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如果你在北上深这三个城市(房价均价超过五万),身边总有这样子的人,他们本身工资不高,但只是因为很久前买了某个区域的房子,于是住在了所谓的富人区。但是据我了解的情况,美国或者英国这样子的发达国家,富人区就住在富人区,中产基本就住在中产住的地方。

所以我的第一个问题是:

美国的中产就没有想过炒房吗?

是他们没有足够的金钱 还是他们 觉得富人区的房子没有投资价值?

还是他们足够笨,不会跨阶层炒房?

也或者说人口红利带动的楼市红利已经过去了?

第二个问题是:

中国也会像美国一样吗?富人住富人区 中产住中产区,穷人就住穷人区? 人口红利或者宏观调控下 房产已经没有了投资价值?


因为在现阶段的中国人眼里,房子是资产,可以通过拥有房屋而获得增值。而在美国人眼里,房子是消费。

美国的富人区,房产价格高,房产税率也高。就算拥有房子,还是要花很多钱交房产税。对于中产阶级来说不划算。

而在中国,房子被当成投资。房子的租售比低的吓人,因此住的成本是很低的。拥有富人区房子的中产阶级也在房屋到期之前也只需要很少的维护成本。所以钱够用的时候一般不卖。


看你如何定义富人区。如果说Palo Alto,los Altos 这种算富人区200-300万美金,的确有很多中产。但是如果只是指Atherton, patola valley.这种就很少了,因为都是一栋400-500万美金的,一年房产税都要5-6万美金。而且各种维护费用很高。


这是一套位于湾区的豪宅,标价1000w, 很显然这个价格在湾区也就是个小土豪的水平

假设这套房子白送给你,让我们来看看每个月要交多少房产税

没错,每个月的房产税就是$11790,这还不包括房屋的养护费用。

所以问题来了,假设某土豪白送你一套豪宅,年入$150k的你敢不敢住?


题主怕是 没经历过国内老城市吧。 以上海为例,传统的上只角、下只角之类的,还是很清楚的。 据我所知国内只要有点历史的城市,都有类似的「传统」。

所谓住富人区的中产阶级,不过是阶段性产物罢了。

我们近些年社会快速变动过程中,某些东西还来不及沉淀下来。 比如集体意识。

等什么时候邻居来敲门投诉你不及时除草的时候(虽然是你自己的院子),就该沉淀得差不多了。


第一,美国地产税,房屋保险和维修成本导致这些花费和房屋价格成正比,房主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收入好不好cover每年的维护费用;

第二,美国地产价格不是一直稳定的,不像国内,房价哪怕因为政策不升甚至略降,也不会变动极大(普遍现象,不说「鬼楼」)。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不少地方房价腰斩,炒房并不想出现这种局面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