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六年,许巍再次发行了新专辑《无尽光芒》。2019年1月份许巍在北京举行了《无尽光芒》首唱会。

看完首唱会,最大的感受不是歌好不好听,而是被许巍豪华的乐队震惊了。(俗称「蓝团」)目前这个豪华的团队,由八个人组成。这么庞大的队伍,在如今乐坛确实少见。

有一次,许巍带著团队去广州演出,当地负责接待的人,看到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吓傻了,问许巍,怎么带了那么多人,他憨憨地说:人多力量大嘛!

在乐坛大名鼎鼎的「蓝团」可不是因为规模而出名,而是乐队的每一个人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首唱会结尾处,给了乐队的每一个人独奏的机会,简直精彩绝伦,那才是首唱会的高潮。(据说因为这样,大家更爱许巍了,以至于福州、深圳、上海等多站的演唱会一出来很快售罄。)

?御用吉他手:李延亮

李延亮是许巍的御用吉他手、音乐总监。他是许巍每一场演出的参与者,也是许巍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好友,最苦的时候,他们一起凑钱住合租屋 ,「许少年「 正是出自他口。

?韩红的前男友,李延亮是目前公认的中国最好的吉他手之一。羽泉曾经说过,羽泉背后有一个羽泉,一个吉他手,一个键盘手,那个吉他手就是李延亮。他曾经还在《我是歌手》上助唱老狼。

?一身皮夹克、黑墨镜,摇滚范十足,可以说他是整个乐队的气场王。

天才键盘手:王文颖

人称「贝贝」的王文颖很早就跟王菲、朴树、齐秦等歌手合作过,后来与窦颖结婚(窦唯妹妹),成了窦靖童的小姑父。虽然相差15岁,贝贝偶尔会在微博分享和窦颖的日常,非常有爱。

?许巍第一次见到22岁的贝贝,就称他为「天才键盘手」,很快拉入「蓝团」,成为其御用键盘手。2015年,贝贝跟著许巍一起去英国旅行,观看一个英国乐队演唱,只听了一遍了贝贝,立马能跟著对方乐队一起演奏。临别时,对方邀请贝贝留在英国发展。许少年赶紧说: 「贝贝在中国是最贵的,你们请不起」 。。。

演唱会上,修长手指拨动键盘的贝贝,华丽又性感,充满爵士的味道,一身校服和头上的毛线帽,成了会上的时尚icon,歌迷们看了纷纷在线求同款。

安静的吉他手:靳松

整场首唱会,最令人惊艳的竟然是这名叫做靳松的新吉他手。靳松之前是做电影配乐的,后来被许巍「哄骗」过来。

?相信许巍《无尽光芒》巡演回来,靳松一定会人气大增。他是全场最安静的吉他手,也是最有吸引力的人。他弹奏的时候非常安静,不摇头晃脑,炫技抖腿,全程不苟言笑,高冷范十足,但你会感受到一种古典优雅、灵性之美。尤其是他弹的《夕阳中的城市》的前奏那段,如惊鸿一现的仙子,琴声仙气怡人。

?在现场,就有歌迷问「那个长头发的吉他手是谁?」,线上几乎所有《无尽光芒》的视频下面都有人在谈论他,不过靳松无名指上明晃晃的戒指已经宣告天下:他已英年早婚,目测一大批粉丝会暗自伤心。

酷似「马云」的鼓手:龙江浩

一眼瞅过去,这个带著墨镜和红帽子的太像马云了。所以有网友说:许巍果然膨胀了,三个吉他手两个键盘手就算了,还让「马云」戴个红帽子给他当二鼓手。

?不过,这位哥们还真不姓马,他叫龙江浩,曾经和刘欢、李荣浩、李泉窦合作过,是一位非常专业的鼓手。

「蓝团」还有从谢天笑团队挖来的才华横溢的键盘手张彧(yù),有著「西南鼓王」之称的盛雄轩,喜欢黑人音乐并且经常给许巍普及黑人音乐的贝斯手张塞龙,以及有过技术一流的的吉他手刘桐。

看完你会发现这不是许巍一个人的演唱会,而是整个团队共同的演出,每个人都有演奏的空间。也许这也是那么多业内顶尖的人愿意跟著许巍一起玩音乐的原因。

?无尽光芒》整张专辑10首歌中,共出现了24个「爱」的字眼。你会发现许巍不再摇滚呐喊茫然与孤独,也不在执著于老庄的超凡脱俗,他重新回到了人间,身上沾满了烟火气,你非但不会拒绝,还会感叹如此美好温暖。

?许巍说,20多岁的自己和很多人一样渴望成功,希望自己能出人头地,才有那张《在别处》的专辑;40多岁的自己,看了很多传统文化的书,就想成为音乐大师,想名垂千古,所以有《世外桃源》、《空谷幽兰》这样的音乐。后来他看到《我在故宫修文物》,看到那些师傅们一辈子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工作,大受感动。

?现在的许巍只想踏踏实实的生活,踏踏实实的做音乐。所以他在《无尽光芒》的专辑文案上引用了罗曼·罗兰那句话:「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是他六年来的感悟,也是他想通过音乐传达的心声。

?整张《无尽光芒》专辑里,我最喜欢的两首歌是《无尽光芒》和《夕阳中的城市》,尤其是《夕阳中的城市》这首歌尾部,「蓝团」的每个人一段solo,太精彩了,分享给你们。

许巍好听的新歌《夕阳中的城市》

(文章首发于个人头条号「音外之音」,和你一起分享音乐世界的精彩故事。)


《无尽光芒》是一张严重被低估的专辑。

我在之前对于《无尽光芒》郑州站巡演的观后感中曾提到:「并不是许大菩萨在创作生涯的晚年江郎才尽,而是他在音乐造诣上进化的程度已经完全顶破了一部分曾经因为《那一年》、《故乡》而入坑的古参粉丝们音乐消费需求的天花板」。这一事实可以完全解释《无尽光芒》为何在现今的许巍歌迷群体中评价不高。

许巍在创作生涯晚期所达成的脱胎换骨式进化,使得他的近两张专辑完全可以以一个全新的品牌独立于当年那个唱著《曾经的你》《蓝莲花》的摇滚/民谣歌手许巍。

尽管此时的许巍(2012后)和彼时的许巍都已从生命泥沼中走出,但在对于音乐的表达方式上,晚期的许巍更加洒脱奔放、直白犀利,一方面是他本人的精神境界日益提高,以致于所要表达的东西的层次也不再拘泥于过去简单而又含蓄的正能量式传达,另一方面则是他的江湖地位已完全稳固,他完全有充足的人脉和实力去调动国内顶尖的音乐人资源来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世界观。由此,我们便得以有福欣赏最近的这两张把许巍的个人世界观呈现得如此饱满精细的概念专辑——《此时此刻》与《无尽光芒》。

我在之前的演唱会感想中也提到过:如果一个人批评《无尽光芒》相比于《此时此刻》有所退步,那么他一定没有真正听懂《此时此刻》。想要听懂这两张专辑是需要门槛的。有时我看许巍在《此时此刻》专辑宣传期里的节目访谈或是纪录片,每次在他介绍专辑或是歌曲的创作灵感和中心思想时,我总会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一股他内心的词穷和憋屈——要找到一个让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陈述真是太TM难了,你看我还要不断反复补充和解释我刚刚的意思,最后你们听了还是觉得不明觉厉,算了,还不如别说了,都在歌里了。

之所以要以普通人的视角阐述他近期的专辑是如此困难,是因为这两张专辑是以一定的灵修概念作为入门门槛的——如果对于佛教净土宗的基本概念、道家思想中「道」概念以及天人合一概念乃至于一些经典的新纪元运动读物(《当下的力量》《奇迹课程》《与神对话》等)没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乃至共鸣,是很难理解他到底是在歌里唱著些什么的。

如果没听懂,可能会以为:《爱情》这首歌就真是写爱情的肉麻情歌;也可能会觉得《空谷幽兰》这首歌怎么如此堆砌辞藻、无病呻吟;甚至于会觉得《世外桃源》是一首俗之又俗的古风歌曲。接著便「啪啪啪」在豆瓣上给《此时此刻》或是《无尽光芒》一个大大的一星,并在短评里写道「流行媚俗,用词重复;江郎才尽,廉颇老矣」。

在正式谈到《无尽光芒》之前,我们不得不首先提一下《此时此刻》,因而在此稍微简略地提一下《此时此刻》(不谈音乐性,只谈思想性;当然,这张专辑在音乐性上的成就,对于所有耳朵还建在的人来说已无须赘言)。

在《此时此刻》专辑的纪录片中,有一句话完美诠释了这张专辑:这张专辑的所有歌曲都是《此时此刻》这一首歌的注脚(大意如此)。

在我看来,这张专辑的主题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此时此刻,世外桃源。人间的流浪者(空谷幽兰)啊,当下的一切皆已俱足,当下你便拥有著一切来自那个「一」的恩宠,你永远是被爱著(爱情)和救赎著(救赎之旅)的,虽然你一直在寻找你的家,但你的家就在这每一个当下里,为何不为之感到深深的喜悦呢?在这个与「一」合为一体的当下,你便已出离人间,身处世外桃源之中。

其实从歌单安排上来看,如果不考虑到《此时此刻》大气磅礴的管弦乐开头对于初听观感的提振效果,个人认为《空谷幽兰》这首歌其实最适合放在专辑开头(就如巡演中的曲目安排一般)。因为这是一首直接对著本专辑表达对象点名的歌曲,就如同一封信的开头总是要写上收件人的昵称一般——我不是对著别人在唱歌,而正是为你,这迷失在红尘之中的空谷幽兰而歌唱啊!另外,这首歌中「红尘中 你的无上清凉」这句歌词让我一度以为是写给观世音菩萨的歌(由于「观世音菩萨」和「清凉」这个意象在以往各种经典中的联系实在太多),但后来看各种访谈与纪录片才明白,这首歌中最先诞生的几句歌词是许巍在终南山所写就,于是便瞬间明了了这首歌中的「空谷幽兰」并非指的某一特定的对象,实则是指古往今来所有已经走上和即将走上觉醒的道路之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这本书,讲的也是关于终南山中隐士们的故事。

至于《此时此刻》里的其他几首歌暂且不详谈,毕竟这里是关于《无尽光芒》的评测,不过剩余曲目大致都可以往灵修、西方极乐世界的路数上去理解,如果你把相关概念套到歌词里听了后,突然有种「哎哟,是那么个味」,那肯定就是你套对了:

比如,《爱情》谈的是来自于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那来自于「一」或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无条件的爱」(视你想要怎么理解),这首歌里四处洋溢著感激之情,也难怪有人会评论说「怎么可以一首歌的肉麻程度那么高,但唱出来却又深情+不恶心呢」;

《喜悦》据许巍本人说灵感来自于与家人在庐山尽享天伦之时,但歌词中屡次出现的「回家」的意向其实在净土宗中也曾多次用于指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许巍在演唱会上屡次唱《喜悦》失声落泪若说没有对于弥陀救赎的感恩之情在其中我是不太相信的;

《心愿》中「谁会在此刻觉悟著天命」也再直白不过了,许巍在访谈中也会用「天命」这个词来指代那个「一」、「道」或是我们的「高我」。「越过海洋,在日落的天空里,这是永恒,自由的新世界」,这里的「日落」又凑巧引出了后来《无尽光芒》专辑中的概念;

《救赎之旅》……到这里总该听出来是什么在「救赎」了吧?「是超越这轮回,使尘世同享极乐的彩虹之路」这句已经明显到不能更明显了。另外,歌词中最后提到的「被歌唱拯救」只是一种「救赎」的具体化现,就这跟我们都是被母亲的奶喂大的,但却不能忘恩负义地说「是奶喂养了我们、跟母亲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一样。

《世外桃源》里可别人家说是「美人」你就真以为这歌是单纯写给「美人」的了,知乎以前有人问这首歌的「桃花已不觉开满了西山」中为什么是「西山」?想想「西方极乐世界」吧。「从人间到天上从天上再到人间」,这一路轮回还是挺不容易的,不过还好「终点清净而光明」。合十。

说完了《此时此刻》,现在我们来正式谈谈《无尽光芒》。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到:

《此时此刻》和《无尽光芒》这两张专辑虽然乍听上去毫无相干,编曲风格也不甚相似,甚至于两张专辑都在自说自话,不断地拉著几个重复的意象做文章——在《无尽光芒》中尤为突出。但实际上,两张专辑是同一种人生状态的无缝延伸。《此时此刻》如果说表达的是「初次从梦中醒来,『看山不是山』 」的喜悦,那么《无尽光芒》则是「再次入梦,看山还是山 」 的下一层境界。真正喜欢现在的许巍的人,这两张专辑都会是Ta人生当中不得多得的挚爱。

当然,相比于《此时此刻》的晴朗明媚,《无尽光芒》则平添了一丝悲壮与忧伤的色彩。专辑的题眼是「夕阳」,无论是主视觉图,还是专辑曲目的歌词,都无处不暗合了夕阳给人带来的感怀色彩。

按理说,在《此时此刻》如此灿烂的基调之后,下一张专辑在主体调性不至于跌落至如此的负面。也许是许巍在这几年里经历了太多——到了知天命的年纪,生命中的离别转瞬之间便会降临到自己身边。鼓手张永光在14年底的陨落或许便是本专辑中某些歌曲的创作动机之一,在《无尽光芒》巡演中演唱《为了告别的聚会》这首歌时,舞台屏幕上每个乐手的实时影像都被呈现在一个个升起的蓝色泡沫之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想大概这便是这一特效对于此曲中「聚散无常」感慨的诠释吧。

但好在,在如此厚重的黑暗外壳下,《无尽光芒》所传达的主题信息依旧是正面和向上的。不如说,正是在步入黑暗的黄昏之时,才更会让人感到落日余晖的光明与温暖。

在净土宗的《观无量寿经》中,有一套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而这套方法中,第一个观法便是「日想观」。

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为初观。

这段经文简单来说意思就是:面向西方,专心想像著自己曾经看过的日落的场面。这里的日落观只是一个引子,接下来还会有水想观、地想观、树想观乃至于华座想、像想等观法来逐步引导修行者观想出一个西方极乐世界的详细样貌。

因此,无论是专辑的「夕阳」意想还是主视觉图中状如悬鼓的落日,似乎都在昭示著《无尽光芒》专辑中的无尽光芒到底来自于何处。

相对于《此时此刻》专辑中仅凭《此时此刻》一首歌曲提纲挈领、其他歌曲为之作注的做法,《无尽光芒》中的主线脉络则是由开场曲《只有爱》、中轴曲《无尽光芒》和压轴曲《夕阳中的城市》这三首歌去串联而成。

只有爱,才能让我觉醒

即使有烈火燃烧我的心——《只有爱》

专辑就开篇就如此开宗明义:这一世的目的就是为了觉醒,而能让我觉醒的办法就只有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救度。歌词也尽可能含蓄地表达了佛教中关于轮回转世的思想——「不管在今生,还是永远」(第一次听的时候,怎么都觉得后面必须得是「来世」才对称)。

就像你爱这世界

你无尽的光芒——《无尽光芒》

在西方散发无尽光芒爱著整个世界的那个人到底是谁?专辑题眼「无尽光芒」的来源是哪里,到了这里想必已经呼之欲出。副歌部分「照耀我的天真」这一句歌词也非常让人动容。在尘世流浪的星际种子们有哪个在外人看来不是「天真、单纯、傻傻地像个孩子一样」呢?

在这里插句题外话。吴青峰在Apple Music上的自选歌单「吴青峰的太空人日记:醒」中,收录了《无尽光芒》这首歌——这也是此歌单唯一一首来自于内地歌手的歌曲。结合吴青峰这一年来与前恩师的恩怨情仇给他带来的打击与伤害,不难想像这首歌在这段如此黑暗的时期给了他什么样的抚慰。

即使在我平静的时候

忧伤依然略过我心底只有在我想你的时候希望的光才照耀我——《夕阳中的城市》

和《此时此刻》的最后一曲《世外桃源》不断歌颂著歌词中的那个「美人」一样,《夕阳中的城市》也是一首写给那个Ta的深情告白。只是这里的基调完全不似《世外桃源》那般清远明朗,仿佛在经历过晚霞里那最美的一瞬后天空便马上灰暗下来,只让人感到无限惆怅。但好在,心中的光芒仍在闪耀著。只有爱,才能带领我们穿过这夜空的黑暗,抵达那温暖的彼方。

可以说,只要听懂了《只有爱》《无尽光芒》《夕阳中的城市》,基本上就可以说是听懂了《无尽光芒》整张专辑。

毕竟,只要知道了「无尽光芒」来自于哪里,就没理由不知道《你的深情》中到底是「再次被谁救起」;没理由不知道《远航》的目的地在哪里,以及为什么说「我渴望的宁静,总在每一天静默祷告而来;我渴望的美景,总在每一天你给我爱而来」;没理由不知道《心中的歌谣》里,为什么说「你是我在这人世里,珍爱的希望和温暖」;没理由不知道《在这里》中,「你」是怎么「让我看到心中的万丈光芒」的(另外,这首歌在我看来有点像是上专中《爱情》的姊妹篇)。

对于那些给《无尽光芒》差评的歌迷们来说,他们听到的也许是一张江郎才尽、温温吞吞的专辑,但对我们这些能听懂许大菩萨到底在表达什么的人来说,这是一位引路人挥洒著自己的每一分创作力、在唱片的每一个音符中都歌颂著「南无阿弥陀佛」所铸就的礼物。

整张专辑以「夕阳」为主题,在我看来,也许不仅仅寓意著西方落日背后那一片极乐净土,以及已步入知天命之年的许巍自己人生的夕阳。我们的地球当前也处于一个关键的「夕阳」时期。正是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醒来,奔赴自己的下一个阶段。而《无尽光芒》无疑是某一小群早就觉醒的大师想要在这美丽却又短暂的夕阳中唤醒更多人的一种尝试。即使是在这如此昏暗无光、颠倒黑白的黄昏之中,许巍却用如此出色的两张专辑给这个世界的晚霞又增添了一笔明媚灿烂的暖光。在文章的最后,我要再次感恩许巍及其团队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在黄昏,却依然感受到了你的温暖。

ps:《无尽光芒》的歌名连起来恰好是一首小诗

只有爱你的深情,

引领我远航无尽光芒的春海;

心中的歌谣在这里,

我不猜,这夕阳中的城市。


我今年33岁,从15岁开始听许巍。作为一个不懂音乐、多半生都在听许巍的人,我无法从专业角度客观的评论新专辑的水平,只无条件的欣赏他、喜欢他,并沉醉于他带给我的音乐世界。每次听他的新专辑都需要时间来消化,慢慢品味,体会他的心路历程。

那个阴郁、狂躁的少年,如今已知天命。他的成长都写在他的音乐里,而我,愿沉浸在其中,随他一同成长。


一首挨一首,听了好几圈,有个大概的了解了,谈谈看法。最近几年的风格可以用几句话概括:

温暖的感觉

一个暖字打天下,一道光芒照你心。意象蹈袭覆辙,旋律大同小异。

从97年的《在别处》到06年的《在路上》再到18年的《在这里》;从诗人兰波的过度理想主义到凯鲁亚克的不竭精神追寻,再到释迦摩尼的当下喜乐自在;从绝望、迷惘到救赎、和解再到平淡、从容……心态越来越好,味道越来越淡……

夕阳中的城市

以第四首《远航》为例,典型的巍式风,让人舒服的那种。

前奏一起,哎妈,这不17年写给姜昕的《重生》嘛~

看意象辞汇,光明太阳、山谷草原、山巅海洋、风里云里、蓝天彩虹、渴望盛开……没用十次少说也有五次,就是把之前的「旅行」改成「远航」,再排列组合一下(我想他组合时想不出好词也是煎熬的),作词搞定。

一分钟后进入副歌,直接升K引吭高吟,这种起式听过04年《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专辑的朋友不会陌生,一多半都是。

结构上而言,这首歌是AAB式的,如果说前两截没有新意就算了,最后一段仍然是典型的巍式浅哼呢喃,晕。

不过,不算亮点的亮点也在这最后一段,即巍式取意写境。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曲亦如是。巍风别具一格之处就在取意写境非常精准。这次造境用的是两段guitar 章句辅以一段悠扬的小号。托底的节奏吉他旋律非常简单,就一4/8拍的循环往复,主要营造一种空旷高远的冷调大环境的感觉,这是借鉴爱尔兰乐队U2的风格,像《with or without you》(鼓点也很像)、《song for someone》就是这种感觉,以这样简单的章句取意,可以说模仿的蛮好。再一个,主音吉他旋律,听了两遍,好熟啊,脑海中揣摩检索了一下,哦!这不是DS的灵魂马叔(Mark Knopfler)三个手指拨弄著红色芬达的味道嘛,淡淡的忧伤中不失希望,欲说还休的情状……

爱尔兰三宝之 U2

恐怖海峡灵魂 Mark Knopfler

如果说近几年许巍做的最多的尝试,就是吸收并糅合更多西方优秀音乐家的风格,尤其像Bill Evans这样的爵士(Jazz)音乐家,第三首《为了告别的聚会》间奏有一段典型的比氏爵士钢琴,可惜的是马上被吉他噪音墙掩了。听最后一首《夕阳中的城市》也能感受到:他的groove还是在水准之上。这种「弱-强-弱-强」的节奏是雷鬼(Reggae)风,由牙买加音乐家Bob Marley开山,最近十年被国人借鉴很多,像谢天笑、龙神道甚至痛仰玩的许多调调就是这种,老谢的《潮起潮落是什么都不为》是很典型的了,滑稽又可爱。玩好了,很舒缓很巴适,不知不觉脖子一缩一缩,脑袋身体跟著前后摇摆……

爵士钢琴小王子 Bill Evans

第三世界脏辫王 Bob Marley

总体上,编曲上向著复杂化演进,越来越多的加入西洋交响乐器,爱乐乐团的高大上弦乐编组不必说了,古怪的号声也越来越多了,鼓编也用成两个人了。不过,做歌就像做手机或笔记本一样,不是配件都是最顶尖的,总成就是最优的。Live还好,在不到5分钟的成品里如何取舍调度,非常考验一个手艺人的水准,如果把控不好就有邯郸学步的危险,容易吵。像老马(Mark Knopfler)那样做长做精也可以,不过好像并不迎合当下的乐风。当下的乐风是怎样的?旋律越简单抓耳、时长越短越好,参考抖音火曲。所以再三平衡,创新之外剩下的,就是李延亮式guitar呜啦啦和噪音墙。尤其是从12年的《此时此刻》开始,机长的大段 guitar solo就占了过重的篇幅(不论是时长还是音轨),效果器的不同音色虽纷繁却有乱耳之嫌,可谓成也机长,败也机长。这是让一个喜欢炫技的优秀吉他手当制作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可以说,近年来许巍创作力下滑非常严重(虽然比朴树强太多)。可能是我太苛责,但如果对比前三张的首首经典以及后来的披沙沥金现在的庸常实在是让人唏嘘。而且,像作词这种活儿,不是自己一人生憋就有精品的,不吸收当下时代的空气,不和年轻人交流学习,只能在有限的知识架构的犄角旮旯里挖点旧料。我宁愿相信他老了,荷尔蒙不再,年轻时痛的久了看开了,心态越来越平和越来越波澜不惊了,而不是日子越来越好,越来越怠惰。大学那会儿,听著听著眼眶就湿了,一本《少有人走的路》,一首许巍,陪我度过了失恋后最难熬的岁月,现在如果有把吉他还能把《故乡》的前奏弹出来。于我而言,那种打动人心的感触在这张专辑暂时还没有听到。

总体平平吧,没有惊喜的感觉。不管你磨6年还是做1年,牛就是牛,庸就是庸。如果按豆瓣标准,我给3星。

兹瓷兹瓷

但是,你要问我兹瓷不兹瓷,我不兹瓷他兹瓷谁!?我是兹瓷的~


接受批评

接受质疑

接受讨论

关于共鸣

关于鉴赏

关于巅峰

关于制作


过去你是直击内心的惊艳,如今你是顺应内心的温暖。感恩的话已说过太多,如今明白最好的感恩就是携带这些温暖去生活。你的每张专辑都是人生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好好听你的歌,继续做个让自己和别人舒服的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