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点:

1,都属于心理学流派中的精神分析学派,即心理动力理论,对人心理的认识都是从自身经历出发,其实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心理学的理论大多数都是个人经历的结果,。

2,都属于经验派,不论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以及阿德勒的超越自卑,都很难从科学的角度和标准去证明,之前看过关於潜意识存在的一篇文章,但是忘了具体的内容,因为写的也比较抽象,不容易懂,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潜意识虽然很难让我们看到,但是真的解释了很多内容,让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提升到一个更准确的水平。

3,精神分析虽然没有大量的数据和证据去证明自己,但是却可以帮我们解决内心的困惑,因为数据与我们没有心理的联结,我们接受他们以及用他们来说服自己,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有的时候我们见到的数据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也就是说数据也会说谎。

4,虽然没有人对这个进行讨论,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下,荣格、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都是在对弗洛伊德心理理论的反思和反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点是只要对精神分析有所了解的人都不能否认的一个前提。

不同点:

1,弗洛伊德的侧重点在于将心理动力建构在性上,这是他所处的时代的特点,有人认为他的理论有点儿泛性论,心理动力或者心理能量,都是需要一个途径与外界进行交互,他选择的是性,并衍生出很多内容,比如说对性驱力的升华,于是文艺、音乐等各种活动开始产生并发展,所以他的影响不仅仅是心理学,而是文化、生活甚至医学等多个方面。

2,荣格虽然反对弗洛伊德动不动就提性驱力,但是他也提出了原型、面具、集体潜意识等概念,这些概念的解释也是建立在心理动力基础上,相比于弗洛伊德,荣格开始关注到群体的发展,而结合自己的发展过程,荣格提出了中年危机这个现象,认为人到中年会有一「劫」,我觉得这跟孔子的知天命类似。

3,阿德勒依然反对总是拿性说事儿,所以他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个体发展的另一层,人的发展是有动力的,但不应该都是生理上的动力,阿德勒关注的是人的社会性动力,即追求卓越,寻求社会地位和权力,他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了超越自卑的概念,同时开始关注家庭子女数量以及出生顺序对人发展的影响。

以上三人的理论都有自己的经历在里面,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心理学史。

虽然理论各有不同,但是本质相同,都承认心理发展的动力性,只是关注点不同,这说明对心理学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完整。我个人经历的话,阿德勒的理论对我的影响更多。


他们的不同点要远远多于相同点。

我来说说他们在「人格动力」上的不同(什么是「人格动力」?就是指在背后推动人格发展,推动人类行为的那个东西,我不成熟地认为,完全可以理解成普通心理学意义上的「需要」)。

弗洛伊德说,是什么在推动人格发展,推动人类行为呢?是一种能量(这里受到了物理学的影响),这种叫libido(力比多)。(还是因为受到物理学的影响,大家都知道,能量不能单独存在,它一定是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如势能、动能)libido这种能量会以本能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人类的本能就是创造本能(生本能)和毁灭本能(死本能)(这里采纳了弗洛伊德后期的本能理论)。所以,直接来说,人类是被本能驱动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和动物并无本质区别。所以,弗洛伊德的理论,被称作生物还原论。

在这种生物还原的观点上,荣格和阿德勒是坚决反对的——把伟大的人类和动物等同起来,这真是「人类黑」。然后,他俩各自提出了自己的「人格动力」学说。

荣格说了,人类之所以会发展,会行动,是因为我们与其他动物相比,我们的内在「格式」(这里的「格式」就是引用了,我们写文章时,所用到的那种「格式」,写信有写信的格式,写议论文有议论文的格式,写散文有写散文的格式)与它们不同。这种「格式」就是所谓「原型(即最初的形式)」。所以,就算你有无数只猴子,它们有无数的时间,它们也写不出来,「人类」这篇伟大的文章。因为,它们连基本「格式」,都不会。所以,在荣格的世界观里,动物是永远无法进化为人类的,因为它们根本没有这种「格式」。驱动人类的,是从人类祖先那儿继承来的「格式」(即原型)。

这里,荣格从根本上断了弗洛伊德的生物还原论,明确提出了,人类不同于动物的观点,人类有自己的伟大之处。但是,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荣格的理论是限制了人类发展的,因为人类是靠著「原型」前进的,所以,「原型」之外,再无道路。所以,在这一点上,阿德勒也觉得荣格是个「人类黑」。

于是阿德勒提出了自己的「人格动力」学说。阿德勒说,人为什么会发展,直接来说,人有一种「向好」的倾向(即「超越自卑」的倾向)。而这种倾向是被社会文化所塑造的——在任何一种社会文化中,都存在著一种「完美」(比如家长口中「人家家的孩子」),而当我们把自己与这种完美相比较的时候,就会产生「自卑」(完美时时有,比较处处在,所以人人都「自卑」。注意,阿德勒这里的「自卑」,和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自卑,不是一个意思。咱们通常意义上的自卑是指,觉得自己不行,不自信。而阿德勒的「自卑」更接近「需要」,或者说,指的是一种缺失、不足、不完美的状态。而谁又是完美的呢?)。但是,人类不会被「自卑」压垮,人类会想尽办法来「补偿」这种不完美,来「超越自卑」。

所以,我们看到,在阿德勒的学说里面,直接推动人类发展的,是「超越自卑」。而这种待超越的「自卑」又是,被社会文化所塑造的。所以,究其根源「人人都是社会人儿」呀,推动人类发展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类的社会文化呀。社会文化是多元的,所以人类发展是无限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老哥仨,在「人格动力」这个脑洞上,开得一个比一个大,牛逼吹得一个比一个响,相互喷相互撕,是真正的杠精本精。

PS:为什么我说他们是杠精本精呢?因为他们的学说,既拿不出实验证据,也拿不出统计数据,全靠段子和脑补。当然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他们杠得还是很有贡献、很有文化、很深刻滴。所以,我们务必要辩证地,看待精神分析这个学派。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其实他的精神分析绝大部分是以性为基础来进行解读的,这一点其实有点泛性论,认为人的一切驱动都是和性相关联,这一点可以参考《梦的解析》一书。

荣格的理论包含的东西就很宽泛,他认为人的驱动除了性之外,还有别的驱动因素,因为性主要内倾向的驱动因素,而他又提出了存在外倾向的驱动因素,可以参考其《人及其象征》一书。

阿德勒其不同于上面两人的点在于,他创立了个体心理学,这一点就是象征著人本主义,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人一生中所遭遇的问题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心理的因素,可以参考其《理解人性》一书。

这三个人理论其实都是从精神分析学派演化而来,如果把精神分析比做一个人,那么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是人的心脏,他让他得以存活,而荣格的理论就是人的四肢,他让人得以健全,而阿德勒的理论就是人的大脑,他让人学会思考。

以上


弗洛伊德开创了精神分析,也是第一个提出梦的分析的现代学者。从心理分析的内部学派来说,弗洛伊德为首以性理论作基础的称为精神分析。荣格和分析心理学则包括神话学、人类学、历史、社会(少量),阿德勒则接近人本主义心理学,而我在这方面所知甚少。


泻药。

只是来开个粗浅的玩笑。

弗洛伊德,直男癌。精神分析,最后都是性欲作祟。

荣格,神神叨叨,内倾思维,集体潜意识。

阿德勒,现充,人生赢家。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