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角被一座垃圾山壓了幾百年。

1.2 救主角出來的人,是從天上被貶下來的。

2、主角天生地養、未經世事,卻吸收日月之精華,骨骼驚奇,能力強大。

3、你敢穿過這水簾嗎?敢,我們就擁你為王!

4、有何不敢?下水就下水[恭喜玩家獲得絕世神器]

5、七十二洞賞金獵人聽真,我要一挑72,輸了就乖乖做我手下!

6、電影最後,劍指天宮,下一部定要鬧一個地覆天翻!

誰說這不是一個東方的故事,誰說這部電影沒有劇情?劇情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主角跟對象掏心掏肺的那段:你要什麼心?我全有!

紅心、白心、黃心、慳貪心、利名心、嫉妒心、計較心、好勝心、望高心、侮慢心、殺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謹慎心、邪妄心、無名隱暗之心、種種不善之心,更無一個黑心。

那麼問題來了,主角到底有幾個對象?


戰鬥天使是小米9聯名手機,戰鬥天使的目的是幹掉諾瓦。

眾所周知,華為有一條產品線,代號nova。


1.醫生不是沒錢嗎,那麼雨果死了,醫生是不是就可以繼承他的財產了九十幾萬啊。(手動狗頭)

2.女醫生的器官都變成那個樣子了,眼睛還能動,那不是還沒有死,還沒有死,那麼就是還有意識,真的可憐。

3.還有那個防禦環,可能跳過去的概率不是很高,所以,火聯的部隊決定射擊,把它打沒。後來沒得武器,只能跳了。強行解釋(當然也可能是劇情需要,就跳過去了。bug有點大。)

4.我們可以想一下,天空城莫不是就相當於大資本主義,底下的人,是不是就是我們這些貧窮的老百姓,底下的人一輩子都成為不了高層,因為階級已經固定,只有極少數參加死亡球的並且活的冠軍的才能變成天空城的人。and 上面的人可以控制下面的一切。這些怎麼和生活這麼相似。

不多說工地缺人搬磚去了

評論比回答優秀系列,答主心態炸了

答主費勁心機(沒錯就是費盡心機)寫的,不點贊,過分了。


2月22日,內地影迷終於迎來了卡神圓夢大作《阿麗塔:戰鬥天使》

這部改編自日本漫畫家木城雪戶的人氣漫畫《銃夢》的作品,一經上映便取代了《流浪地球》佔據內地單日票房榜上的榜首位置。

《銃夢》原作故事共有9卷,講述在未來的26世紀,生化改造人阿麗塔在戰鬥和自我超越中認識自我的故事。

作為一部描述未來世界的科幻作品,其構造的世界觀極其宏大。

盤爺作為卡神粉,在電影未上映之前就開始惡補漫畫了,因此看片時便已經對電影中的種種細節瞭然於胸。

電影故事基本取裁自漫畫前3卷和OVA動畫,雖只是冰山一角,其中卻包含了大量細節和彩蛋,為續集故事埋下伏筆。

今天盤爺就來為大家總結片中與原作相關的30個故事彩蛋

1.

女主角的名字到底是叫「阿麗塔(Alita)」還是「加里(Gally)」?

這是困擾著廣大漫畫迷的一個嚴重問題,我們習慣叫她「加里」,日本原作漫畫也同樣叫「加里」,為何電影又用了「阿麗塔」這個名字。

其實,漫畫作品在翻譯成西班牙語版時,譯者認為「加里」這個名字太過普通,經作者同意後,便改成「阿麗塔」

而「阿麗塔」來自俄國影片《火星女王阿莉塔(Aelita, Queen of Mars)》,後來關於阿麗塔身世的設定也參考了這部電影。

細心的漫畫迷還發現在原作第9卷中加里的「對自核夢」(一種幻覺)裏依德給加里起的名字就叫阿麗塔。

2.

戴森·依德博士的形象與漫畫契合度達到90%,從長相、衣著到武器都高度還原。

但原作中依德和阿麗塔的關係一直有點曖昧,介於父女和戀人之間糾纏不清,阿麗塔就說過「阿麗塔不是你的洋娃娃」這樣的話。

而電影做了簡單化處理,只保留了他們的父女屬性。

3.

綺蓮博士是OVA動畫的原創角色,動畫中的設定是依德的同事加曾經的戀人,而電影中將其改成了前妻,且兩人曾有過一個女兒。

依德將原本為女兒準備的身體給了阿麗塔,這進一步鞏固了依德和阿麗塔的父女關係設定。

飾演綺蓮博士的是我們的女神詹妮弗·康納利,她當年在《美國往事》中的出場雖然短暫,卻成了萬千少男的夢中情人。

4.

掌控廢鐵鎮市場的黑中介老大維克特原作中其實只是一個龍套角色。

OVA動畫中將其提升為綺蓮博士的合作夥伴,電影中進一步將其升級為諾瓦博士的傀儡。

地位提升的副作用就是在動畫和電影的最後他都領便當了。

其實漫畫中維克特雖然唯利是圖,卻還是有善良一面的,比如他曾勸說雨果打消要去撒冷的念頭,還有意抬舉他做自己的手下,負責管理輸送食物到撒冷的管道。

漫畫中他也沒有死,一直活到地球篇結束。

飾演維克特的演員馬赫沙拉·阿里剛剛因為出演了奧斯卡提名電影《綠皮書》風頭正熱。

5.

電影中很多角色都進行了「西化」。

比如阿麗塔和雨果感覺就像是一對美國青年情侶,而原作中明顯就是蘿麗和正太的設定。

這種CP在日本動畫中很常見,比如《天空之城》中的希達和巴魯。

阿麗塔的形象更接近於動畫,改掉了漫畫中性感的身段和標誌性的章魚嘴,保留了動畫中的大眼睛。

6.

當阿麗塔打出那套機甲術時,就有網友驚呼「詠春」!

你沒看錯!那的確是詠春拳!

機甲術作為火星上的機甲術谷中的古老拳術,其實源自地球上的武術,是將中國的詠春、太極,日本的柔術等拳術相結合發展出來的一種格鬥術。

7.

狂戰士裝甲也叫「狂戰士體」,漫畫中是依德在墜落於山谷中的飛船殘骸中發現的。

電影中改成了阿麗塔在水底中的飛船殘骸上發現,也順便提前秀了一把卡神剛剛發明的將會用在《阿凡達2》中的水底3D特效。

這副身體,無疑是和阿麗塔的頭腦配合最完美,也最強的身體。

8.

扎潘身上的大馬士革刀無疑是電影中最亮眼的兵器,而這口好刀最後也落入了阿麗塔的手裡。

原作中這把刀現身是在機動鐵球賽時,由阿麗塔的團隊打造。

大馬士革鋼發源於敘利亞的大馬士革,是以獨特的制鐵法所製造的鋼材,用其打造出後的鋼刀硬度高且非常鋒利。

9.

歃血起誓就是把牲畜的血塗在臉上以宣誓。

在電影、動畫和漫畫中都有這一情節,也是少數保留的常有東方色彩的情節之一。

10.

機動鐵球賽是在西部地區盛行的搏鬥比賽,是改造人在賽場滑走,互相爭奪一個鐵球的遊戲。

冠軍得主能夠得到進入撒冷的資格這一設定是電影添加的,漫畫中沒有涉及。

11.

阿麗塔在比賽前用筆在盔甲是寫上「99」這個數字,此後她便用了99號。

漫畫中為了這個號碼她還費了一番波折,和擁有此號碼的選手進行了一場KP,而那個叫阿積卡迪的選手後來成了她的迷弟。

12.

機動鐵球賽場上有一個隱藏的大Boss加修岡(Jashugan)。

漫畫中阿麗塔的對手之一,電影中只是作為一個彩蛋現身。

由曾主演過《終結者:創世紀》和《虎膽龍威5》的傑·科特尼客串出演,很有可能是續集中的重要角色。

13.

機動球賽中有很多形象奇特的對手,電影中他們都是為了獵殺阿麗塔而來。

而其實漫畫中的機動球賽也是團隊比賽,阿麗塔在比賽中不只有對手,也有戰友。

上面說的那個叫阿積卡迪的選手成了阿麗塔的迷弟之後,就為她帶來了一羣好幫手。

14.

如果足夠細心,你會發現在電影的最後阿麗塔的身形明顯有所改變。

她其實使用了一套選手專用機體,而不是原來的狂戰士裝甲。

因為她要將與雨果的那段回憶,連同狂戰士裝甲一起深藏。

15.

依德是個熱心腸的人,他的診所一直都做著賠本生意,在垃圾堆中撿零件,再免費為廢鐵鎮的居民安裝身體部件。

所以依德要靠做賞金獵人賺錢來維持生計。

16.

電影中依德的助手是叫沃瑪的黑人,而原作中是一個叫宮茲的胖老人。

這是電影較大的一處改動。

17.

作為反派出現的格魯依什卡原作中只是讓阿麗塔練手的一個對手,在動畫和電影中都將其提升並增加了大量戲份。

別看他人高馬大,其實他的身體像蛆蟲一樣。

18.

當阿麗塔滑落到地底下時,格魯依什卡說那是他的世界。

電影中並沒有就此來一段日式回憶殺,這裡面涉及到格魯依什卡的一段痛苦往事,他是被自己的母親像大便一樣遺棄到地底下的。

19.

電影中和原作中都出現了一隻小狗,電影沿用了動畫的故事,小狗被格魯依什卡切割而死,漫畫中它還有個名字叫狼牙公。

20.

格魯依什卡被阿麗塔插中右眼的情節和漫畫一致,而無論是電影中,漫畫中還是動畫中,他的右手都被阿麗塔廢掉了。

可憐的用來練手的格魯依什卡……

21.

電影中有兩處情節和動畫一致,一個是依德在撿到阿麗塔之前先撿了一個眼球。

22.

另一個是綺蓮在依德聊天時打死了桌上的一隻小強,動畫中是用煙頭弄死它。

綺蓮用這個動作表現了對骯髒的廢鐵鎮深深的厭惡。

23.

電影中的一處改動是雨果和他的小團隊在做搶人身上部件的非法活動,而原作中搶的是脊椎,因為脊椎比其他部件都要值錢。

能夠在撒冷丟掉的那些垃圾中找到零部件,但很難找到脊椎。

24.電影中那個長條的機器人叫做DECKMAN機械人,是撒冷用來管理日常事務的一種常見機器人。

25.

廢鐵鎮上空的那個「天空之城」叫做撒冷,我們可以看到它的上面有一條長管,至於通往何處電影中並沒有交代。

其實撒冷的上面是另一個叫耶路的城市,耶路·撒冷(Jeru-Salem)出自《聖經新約—約翰啟示錄》第21章,是一個在天空中出現的城市。

26.

地面連接撒冷的食物輸送管道上的圓環,最後把雨果的身體切割了。

其實那個叫做保衛環,是為了防止老鼠順著管道爬上撒冷城用的。

當然也為了防止人爬上去。

保衛環其實是定期滑落的,並不需要人工控制。

27.

地面每月都會向撒冷輸送一人份的身體器官,電影和動畫中的綺蓮博士最後就這麼被「分屍」了。

漫畫中沒有這一情節,但也有所交代。

其實漫畫作者有一種惡趣味,就是喜歡畫腦子,電影中把大部分都省略了,不然就會是一部R級電影。

28.

依德和綺蓮額頭上都有來自撒冷的印記(依德的自己去掉了),一個關於撒冷人的大祕密就是他們到了19歲都會接受「加入儀式」。

表面上是在額頭上打上印記,實際上他們的大腦會被取出,換成一塊帶轉錄記憶的晶元,而他們自己並不知情。

29.

電影中阿麗塔閃回的記憶中出現了她在火星上的師父,這是來自機甲術谷的人物。

30.

諾瓦博士是電影最大的隱藏彩蛋,也像是個最終大Boss。

這個人物的設定有一處很大的改動,就是他竟然站在撒冷上俯瞰全局,而原著中諾瓦博士和依德一樣都是被撒冷流放到地面上的。

諾瓦博士是貫穿於整個漫畫系列的反派角色,他是一個瘋狂的天才,會拿人的腦子做各種實驗。

但作為反派,卻曾經多次幫助過阿麗塔,是一個具有多面性格的角色(盤爺其實很喜歡他)。

上面就是盤爺為大家歸納出來的電影中的30處彩蛋,相信其中很多人物和情節在以後的續集中都會一一展開。

《銃夢》是一部宏大的作品,共分為9卷的《銃夢》;19卷的《銃夢 Last Order》和目前仍然在連載的《銃夢·火星戰記》。

也許以後電影的故事線還會發展到外太空,當然前提是《阿麗塔:戰鬥天使》的票房給力。

文章來源公號:盤電影


《銃夢》是一部世界觀架構極其宏大的漫畫作品,這就意味著作者想要讓作品中的世界龐大而不龐雜,依託既有歷史、文化與宗教元素,按照故事的線索進行梳理、解構與重建,是比較不容易出錯的方式。

木城雪戶確實討了這個巧,在故事中穿插了大量歷史與宗教的隱喻。

當漫畫《銃夢》被搬上大銀幕,成為如今的 [阿麗塔:戰鬥天使],我們也清楚看到,一位誕生於賽博朋克世界的女性,正像她的先輩們一樣,在成長為英雄的道路上接受著錘鍊與挑戰。

日本漫畫作者們化用神話傳說與宗教元素的傳統由來已久,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車田正美所繪的《聖鬥士星矢》系列,對於古希臘神話的重新演繹。

[阿麗塔:戰鬥天使]的整體世界建構,主要基於木城雪戶於1990年開始連載的首部《銃夢》漫畫。

故事伊始,我們就能清晰感受到,木城雪戶在創作過程中,借鑒了諸多《聖經》故事與基督教教義中的元素。

  • 01 麥基洗德

麥基洗德與不少賽博朋克題材的故事背景相近,《銃夢》同樣開始於一場毀滅。

為保生存,人們修建了若干艘宇宙移民船,向疆域更加廣闊的星際空間進行移民。

對於足夠熟悉《聖經》故事的觀眾來說,這幾乎可以讓我們直接聯想到《創世紀》中關於諾亞方舟的記載:上帝計劃用洪水消滅惡人,他指示諾亞修建方舟,帶領家人與雌雄動物在方舟中等待洪水退去,登上陸地重獲新生。

《銃夢》中執行製造「方舟」——宇宙移民船這一任務的「諾亞」,是一部名叫麥基洗德的超級電腦

麥基洗德這個名字同樣出自《聖經》,字面意思是「公義的王」。

根據《創世紀》記載,麥基洗德是撒冷王,也被稱為「至高神的祭司」。《希伯來書》則記載他「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

關於麥基洗德究竟是怎樣的身份,學者們歷來存在分歧,但其中一種說法是,他很有可能是諾亞的兒子閃,或者是閃的兒子。

可見《銃夢》的作者木城雪戶,把近未來宇宙移民船的製造者命名為麥基洗德,相當於由諾亞的後人執行製造「方舟」的任務,再次拯救人類,這也是非常用心的一個設計。

  • 02 耶路撒冷與廢鐵場

[阿麗塔:戰鬥天使]中也出現了《銃夢》漫畫裏兩座宇宙城市,耶路城(Jeru)和撒冷城(Salem),前面我們所提到的超級電腦麥基洗德,正是位於撒冷城,契合了《聖經》中祭司麥基洗德是撒冷的身份。

根據原著漫畫,撒冷城漂浮在地面上方三公里處,耶路城在空間上位於撒冷城上方,也就是大氣層之外的外太空,兩城恰好是宇宙移民的中轉站與港口。

從字面組合就能夠看出,與耶路城和撒冷城相對應的,是現實中的「聖城」耶路撒冷。

地理位置決定,處在亞非歐三洲交界的耶路撒冷,必須承擔交通樞紐的智能。

往往越是像耶路撒冷這樣地緣優勢得天獨厚的城市,越容易成為兵家必爭的要塞。

同時,歷史上基督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都把耶路撒冷作為「聖地」,這也勢必導致從古至今耶路撒冷註定面對無盡的戰火和爭端。

木城雪戶把現實中的耶路撒冷,拆分成《銃夢》中的耶路城和撒冷城,地球通過這兩座空中之城,和宇宙保持了聯結。

在[阿麗塔:戰鬥天使] 中,撒冷城祥和安寧一如烏託邦,撒冷城之下的廢鐵場卻和賽博朋克作品中慣常出現的「高科技垃圾堆」別無二致,是魚龍混雜的一片荒場。

這既像極了但丁在《神曲》中劃分出的「地獄」「煉獄」和「天堂」,又不難讓我們聯想到《聖經》中的巴別塔。

人類聯合起來,想要修建一座通天的巴別塔直達天堂,如是狂妄的想法最終落空,神為了懲罰人類,使之四散各處、語言不通,這才導致了人類世界從此紛爭不斷。

電影裏的廢鐵場與撒冷城沿用了「煉獄」和「天堂」垂直的空間結構,但為了推進故事,木城雪戶設定兩座城市處於一種微妙的對立關係中。

廢鐵場在撒冷城的高壓之治下沸反盈天,人們一方面不滿這樣的統治,一方面又都想要上達撒冷城。在這種情況下, 阿麗塔從出場開始,就帶著一種反叛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宿命感。

  • 03 十字軍與吸血鬼

根據《銃夢》原著漫畫的時間線,末日降臨地球後,吸血鬼成為站在了社會頂端的統治者。 木城雪戶還專門花費篇幅講述了一個人類青年維克多·拜倫化身成吸血鬼的過程。

維克多曾經是領導十字軍東徵的將領,因為遭到背叛而被絞死,死後化身厲鬼,不生不滅。

單看這個故事本身,維克多的身世倒是和德古拉伯爵殊途同歸。

關於吸血鬼出現的歷史,有一種說法同樣追溯到《聖經》,亞當夏娃之子該隱,因嫉妒弟弟的亞伯將其殺害。上帝為了懲罰雙手沾滿兄弟之血的該隱,令他「流離飄蕩在地上」,並且說「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

在「不生不滅」這一點上,該隱因此和吸血鬼有了一些關聯。

後來,詩人拜倫根據《聖經·創世紀》創作了詩劇《該隱》,同樣沒有寫到與該隱之死相關的情節,久而久之,就出現了該隱是吸血鬼的說法,只是《聖經》中並沒有與此相關的直接記述。

西方文學中最早誕生的吸血鬼還是和拜倫有關,他的私人醫生約翰·威廉·波里道利創作了短篇小說《吸血鬼》,這才使文學史上首次出現了這種不死的嗜血惡魔。

或許這也是木城雪戶在《銃夢》中為吸血鬼維克多冠以「拜倫」之姓的原因,。

故事中維克多參與的十字軍東徵,是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們,以收復阿拉伯穆斯林佔領的土地名義發起的戰爭,其中引起雙方爭端的這塊土地,正是我們剛剛所說的耶路撒冷。

《銃夢》故事裡的維克多,因遭同伴背叛而遇害,這也讓他在變成吸血鬼後,對自己所追尋的信仰產生了懷疑。

讓人唏噓的是,維克多的妻子維爾瑪選擇站在人類一邊,並且為了人類與丈夫勢不兩立,宿命的悲 劇,在維克多身上發生了兩次。

  • 04 成為領導者

毫無疑問,[阿麗塔:戰鬥天使]中最亮眼的角色,一定是這位從廢鐵中僥倖存活,身懷絕技 的機械少女。

結合近年來好萊塢在女性主義風潮下,誕生了諸如黑寡婦和神奇女俠這一系列女性超級英雄,甚至是皮克斯動畫片裏都出現了武藝超羣的梅莉達公主。

因此在不少人看來,[阿麗塔: 戰鬥天使]不過是又一部女性英雄當家的動作片罷了。

是,也不是。與我們以往熟悉的女性超級英雄相比,阿麗塔沒有血肉之軀,作為一個女性機器人,能夠成為影片的主導,推動故事中的世界產生變革,意義遠大於她的女性英雄身份本身。

美國知名的女性主義研究學者唐娜·哈韋, 在她1985年刊出的論文《機器人宣言》(A Cyborg Manifesto)中,提出了一句相當著名的口號,「我寧願成為機器人,而非女人」

在她看來,把女性的能力與力量,歸因於身體的自然結構與性別特點,本質上是「一個危險的遊戲」,因為這並沒有逃脫傳統的父權觀念下,對女性的既有認知。

機器人則不同,對於機器人而言,性別只是一種概念上的設定,客觀上初始設定相同的男性機器人和女性機器人,不會存在能力方面的差異,換句話說唯一不同的只有他們的臉。

在機械層面的性別研究,類似以「建模」的方式,避開自然與生物因素上男性與女性身體結構差異,更加純粹地去討論社會、文化、哲學等方面的性別差異,無形中更具科學性和理論性。單從這點來說,[阿麗塔: 戰鬥天使]就邁進了社會科學領域的更深層次。

誠如我們所知,阿麗塔是經過了拼接修補,才最終站在我們面前的機械女孩。類比人類的話,非「原廠設置」的機器人,就像是遭遇種族歧視的人,甚至是先天肢體不健全的人。

能讓阿麗塔這個角色,在故事中以絕對主角的地位出現, 不是靠賣慘,而是用自身的能力推動著整個故事的進程,在文化層面的立意無疑是勇敢且值得我 們為之致以敬意的。

MeToo運動之後,不少觀眾都將女性英雄角色的存在視為一種所謂的政治正確,其實不盡然。

曾經有學者也提出,真正的平等不強調差別, 阿麗塔的出現,似乎也讓我們在此層面看到一線希望。

基於此,[阿麗塔:戰鬥天使]不僅能被看作一部具有無窮商業潛力的視效大片,隨著影片上映,關於阿麗塔以及整個故事在社會與文化層面的意義,同樣值得深入挖掘。

文_喵喵

首發自微信公眾號「看電影雜誌」(moview_weekly)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