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的寿命只够他学完现存的知识,那么这种状态下,寿命就成了制约我们发展的唯一要素而非能力。这会不会成为未来我们的发展障碍?


不会的。

早几百年前,人类的知识储备总量就超过一个人一辈子所能学习的极限了。

人类文明之所以没有因此而停滞下来,反而加速发展,原因就在于人类知道如何分工合作。

知识总量越多,学科分类越细密,分工协作的社会结构越精巧。

题主所说「一个知识分支」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当这个知识分支知识量太过庞大,它就会自然而然的分成几个不同的学科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要人类虽然一生都在学习,但并不是等于学到的所有东西及知识都能运用到实际应用或者工作当中,那么我们学习知识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答案是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我们很多人从小到大学习的本质并不是单纯地为了知识而已

从进入学校开始,我们就被要求学习和背诵,很多时候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进行记忆或者仅仅进行知识的「获取」,而是进行对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试探,以寻求到一个对自己最适合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很多时候当我们进入到了初中或者高中以后才会发现到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地学习却没有别人轻轻松松学习的成绩高,为什么自己每天都在复习到深夜都没有别人一下课一放学就去玩的效果好。其实就是学习习惯跟学习方法的正确或者错误有很大关系。

我的一个表弟在小学的时候特别贪玩以至于后来到了初中以后发现看书看不进去,复习没有效果,尽管父母给他花了很多的钱去请家教跟辅导机构效果都甚微,但他们只是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于孩子不想学,没用心学,没有去深究背后的原因,例如像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有其他原因像家庭氛围等等这些。

2.这个世界到底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

哲学上对于世界的本源的理解已经有了长达数千百年的探讨和思辨,具体可以参考之前的问题如《如何反驳不可知论?》 - 这个问题里的优秀回答,其实到最后可以发现大多数的答案到最后会告诉你是理解知识的过程和发展促使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3.那么到现在为止,人类掌握的知识到底有多少

其实明确地来说,就算你把世界上所有的知识输入到一个超级电脑中,或者你把所有的知识都让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给他灌输世界上所有的知识进去,即使到他死的那一天,他对世界的贡献也可能为零。上到天文地理宇宙航空,下到地壳深海地球内核都有人类涉及的地方,但人类并没有完全掌握或者控制到一样东西,像生物链,看似简单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但当中的复杂关系像种群数量的控制,温度环境和微生物等种类都是能写好几十篇博士论文的东西。

所以其实就算对于相当前沿的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来说,他们也并没有把书上所有的东西都记下来了或者说精确到每一条的公式都记住了,而是对于这类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操作都熟练于心,所以才能在擅长的领域有所突破和发展,而书本和文献资料就是最好的记录工具把前人的研究成果所记录下来继续发展。而且越发展下去,出现的问题也会越多,解决的方法也会越多,这,不就是真理和科学的发展过程吗?


已经是了。


不会。学习的目的是生活,知识的目的是应用。当一个知识分支复杂庞杂到学习成本无法企及的时候,这个分支会倾向于再分支。每个分支会创造本专业的黑匣子给其他分支使用。你只要记住这些前人的结论,而不需要重复复杂的研发过程。这些黑匣子快速让你到达你的分支领域的边缘,开始创新科研,拓展分支的光度和深度。


不会。大搜索大数据时代,知识不稀缺,每个人都能很快的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分支的迅速掌握者。稀缺的是新鲜的知识和认知。


我只是猜测,那个时候人类大脑已经把知识的储备交给了量子计算机,人类需要的时候去调取就好了,所以届时人类会有公有的知识脑。


所有人学懂了这三句话,这一生就不白活了。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真正学懂学透了这三句话,即证入圆满的寂灭如来地。


我觉得不会,

因为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将知识进行压缩的过程,随著教育的发展未来人们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而且提高的速度会随著人类知识的积累达到一个平衡,并不会导致人们需要终其一生去学习。相反的,因为知识的快速迭代,人们需要通过终身学习来淘汰自己的旧知识从而导致「活到老学到老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新的风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