之外的外太空,两城恰好是宇宙移民的中转站与港口。

从字面组合就能够看出,与耶路城和撒冷城相对应的,是现实中的「圣城」耶路撒冷。

地理位置决定,处在亚非欧三洲交界的耶路撒冷,必须承担交通枢纽的智能。

往往越是像耶路撒冷这样地缘优势得天独厚的城市,越容易成为兵家必争的要塞。

同时,历史上基督教、犹太教与伊斯兰教都把耶路撒冷作为「圣地」,这也势必导致从古至今耶路撒冷注定面对无尽的战火和争端。

木城雪户把现实中的耶路撒冷,拆分成《铳梦》中的耶路城和撒冷城,地球通过这两座空中之城,和宇宙保持了联结。

在[阿丽塔:战斗天使] 中,撒冷城祥和安宁一如乌托邦,撒冷城之下的废铁场却和赛博朋克作品中惯常出现的「高科技垃圾堆」别无二致,是鱼龙混杂的一片荒场。

这既像极了但丁在《神曲》中划分出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又不难让我们联想到《圣经》中的巴别塔。

人类联合起来,想要修建一座通天的巴别塔直达天堂,如是狂妄的想法最终落空,神为了惩罚人类,使之四散各处、语言不通,这才导致了人类世界从此纷争不断。

电影里的废铁场与撒冷城沿用了「炼狱」和「天堂」垂直的空间结构,但为了推进故事,木城雪户设定两座城市处于一种微妙的对立关系中。

废铁场在撒冷城的高压之治下沸反盈天,人们一方面不满这样的统治,一方面又都想要上达撒冷城。在这种情况下, 阿丽塔从出场开始,就带著一种反叛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宿命感。

  • 03 十字军与吸血鬼

根据《铳梦》原著漫画的时间线,末日降临地球后,吸血鬼成为站在了社会顶端的统治者。 木城雪户还专门花费篇幅讲述了一个人类青年维克多·拜伦化身成吸血鬼的过程。

维克多曾经是领导十字军东征的将领,因为遭到背叛而被绞死,死后化身厉鬼,不生不灭。

单看这个故事本身,维克多的身世倒是和德古拉伯爵殊途同归。

关于吸血鬼出现的历史,有一种说法同样追溯到《圣经》,亚当夏娃之子该隐,因嫉妒弟弟的亚伯将其杀害。上帝为了惩罚双手沾满兄弟之血的该隐,令他「流离飘荡在地上」,并且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

在「不生不灭」这一点上,该隐因此和吸血鬼有了一些关联。

后来,诗人拜伦根据《圣经·创世纪》创作了诗剧《该隐》,同样没有写到与该隐之死相关的情节,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该隐是吸血鬼的说法,只是《圣经》中并没有与此相关的直接记述。

西方文学中最早诞生的吸血鬼还是和拜伦有关,他的私人医生约翰·威廉·波里道利创作了短篇小说《吸血鬼》,这才使文学史上首次出现了这种不死的嗜血恶魔。

或许这也是木城雪户在《铳梦》中为吸血鬼维克多冠以「拜伦」之姓的原因,。

故事中维克多参与的十字军东征,是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们,以收复阿拉伯穆斯林占领的土地名义发起的战争,其中引起双方争端的这块土地,正是我们刚刚所说的耶路撒冷。

《铳梦》故事里的维克多,因遭同伴背叛而遇害,这也让他在变成吸血鬼后,对自己所追寻的信仰产生了怀疑。

让人唏嘘的是,维克多的妻子维尔玛选择站在人类一边,并且为了人类与丈夫势不两立,宿命的悲 剧,在维克多身上发生了两次。

  • 04 成为领导者

毫无疑问,[阿丽塔:战斗天使]中最亮眼的角色,一定是这位从废铁中侥幸存活,身怀绝技 的机械少女。

结合近年来好莱坞在女性主义风潮下,诞生了诸如黑寡妇和神奇女侠这一系列女性超级英雄,甚至是皮克斯动画片里都出现了武艺超群的梅莉达公主。

因此在不少人看来,[阿丽塔: 战斗天使]不过是又一部女性英雄当家的动作片罢了。

是,也不是。与我们以往熟悉的女性超级英雄相比,阿丽塔没有血肉之躯,作为一个女性机器人,能够成为影片的主导,推动故事中的世界产生变革,意义远大于她的女性英雄身份本身。

美国知名的女性主义研究学者唐娜·哈韦, 在她1985年刊出的论文《机器人宣言》(A Cyborg Manifesto)中,提出了一句相当著名的口号,「我宁愿成为机器人,而非女人」

在她看来,把女性的能力与力量,归因于身体的自然结构与性别特点,本质上是「一个危险的游戏」,因为这并没有逃脱传统的父权观念下,对女性的既有认知。

机器人则不同,对于机器人而言,性别只是一种概念上的设定,客观上初始设定相同的男性机器人和女性机器人,不会存在能力方面的差异,换句话说唯一不同的只有他们的脸。

在机械层面的性别研究,类似以「建模」的方式,避开自然与生物因素上男性与女性身体结构差异,更加纯粹地去讨论社会、文化、哲学等方面的性别差异,无形中更具科学性和理论性。单从这点来说,[阿丽塔: 战斗天使]就迈进了社会科学领域的更深层次。

诚如我们所知,阿丽塔是经过了拼接修补,才最终站在我们面前的机械女孩。类比人类的话,非「原厂设置」的机器人,就像是遭遇种族歧视的人,甚至是先天肢体不健全的人。

能让阿丽塔这个角色,在故事中以绝对主角的地位出现, 不是靠卖惨,而是用自身的能力推动著整个故事的进程,在文化层面的立意无疑是勇敢且值得我 们为之致以敬意的。

MeToo运动之后,不少观众都将女性英雄角色的存在视为一种所谓的政治正确,其实不尽然。

曾经有学者也提出,真正的平等不强调差别, 阿丽塔的出现,似乎也让我们在此层面看到一线希望。

基于此,[阿丽塔:战斗天使]不仅能被看作一部具有无穷商业潜力的视效大片,随著影片上映,关于阿丽塔以及整个故事在社会与文化层面的意义,同样值得深入挖掘。

文_喵喵

首发自微信公众号「看电影杂志」(moview_weekly)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