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專業出身,可以給你幾個參考:

某營銷專業班級人數42,畢業離校前情況如下:

暫未定指工作尚未確定(仍在面試)/二戰考研等情況, 圖標分析如下:

就業去向詳細統計如下:

圖像分析如下:

註:以上僅為某班畢業生情況統計,不具普遍性,當前數據及分析僅供參考。

具體建議如下:

1.策劃/市場類工作,有同學去了地產相關的公司,地產策劃也有做活動類、包裝類、調研類、推廣類、品牌類相關工作。去互聯網的也很多從事市場類工作,例如攜程這些B2C平台,滴滴市場相關工作。或者去地產/互聯網相關的乙方公司,負責營銷活動(多為市場活動)策劃相關工作

當然,只要你感興趣,我還有同學現在在做婚慶策劃。

文靜而不太外向的話不太建議從事市場/銷售相關工作

2.作為管理大類可以從事人事行政相關工作,例如負責招聘啦、考勤啦、培訓啦、和行政這些都比較合適。

工作強度可能不會太大、除了招聘之前其他應該沒有特別硬性的工作指標(KPI)當然招聘和培訓模塊可能會有很多去各地出差的機會~

談到人力方面,也可以去做獵頭啊,答主做過一段時間的地產獵頭。房地產/互聯網/製作業等多個大類可以選擇,在獲取資源的同時,自己也會獲得相關專業知識的提升。

3.自媒體運營?文宣相關工作,成為優秀的筆杆子也不錯啊,我有師兄就去報社呆了一段時間

4.非特定職能的運營類相關工作,例如電商運營

5.或許教師也可以,培訓機構老師/在編教師

6.考公考編,黨政口的職位也不錯啊,團委啦黨委啦這些,黨員的話還可以去選調

7.繼續深造,做科研/高校行政也不錯(例如輔導員,高校職能部門)

8.如果想要某些三四線城市工作的,可以選擇比較知名的製造業企業,或者某些大型快消/家電企業的製造業企業分公司工作

贊同 嗎?


市場營銷專業,其實還是比較泛的專業了。性格文靜的話,可以嘗試下營銷企劃方向和內容生產方向。但是!重點來了!文靜不代表不交流和不去接觸新鮮的內容,還是建議你多交流,這樣你做營銷就不會太死板或者說太脫離實際的需求。營銷畢竟還是為甲方爸爸服務的,這個需要很多的交流和激烈的爭取


總結:你最好另外學一個,你自己感興趣的實際能用於恰飯的技能,如果已經有了就好好鑽研一下。營銷學是作為被動技能存在的,想恰飽飯得配合主動技能一起用。

瞎bb解釋:我現在在澳洲讀營銷的本科,準備明年畢業以後讀honor,然後讀博。我談一下自己對營銷的理解。

銷售是營銷裡面很重要的一環,但他不是全部。

營銷學不像會計、金融,有著很具體的技術型知識。他和管理學一樣,更像是一個方法論,指導人思考問題的方法和角度。

我覺得在本科畢業時,對營銷相關科目的知識必須要大體掌握好,然後肚子里有一定的那些書上重點的案例,就足夠了。(反正我現在遇見的澳洲的博士都是本科畢業以後讀一年honours就直接上博士了,會計金融營銷的都有)

但要真正在工作中體現出自己的價值的話,肯定是不夠的。

做學術起碼要SPSS分析用6,調研的能力不能差;做策劃、新媒體,文筆得好吧;做廣告,審美和ps那些軟體得跟上吧;如果做商業數據分析什麼的,就更恐怖了,我之前看過益普索,蓋洛普等公司的招聘要求,都很偏it技術了,python、SQL什麼的安排上了。

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複合型人才⑧

總之,營銷學,管理學很重要。但沒有實際的技術,理論啥也指導不了。大家相輔相成


建議先想好是去甲方還是乙方。

去乙方,可以做策劃或者是文案。

前者側重策略產出和方案的輸出,更多需要與內部的團隊溝通,配合銷售等前線團隊完成創意提案。

後者更偏向創意和內容,需要能針對客戶的需求產出創意idea,進而跟進策略的內容落地。

當然這是針對比較傳統的廣告創意公司的分工,現在很多公司未必會劃分如此清晰。大部分新人進去也只是有個大概定崗,干著干著也許你能感覺到你新世界的大門被打開(也許就不那麼 文靜了)。

如果你去甲方市場部的話,可以考慮做媒介或者新媒體這塊,悶騷點文靜點沒啥大礙~


最近跟一些大朋友小朋友聊天,對兩類人比較有感觸,一類是20-30歲無所事事的年輕人,第二類是40歲左右遭遇危機的中年人。

無所事事的20-30歲年輕人,高學歷、無業,既不熱血也不奮鬥,在廣州租房混日子,工作太累,回家跟父母一起更累,回不去老家也留不下來,終日無所事事。

遭遇危機的40歲左右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要照顧,孩子上學要花錢,房貸車貸生活開支如流水,大時代震蕩下還失業了,或者是創業失敗,身心健康透支,感情生活乏味,現實雖未到末路,但每每到臨睡前總有窮途末路之感,徘徊在崩潰的邊緣。

今日的狀態,源自昨日的規劃。

無聊大叔人到中年,也有著一樣的不堪,只是程度深淺不一而已,只想將自己的一些經歷感悟個人心得,提供給20-30歲左右的年輕人參考,為他們未來的人生規劃提供點啟示,未雨綢繆,少走彎路。

大家在年輕時候,年富力強,知道要為事業為未來打拚,讓自己能扛得住中年的危機。然而,有了目標,就得有行動的規劃,不至於年輕時候就無所事事,不知道該幹些什麼,迷失又迷茫。

行動的規劃,無非是兩個方面的計劃:一是錢掙得足夠多(相對的),為中年開銷做保障;二是身心健康,為中年去油膩保活力。

掙錢的途徑,放棄好高騖遠,一蹴而就的想法,從初涉職場,從基礎起步,這是必要的經歷,因為現在這個時勢這個經濟環境,有份工作,已是不易。

按部就班的打工,要發大財,也是不切實際的,當你吭哧吭哧干到中年時候,職場的危機就會突發而至,所以,你要從職場開始,從現在開始,做好自己的職場規劃。

比如,給自己「3個五年計劃」(我這個公眾號之前的文章有寫),第1個5年計劃是迅速成為行業的高手,這你得有很好的學習能力和激情四射的幹勁;第2個5年計劃是成為公司獨當一面的中層領導,這時候你會有良好的經驗和人脈積攢;第3個5年計劃是成為行業大咖或者合伙人小股東,這時候得看你厚積薄發的工作能力和人脈資源,以及人品爆發了。

很多人往往熬不過第一個5年,往往看著經理總監位高權重無事干,老闆心黑無良,忿忿不平怨天尤人,瞎叫嚷996,意氣用事,自斷前程,自毀人品。

因為在第一個5年的時間裡,你掌握方法,埋頭苦幹,不計得失,善於學習和思考,是公司中不可或缺的棟樑,那麼此時的你很容易自發光芒,溫暖別人,照亮前程,可望升職加薪,原來公司不加或者加不起,自有其他公司願意為你買單,同時,你會發現這個階段勤奮能幹好學上進的你,人緣超好,人品爆發,你的經理你的總監或者是公司副總創業或者是跳槽時候,總會第一個想到找你。到你的第3個5年時段,你可能年薪數百萬或者自己創業或者合伙人分紅著呢,你說,你還愁中年危機么?

你要知道,到你實力足夠大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給你讓路。

3個5年計劃中的工資,月薪從幾千元到幾萬元、十多萬元,除了投資學習之外,你還得要有理財意識、投資衝動,別說年輕時候的工資不夠用、月光族,要說夠用,錢再多,也是不夠花的。

理財無非是買保險或者是銀行的理財產品。重要的是買保險,買商業保險,除了一年幾百元的消費險,還有相當於儲蓄的疾病險分紅險之類的,每年大概1-2萬元(一個月1-2k),要問我為什麼這麼清楚,因為我已經買了,買商業保險,無非是讓自己日後有個保障而已。至於公司單位的五險一金,當然是該買就買的啦,那也是你的工資一部分,你的錢。

至於投資,就是買股票或者是有可靠的朋友創業開公司做項目,靠面子,參點股,萬一朋友的夢想實現了呢。

至於買房,在廣州買房,個人建議第1個5年時間內不買只租,否則首期或每月房貸壓力山大,會壓縮你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追求,除非家庭六個口袋幫買。如果是因為結婚什麼的剛需,可以在老家買一套,畢竟女人需要安全感。

到了你的第2個5年時間裡,可以買的啦,反正是剛需,你的工資也水漲船高,按揭買一個小單位,也是可以的,等你到了年薪幾百萬第3個5年計劃,買房已經不是很費腦筋的事了。

至於身心健康的計劃,年輕時候別以為自己身強力壯,能扛,或者是及時行樂放縱娛樂,否則到了中年正要掙大錢的階段,身體垮了,老態頹現,反應遲鈍,你怎麼獨當一面?誰還敢跟你合夥?

身心健康計劃,很簡單,就是活在正能量之中,少點抱怨,凡事看好的那面,樂觀主義,然後就是鍛煉身體,跑跑步,游游泳,健健身,時間再忙最不濟也在宿舍跳跳繩。

我在年輕的時候,沒有人告訴我這些規劃和道理,都是靠自己跌跌撞撞走了過來的,走了不少彎路,交了不少學費,所以沒有成功的經驗,只有失敗的借鑒。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