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

管一家店,老闆可以靠自己、靠努力影響、帶動員工。

管三五家店,老闆一個人日日巡店、時時緊盯業績,也能勉強維持。

但人的時間精力畢竟有限,小到食材採購,大到擴張加盟,無一不需要老闆親自「指點江山」,時間不夠用、分身乏術,太辛苦也太過時。

結果演變成了管理混亂——「高層干著中層的活兒,中層干著基層的活兒,基層員工卻在私下討論企業的發展方向。」

另外,我再給你講個我的一個客戶的情況。

我有一個客戶,自己的餐飲店經營了好幾年了,也積累了一批忠實客戶,但是隨著周圍餐飲店開的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狀態也岌岌可危。

他們後來找到我,老闆想通過重新設計來吸引客戶,緩解一直沒有盈利的狀態。

其想法是好的,可是用錯了方法,走錯了路。我接手之後,沒有著手設計,因為我要去了解不好的原因。

通過一系列的調研與考察發現,店鋪開始的定位就走錯了方向,一個做中餐的,主打的菜品是魚,怎麼可能競爭過旁邊一家專門做魚的漁庄?

於是幫他重新定位產品結構,重新策劃廣告營銷,打出了獨一的健康牌,從另一個的角度來打敗競爭敵手,只花費了一些宣傳的錢,起到了比重新裝修設計更好的效果。

你看,如果你懂一些餐飲方面的知識,是不是自己也能找出原因,對症下藥了?

不過故事還沒完。

在幫餐廳重新策劃定位,裝修之後,他們又重新開張了。

廚師團隊是20號到位的,餐廳開業定在了25號,中間連試菜過程都省了,開業上午,老闆還在挑選盤子,我想你們大概能想像出來開業會是個什麼情況。

開業這天當然挺熱鬧的,不少老客戶都來捧場,也吸引了很多新客戶。

但是老闆高估了自己的容客量,菜品規劃的也不合理,上菜頻頻出錯不說,不少客戶等了很久沒吃上,最後都走了。由於出菜慢,也出現了非常多的退菜的情況。

要知道,客戶只給你一次機會,第一次體驗感這麼差的話,他們大多會把你「打入冷宮」!所以當天流失的新老客戶也很多,第一天就在兵荒馬亂中度過了,在這種情況下,當天營業額只在6W多。

當天晚上老闆和我說了這個情況後,我讓他立馬精簡菜品,加大半成品和成品的出貨量,同時接待的客人也不要超過自身的飽和度。

就這樣,總算是度過了開業期。但是故事還沒結束。

過了一陣子,老闆又遇到了難題,想找我一敘。

原來,他餐廳的廚師團隊是外包的,有一部分薪資是拿餐廳營業額的提成。

好嘛,廚師長覺得菜品定價不合理,擅自提高營業額,老闆發現後,趕緊改了回來,這樣做不是欺客嗎?

廚師長看到的只是自己眼前的利益,但是老闆是要把餐廳長久經營下去的。而且廚師長脾氣大得很,稍微多說幾句就要撂挑子,老闆只能委曲求全,先穩著他。

所以說,這個時候當務之急是要培養自己的人,萬一哪天廚師長撂挑子了,餐廳豈不是要完蛋?

管理常說「各司其職」,每個崗位的員工做著自己應做的事情、做夠應有的時間,才能保證企業可以穩定持續發展,餐廳也一樣。

要做到:基層要有執行力,中層要有改善力,高層要有決策力。

當所有的管理者都能夠做出貢獻的時候,企業發展就可以獲得穩定持續的成長。

你看,開一家餐飲店是不是相當於管理一家公司,不會點餐飲管理是不是處處碰壁的感覺?所以說多學點總是沒壞處的。


如果是自己經營,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是當個甩手掌柜,至少得會算賬。


開餐飲能懂管理那是最好

管理有兩種:

1.成本管理。

2.人員管理。

成本管理:包括前廳廚房,物料食材採購以及核算等。

人員管理:包括培訓,流程安排,人員成本控制等。

學習管理有個過程,如果不懂,可以請職業管理人。


我是餐飲管理專業博士在學生。。。說實話,自己感覺沒啥太大必要,但基本的知識了解一下,學習一下是必要的。實踐很重要。但是,個人的想法反而很重要(說是自己的經營理念也好,說是自己的初心也好。。。)尤其如果是自己直接參与管理。如果只是投錢,那就找靠譜的人最重要。很多職業經理人是照著短期經營目標來的,而自己的店,因該都是奔著長續經營的吧?這樣識人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再就是有些基本知識,可以幫助去找尋合適的夥伴。希望能幫到題主。


不需要啊,只要招募個專業的管理團隊,你把錢準備好,其他給他們操作就好了,投資家餐飲店真的很容易的。不用擔心現在那麼多專業團隊,什麼都自己學,等學會了創業風口早過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