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从决策层和民众来回答。

英国脱欧对德法利弊几何?


德法:看在多年夫妻情意的份上,难道我们不能继续维持这份婚姻吗?

英国:可以啊,但是我有以下条件:你家亲戚不能自由进入我们家(移民问题);我有更多的自主权,包括吃垃圾食品,和狐朋狗友自由活动(立法/外交等主权问题);每个月上缴工资缩减一半(对欧盟财政贡献);同时我对你的xx自由进出权不能变动(对欧洲统一市场的准入)。

德法:...找个时间去签字吧。

和很多失败的婚姻一样,英国和欧盟的离婚很大程度上是双方对各自在这个联姻中的责任和权利意见不一致造成的。德法对英国脱欧的态度可以总结为:希望英国留下,但如果条件是英国可以不担负责任,同时仍然享受权利,那还是和平分手吧。

在英国退欧公投之前,时任首相卡梅隆试图和欧盟协商一个「欧盟改革方案」,实质上是向欧盟索要特殊待遇,以此来劝服国民不要脱欧。他的某些要求,例如减少欧盟监管等得到了德法为主的欧盟的支持。但是在英国民众更加关注的问题上,例如移民,德法并不愿意做根本性的让步。下图是英国智库Open Europe Today对当时欧盟各国对卡梅隆提出的各项要求的态度分析:

同样,尽管在脱欧公投造势的时候,德法政府都是持支持英国留欧的态度,但是公投结果一出来后,默克尔和奥朗德立刻发表声明:英国在退欧上不能挑肥拣瘦(cherry picking)。言下之意,英国要么以挪威模式保持和欧盟关系,享受共同市场好处的同时要尽责任(软脱欧)。如果不想尽责任,那就彻底的退欧,不能享受作为会员的好处(硬脱欧)。既享受好处又不负责任的脱欧是不可能的。

对于德法的当权政府来说,英国留欧的好处或者说英国脱欧的坏处有:

  1. 从国内政治的角度看,法国的国民阵线(national front)和德国的AFD都是近些年来势头很强,同时用退欧作为宣传口号的政党。英国脱欧后会刺激并增强这些民粹政党的势力,对德法的建制派造成一定的冲击。
  2.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看,对德法建制派而言,尽管有分歧,但是欧洲一体化在大方向上依旧是共识,在很多方面自己的利益和欧盟是一致的。英国脱欧后,欧盟影响力,凝聚力无疑都会受影响。
  3. 从经济的角度看,德法对英国的出口分别为~400亿欧元和~800亿欧元(2016)。对于这两个国家而言,英国都是重要的市场。英国脱欧后的关税,贸易壁垒等不确定性因素会对贸易带来负面影响。同时,由于英国和德法产业链的高整合度,一些非对英出口的产出也会受影响。
  4. 德国相对于法国而言,更希望英国留下来。一来是英国在很多政策上是偏右的,例如小政府,自由贸易等,这和德国的政策立场更契合,而法国的政策立场更偏左些。二是英国作为贸易伙伴,和德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德国的汽车出口20%流向英国。

另一方面,对德法来说,英国留欧的坏处或者说英国脱欧的好处有:

  1. 如果英国留欧的代价是给与英国特殊待遇,允许他推卸责任,那无疑对整个欧盟的稳定是极为不利,尤其在主权和移民问题上。欧盟的权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各成员国政府把自己的一部分主权(立法,外交,贸易等等)让渡给欧盟的机构,允许英国要回已经让渡出的主权很可能成为欧盟逐渐被架空的转折点。人口的自由流动,加上商品/服务/资本的自由流动,是欧盟的基础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所以对德法来说,都是不能让步的底线。
  2. 英国对欧盟的进一步一体化一直抱有敌视态度。在很多决议上,阻扰了德法期望的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这在欧元危机后尤为明显:2012年,德国推行更严格的财政政策作为救助危机国家条件,欧盟的国家都签署了条约,只有英国和捷克拒绝签署。在之后的欧盟财政,银行业整合的提案中,英国也大多持反对态度。
  3. 某些德法的产业,在英国脱欧后可以在欧盟的壁垒下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最显著的是金融业,英国退欧后,会丧失对欧洲大陆金融市场享有的护照权(passporting)。

很多支持脱欧的英国政客,包括Boris Johnson和David Davis都错误的估计了德法对英国退欧的态度,认为「因为英国市场对德国的汽车出口至关重要,德国的汽车业大佬会给默克尔施压,默克尔会给欧盟施压,从而对我们脱欧者的要求妥协」。但是事实是,德国并没有做过多的让步,不仅在爱尔兰边界问题,移民问题上没有退让,就是在外贸协议的问题上也和欧盟其他国家保持一致,不愿意给脱欧后的英国优先权。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德法对英国脱欧的立场:尽管英国留欧或者和英国保持零贸易壁垒有种种好处,但是得到这些好处的代价还是太高,是德法不愿意支付的。

至于德法的民众对英国脱欧的态度,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这位知乎大佬 @Gunter Schoech (德国人)的回答

大家对英国脱欧一事怎么看??

www.zhihu.com图标

多次民意调查显示德国的大众还是支持英国留欧的,法国民众的态度就不如德国这么积极了


有远见的政治家,比如戴高乐,一直反对英国加入欧盟。

以下是网上的内容:

法国总统戴高乐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缔造者,同时也是著名的民族主义者,可以说他为维护法国的国家利益、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奋斗了终身。由于戴高乐的坚持反对,多次否决了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申请,直到1973年英国才成功加入了欧共体。

抛开个人意气,更多从国际形势的变换和法国利益的需要来探讨戴高乐的反对态度的话,可以发现戴高乐反对英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60年代英国保守党首相麦克米伦两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但均被戴高乐所否决,直到戴高乐1969年下台并于1970年病逝,蓬皮杜总统上任后,英国才得偿所愿。

戴高乐反对的理由很简单,他本身就认为英国和欧陆格格不入。

他说:「英国是个岛国和海洋国家,它的崛起来自贸易和市场,它的食品往往来自遥远的国度。英国经济主要是工业和商业而非农业。英国人的习俗和传统非常特别和独特。简而言之,英国的性质、结构和环境和欧洲大陆国家非常不同。英国人怎么能够在坚持其生活、生产和贸易模式的同时加入欧洲共同市场?」

事实上戴高乐的判断也没错,英国一开始就不看好欧共体而选择不参与,还另起炉灶组织过「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只是后来和欧共体在经济上逐渐拉开差距才申请加入欧共体。后来英国在欧盟内部保留英镑,拒绝加入申根条约。英国作为岛国和曾经的帝国和欧洲一体化的步调总是不一致。

戴高乐希望欧洲共同体是一个强有力的整体,是能够真正独立代表欧洲利益发声的组织,不受外来强权的领导和控制。在这一点上,他不信任英国,因为英国自从二战后,就把英美特殊关系放在外交核心地位,甚至在核武器这样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上都接受美国的控制。

根据英美两国1958年签订的《双边防务协定》,英国可以从美国得到核武器技术、核武器,可以利用美国的实验室和核试验场进行核试验。但英国核威慑力量也掌握在美国手中,自身缺少独立性。与此构成鲜明对比的是,戴高乐在1960年法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就逐步退出了北约军事一体化,并于1966年最后完成,以抗拒美国提出的北约统一指挥(实质上是美国指挥)方案,从戴高乐对法国核武器独立的看重程度可以推断出,他对英国把核武最终决定权交给美国肯定是反感和警惕的。

因此,戴高乐怀疑英国会成为美国打入欧共体的特洛伊木马,接受英国的欧共体将会成为美国控制的欧洲的工具,这是他所无法接受的。

另外,从法国的国家利益来看,60年代欧共体的六个成员国,荷比卢是小国,义大利经济和政治都远弱于法国。西德经济发达,但却是战败国,主权不完整且驻扎大量盟军军队。只有法国是经济发达的政治大国,也是唯一的核武拥有国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法国复国后,戴高乐一心追求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后,法国的外交重点是德国。戴高乐认为,与德国和解,法德合作才是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法国借助德国的力量,可以形成一个法国主导的欧共体。如果让英国加入,英国作为欧洲政治经济领域的大国,势必将削弱法国在欧共体内部的政治经济优势。这也是戴高乐所不愿意接受的,因为在他看来,领导欧洲是法国的使命,不容许英国干扰。

以上种种原因,让戴高乐对英国加入欧共体两次投下否决票,他的一些预见,从今天回头去看,其实并不是偏见。

https://xw.qq.com/cmsid/20181016A0DRO400?f=dc


汉弗莱爵士提供了一个不错的侧面


人在法国,周围的朋友谈起脱欧这件事,最大的担心不是英国脱欧,而是英国搞了这么一大圈,最后脱欧没脱成。欧盟的最大的问题其实谁都知道,就是欧元区货币统一,但是财政不统一,一直对欧洲一体化三心二意的英国待在欧盟内,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负面作用。


不希望!

看了一圈,几个热评仿佛活在维多利亚时代。还在谈什么大陆均势,英法德争霸。还把戴高乐拉出来溜了一圈。

然而这个问题是在谈政治,不是说历史。要结合当下世界格局和政治环境。

现在的英法德还有能力干热评说的那些事儿吗?世界多级化中,欧盟整体作为一极的。离开欧盟,英法德此时此刻最大的敌人不是彼此,而是其他几个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