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Ni-Se组合主要是用来「狩猎」。Se用来警戒周围环境,确保自身安全和发现猎物。当Se发现猎物后,因为目标稍纵即逝,无暇顾及细节,也无暇深入思考,所以需要Ni来提取目标特征,判断目标价值。Ni是一种预处理过程。即看到目标后,把握特征,关联结果。(过程没时间想)

Ni抓住的目标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一个特征的集合。对Ni最重要的是,特征组合导致的结果。培养高Ni功能,需要大量的事例中提取特征和结果,不考虑过程。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完善Ni的预处理过程。

Ni的「无常性」应该是选择目标方式是固定的,做事方法可能会无常。

Ni是一种抓有价值目标的能力。之前Ni的「公式化」的描述还是不太准确,应该说是偏好性,对比Ne。

以下是原问题。

----------------------------------------------------------------------------

个人觉得Ni并没有那么神秘,只是一种僵化的思维。高Ni者会从各种信息途径,提取特征,总结规律,然后凝练成一个「公式」。然后下次对相似特征的信息处理可以不经过过程推倒,直接通过「公式」得出结论。也就是所谓的预测。


我觉得ni是一个瞬时运算和提纯的功能,它提纯的内容是一些广泛存在于事物之中的联系,还有深层次的共性。

伴随著ni的深入,ni使用者会一点点发现很多事情只要「再往下一层」,就会存在比上一层更加广泛的联系性和共性,一些原本存在的问题会因为这种发现直接迎刃而解。

我不赞同所谓「直觉」这个中文语境里近乎玄学的辞汇,ni和所谓的第六感,所谓的直觉从本质上来讲并不是同一种东西。

但是ni仍然是一种很难以理解的功能,它确实有时候表现出一种近乎「预知」的功能表象,但本质上它并非是完全不需要分析和推断的。

我倾向于把它理解为一种高速的瞬时运算功能,只是因为它运算所消耗的时间太少,就连使用者本人的表意识都完全意识不到。所以造成了一种表征上的错觉结果——没有经过运算和推断就直接得出了答案。

这种因为「没有意识到」而得出的结论,把ni推上了「神坛」。

我理解的ni+se,由于se辅助ni时必然处于阳面第四位,一四的差距几乎是「肉眼可见」的,所以se并非是对外的警戒和捕获,它是为了把ni拽下「神坛」而存在的。

ni是「高高在上」的。ni的视角和运作机制决定了它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功能,ni的使用者因为用其作为主导功能,也会被ni本身的「高」和「独」所抬高。

这种跳脱出去的功能对使用者本身的身心健康会带来一些负担,而se就是要把ni拽住,te好比给一只风筝拴上线,se就是使用者本身作用于风筝上收放的力,这样才能保证风筝始终在使用者的手上,随使用者的心意而决定它不会过于偏离航道自我放飞。

以这个比喻来论,我将INTJ的fi理解为风,如果风筝太乘风(ni+fi),那它就容易在一个方向上过度偏移,使用者必须用线(te),拽住风筝,和这种乘风而上的偏执一端抗衡,哪怕感觉自己拽不住了,手被勒疼了(se第四位不发达带来的不良反应,INTJ的痛苦多半跟源于内循环拽不住乘风的风筝),还是要大力地拽住。

所以se对ni来说,就是一个锚点。

一个保证ni在跳脱出去,不断在各种抽象层面中来回游离,不断进行高速运算之后,不迷失的锚点。

只要顺著这个锚点,ni就会安稳、健康地游离、运作。

就像一只放飞的风筝,最后回到了地上。

如果风筝不会到地上来「保养」会怎么样呢?它会乘风(fi)而起,扶摇直上,但是失去了线(te)它就会因为风而失去稳定性,会在空中胡乱摇摆不能正常稳定地被放飞,如果失去了拽住线的力道(se),线的存在就几乎失去了意义。然后它会被风吹得胡乱飞舞,毫无章法,最后变得破烂。

INFJ大概也可同理。

当然,风筝喻里放风筝的人和风筝,必须理解成是「一体」的,包括线和力道。它们不能分割。

而正是因为这种不能分割,所以才更不能放任风筝随风而去。

当然「风筝」和「高速瞬时运算及提纯」这两个概念之间,可能会有人觉得并没有关联,所以……这种「看似无关联」,就是ni本身。

【越说越复杂了怎么还】


理解不准确,恕我直言,你说的可能是si/ti。

用道德经的话说ni就是「无恒常」,尤其infj配合上ti与se会不断推翻自己的原有认知——而不是你所说的凝练公式后对比。

Btw ni的起源不来自个体经历和经验,而是直接指向原生万物,做的比喻可以类似花草树木山川河流这些se景象,因为自身有著原始而广阔的信息库,因此也不需要什么提取信息总结规律什么什么什么的…

还有,你是不是对「预测」有什么误解,

然后下次对相似特征的信息处理可以不经过过程推倒,直接通过「公式」得出结论。也就是所谓的预测。

这不叫预测,这还是拿过往经验抽离的规律再应用将来来规避危险,也就是si的经验内化和ne的发散。

劝大家别低估si,si也是一种内倾思考功能。某著名infj v就是isfj。infj没有强到哪去,isfj也一点都不差。


说说ni不是什么。

ni,和ti一样晦涩,但ti需要运算。天才级别的ntp,ti快到几乎感觉不到运算时间,因此表现出来似乎很像。但只要是ti,哪怕看不到运算过程,也一定会在生成后看到验证过程。因为ntp有一个ne,所以它不会独断。至于stp的ti,运行内容完全不同,就不会混淆。

和si一样专断,但si没有人不懂,哪怕并不赞同。si所搭配的te和fe,是强势的,所以si可以很强势,不解释。但si是约定俗成,是记忆,所以它最后会用例证出现。并且很容易用单一个例粗暴上升为规律。ni不喜欢这种例证,不觉得有必要。

所以ni是什么?是没有运算的直接结论,且以final answer,no explanation needed的方式呈现。是一种强烈的灵感,且使用者对灵感高度自信。

小时候语文老师常说的「悟」,甚至数学老师常说的「开窍」,通常指的都是ni。


你的理解更像Ti,因为Ni的「结论」是没有准确公式的,只是一团概念、抽象信息的混合体,有时候Ni使用者自己都说不清。

思维是否僵化,取决于使用者是否拒绝新信息,而非是在使用何种功能。

Si可以不僵化,Fi也可以僵化。


题目的理解是错的,感知功能没有判断能力,更不存在Ni能够凝结公式。题主的理解反而是Ti/Te功能的表现。

一.John Beebe的核心荣格八维辞汇,快速理解Ni功能

Ni (内倾直觉):

想像→确信→预估

原版:想像→确信→预估

【想像】在脑海中其形成图像或想法

【确信】在脑海中有有效信息并且相信其真实性

【预估】有模糊依据的猜测、估计,(「占卜」、用探矿杖探测)

(Imagining)→(Knowing)→(Divining)

解读:第一阶段的Ni功能往往需要想像一个意象(这些事物给我带来的意象),

达成第二阶段的对于意象的察觉与掌握(这些意象,与我所想要知道的信息的意象是共通的),

由此迈向第三阶段,对于某种携带意象事物发展的预测(也许它们之间的互通性会带来xx的结果)。

这是一个由本质意象到相似意象,并且逐步掌握信息的过程。

更多荣格八维核心辞汇解读请见文章:

快速理解荣格八维功能,荣格八维核心辞汇解读——John Beebe(约翰毕比)模型

二.Ni功能的进阶定义

节选自文章:

浅析荣格八维(六)——荣格八维进阶释义

Ni(内倾直觉):

内倾直觉代表了一种内在(定向于主体)的无意识过程。内倾直觉可能为外在客体的刺激所引起,但是它所关心的并非外在的可能性,而是外在客体从他的内部所释放出来的东西。如果用一句话阐述: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就能很好地阐明这个意思。通过外倾感觉,内倾直觉就知觉到了意识背后的全部过程,其清晰鲜明的程度与外倾感觉对外在客体的感受不相上下。这就是为什么Ni和Se是一组功能轴的原因。

Ni功能并不会像Ne一样关注更多的可能性,或是更多的外部视角,它关注于一种内在意象及概念的传达。但即使内倾直觉不断地从意象到意象,在无意识丰富的蕴藏中追逐每一种可能性,但内倾直觉却不会去直接地和这种可能性建立联系。如果要和这种可能性发生互动,往往需要理性功能的辅助。(整理于荣格定义)

John Beebe的定义:

想像→确信→预估

原翻译:想像→知道→预测

(Imagining)→(Knowing)→(Divining)

笔者批注:

第一阶段的Ni功能往往需要想像一个意象,达成第二阶段的对于意象的察觉与掌握,由此迈向第三阶段对于某种携带意象事物发展的预测。这是一个由本质意象到相似意象,并且逐步掌握信息的过程。

通俗释义:

节选自文章:

浅析荣格八维(二):八维功能基本释义

Ni【内倾/聚焦直觉】:

能对客观现实进行超前反映,它以意象的形式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认识。能通过意象与意象之间的跳跃,不经过滤地得出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先后次序等。

Ni是抽象感知功能中以使用者主体为基点出发的,定向于主体的意象概念,而外倾直觉则定向于客体的可能性 能补充一定的认识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和不足。根据主体意象预定目的与已有的基点,在意识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像。

荣格定义的部分原文:

内倾直觉所领悟的意象源于先天的遗传的无意识根基。这些无意识中的原型的最内在的本质无法为经验所接受,它们是历代先人心理运作的积淀;即有机体存在的普遍经验的累积或汇聚,经亿万次重复后就凝聚成了类型。

虽然内倾者的直觉可能为外在客体的刺激所引起,但是它所关心的并非外在的可能性,而是外在客体从他的内部所释放出来的东西。内倾感觉主要限制在——经由无意识——对神经刺激现象的知觉上,它不能超越这一范围,而内倾直觉则压抑了这方面的主观因素,从而使它去领悟那些引起神经刺激的意象。例如,假设某人遭到心因性晕眩突发的袭击。感觉所关注的是这种神经系统扰乱的特殊性质,知觉它的所有特质,它的强度,它的过程,它的如何发生以及如何结束,但却不会进一步越此去追究它的内容以及造成神经系统扰乱的东西。相反,直觉从感觉中获得的只是它直接行动的推动力;它洞视到场景背后的东西,迅速知觉到造成这种特殊现象发生——晕眩的突发——的内在意象。它看见一个意象:一个步履蹒跚的人,心被利箭刺穿。该意象迷住了直觉活动;它被意象所捕获,努力去探索意象的每一个细节。它紧紧地抓住灵视,以最富于生命力的兴趣去观察这一图像的怎样变化,怎样进一步展开,最后又怎样地消失。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