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主现在大一,有时候和室友们讨论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自己的想法和以前的自己(或者自己觉得应该这样想)差异很大。

举个例子,以前的自己总是会对政府政策或者是热门事件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朋友交流等等;但是现在的想法却往往变成了「活在当下,过好自己的就可以了,哪能管得了那么多。」甚至觉得曾经的自己是个中二病患者,太过理想主义。同样的例子很多。例如婚姻观等等??

所以也很疑惑,想法随著年龄增长而改变,到底是更加成熟,还是被所谓社会主流价值观同化了呢?


首先呢,我觉得成熟和世俗倒不是完全相反的概念,主要在于我定义的世俗其实并不是泼妇骂街的那种俗,而是带点平凡带点油腻,像巷子口黑乎乎的大铁锅里炸出的老油条,以五毛钱为单位,被一层薄薄的塑料袋包著。你觉得好吃,但得配点豆浆,还要糊一手的流油。

其次就是,放心,没有人会被社会主流价值观彻底同化的,谁心里都有著叛逆的角落,比如我,虽然想成为正义的伙伴(x,但就特别讨厌正能量这个词。再次,如何界定褒义的成熟和贬义的俗嘛,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还是内心的理智吧。这个词其实不是很准确,而应该是一个大范围,包括知识呀、阅历呀、主见呀、不动摇不跟风呀之类的东西。懂得很多的人不一定是成熟的人,懂得很多有利于自身进益的,才算是吧。对事情的态度看法变了是伐,很正常,莫方。只是恰好在年纪的分层处来到了大学的小社会,梯子越搭越高了,可你看到的世界依然是你用自己的双眼看到的,依然是你的世界。-

作为朋友再说一点题外话吧。上了大学这一年,我自觉有的地方更圆润,有的地方更凌厉,但总体来说的确更考虑怎么做人、更顾虑怎么说话。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丧失了某种纯真,可却不算太忧虑这事,因为在我看来,人这一生追求的目标太多了,健康第一,善良第二,努力第三,再往后才有所谓的纯真,我若是够得上前面这些标准,那就算我是个俗人又怎么了?就算我是个纯人又怎么了?一点儿也不重要了。

冷人有冷人的活法,暖人有暖人的活法,文青有文青的小资,小市民有小市民的浮世,我真心希望你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活,抓住梦想和喜爱,同时渐渐满载生活的智慧,于是保留最大限度的天真和最大限度的成熟,最后等价成全部的开怀。

话说因为参加了校际辩论,最近的说话风格都比较奇怪(吐舌头)。前几天策划了个类纪录片,看到了很多我校各年龄大学生心态的迷茫,所以反而有点慌乱中的宁静吧。「啊这果然是成长必经的一个过程呢」,看著受访人的时候会开小差地这样想。所以Dont worry,这种问题也不是你一个人在问噢。

本人年不过十八,在知乎全然没议论过如此沉重的话题,答案不周到、幼稚的地方肯定很多,望见谅,只当是看个消遣吧。
简单点来说,成熟可能就是多思少言以及适应这个社会吧。比如说话做事时想的更多,无论事前事后,总会有更多的思绪涌来,有的可能会推翻之前的想法,有的可能只是部分想法的延续。在想的更多的同时,说的就少了。因为你知道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说出口会暴露自己的思想浅薄,这何尝不是成熟的一种体现呢。

想法成熟是与自身知识的累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为什么从小到大父母老师都强调好好学习的重要性,这不光是为了以后的生存,更是为了成为独立完整的个体。

婚姻观也好,对政府的见解也罢,都会随著时间的流逝而作出相应的改变。这并不是说我们变得世俗化,变得自私了,而是我们把自己看作独立个体对待,没有好的个体,是无法组成社会大环境的。当你问出这个问题,当我们在这里写下自己见解时,如果还能想到感谢国家能让自己悠闲的捧著手机啪啪啪打字,也未尝不是成熟的一种体现呀。

人生才走过1/4,可放眼望去,自己乃至人类都无比渺小。好好活著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好好适应这个世界。

个人拙见啦╮(╯_╰)╭
成熟和世俗是对同一个东西的两个情感色彩不同的描述。哪有什么世俗和成熟之分,成熟不过是为自己的世俗洗地,世俗也只是给自己看的不爽的人扣个帽子。
保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做到了,愿挽盛世将倾便万死以赴,愿求风骨无埃即遗世独立,然则爱惜羽毛渔樵耕读也无可指摘。譬如大乘小乘,选择而已。这是成熟。反之,则是陷入世俗与犬儒的深渊。

Introduction 我们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想法太多…

Body 鉴于每个人对于世俗的定义不同 每个人划定的界限也就不一样 拜金 虚荣 利己 个人主义 在有些人看来这些是生存在这个社会上而不得不产生的附加品 而在有能力不为生存而挣扎的人看来也许就是世俗

Evidence 读书的意义在于日后长大了你可以有能力选择你想做的事情 而不是为生活所迫 被同化的去接受以前那些被你认作为是世俗的想法 有能力去做自己想成为的人时 不知不觉中你就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 也算是种成熟吧

In conclusion 当我知道我真正想要的 世俗成熟啥的我都不care lah

From

一个还没尝试过国内社会的girl【所以看你们的答案有点懵逼get不到qwq去做志愿了 cya
我觉得是当我们一点一点开始了解这个社会,了解了我们身处其中宛若砂粒,会思考的更多想的也越多,这是成熟的过程。也是面对现实的妥协。我和你一样,在大学遇到了很多人很多事,都是超乎我以前想像的。但是一年快要结束了,我发现我开始习惯于这样的生活了,我觉得这并不是说我变了,只能是说我在现有的环境下,找到了更适合的生活方式。但我觉得这也仅限于大学,毕竟离开校园,又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需要重新开始。

我们接触这个社会,我们的思想难免会受其影响。当我们不断的与其接触更多,我们的思想就一定会带有世俗的色彩,而这恰恰也是走向成熟的标志,当你开始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更加稳重,开始思考我的这个想法是否更加妥当,是否严谨,可能就是一种思想逐渐成熟的标志吧。思想的成熟与世俗本界限就不太分明,我们的想法在迎合这个社会的主流同时,也应保有独立性。

PS:前段时间听过许纪霖的讲座,在这个世俗的时代是需要理想主义的精神的,有理想,有知识,有情趣。仅仅是一个涉世未深的浅薄的人的见解→_→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