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我决定.jpg

我决定,生活里只留下对的人

为了过怦然心动的人生,你学会将物品断舍离。但真正干扰人生的,除了物品,还有「人」!

 

 

爱因斯坦曾说:「天下最愚蠢的事,就是不断重复做同样的事,却期待有不一样的结果。」

 

 

 

 

书名:我决定,生活里只留下对的人

作者:杨嘉玲 著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如此描述这种思想:

 

「每一句箴言、每一本书、每一句谚语,

只要能提供你帮助、于你适用,必会透过直接

或曲折的管道被你理解,终属于你。」

 

From 思考致富 p.50

 

初衷于此,将阅读过的大小书佳句记录起来,个人笔记使用,时时复习。

 

 

 


 

 

 

你多久清理一次心里的家?

 

若只是因为可惜,而紧紧留著不会再用到的东西,其实是把能量留在过去,而不是创造美好的现在。

 

      喜欢看整理书,也爱分享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从没想过「人」也是项目之一,被导读打到,看完之后不会得到条例式的整理顺序,或是要从哪边开始下手,很多金句可以分享,希望能有一句话能触痛你⋯⋯

 

      映像最深的两个案例:

      1.孝与不孝的两难:很坦然地说出婆婆送至安养院的事情,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换另外一种方式面对家庭问题。

      2.隔代教养:很常听到的案例,要证明,就要付出代价。

 

      要相信自己选择的,习惯为自己做决定。

 

 

 


 

 

 

         孝与不孝的两难    

 

割舍,并不是决裂,而是了解到如果不适度的切割,生命的养分就无法得到最适当的发挥,整个人会越活越虚、衰败。

 

      爱不一定是紧紧相依、嘘寒问暖、待医奉茶,诚实地面对自己的限制,勇敢割舍不合时宜的观念与做法,在心里保持一段距离、保留一点空间,反而保障了彼此的幸福。

 

      --- 第三章 p.47

 

 

 

 

                 隔代教养    

 

缺乏独立能力的外在依赖——财务需求

 

隔代教养议题经常被视为是沟通问题,

但如果深入家庭结构来看,会发现这其实是权力的角力,而要赢得这场竞赛背后的筹码是经济能力。

 

 

一个人会对生命感到满意,来自于他愿意承担所有责任,不把自已的重量转嫁到他身上。

 

      因为当你依赖的越多,你所得到的自由就越少。绝对不可能有一种关系是可以满足你所有的需求,却不用付出任何代价。独立不会从天而降,那需要你花力气争取与捍卫,证明你负担得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否则也是另一种勒索。

 

      --- 第九章 p.88

 

 

 

 

 

找出无法割舍的原因,勇敢面对心中恐惧

 

      清理心里空间的范围,包含任何你觉得

      1. 感觉压力、有负担的关系

      2. 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仍无法解决或消除不舒服的感觉

      3. 你无法忽视,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的关系

 

      如果你希望生活过得清爽、不纠结,以上这些状态都值得花你一点时间好好探索、清理。很多时候,卡住我们的不一定是外界的事务,而是我们内心的想像。

      想是问题,做是解答。无止尽的思考,只会让我们停在情绪的回圈中,看不到出口。当你愿意为自己做一个决定的当下,无论决定或大或小,你已在心中种下一个行动的意念,化被动为主动,为自己的相信而努力,而不是等待别人救赎。

      唯有你决定生活里只留下合适自己的选项,那些错置的安排,才有机会从你的生命中消失。

 

      --- 第十五章 p.134

 

 

 

设想可能的反应与影响,最好心理准备

 

      你的责任不在于设计出一套完美的做法,让对方心甘情愿接受。他们有权利用自己的方式宣泄情绪,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厘清自己的界线并表达清楚,让对方明白你的决定。你的态度越坚定,越不模棱两可,对方就越快能适应。

 

      --- 第十六章 p.152

 

 

 

好好道别

 

你只要坚定的表达你将采取的行动。

 

      切记,道别的目的是放下,而不是制造更多的拉扯。因此,小心自己所选择的言语,不要变成说服对方或批斗大会,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尽可能态度温和、立场坚定地表达你的选择,让对方体认到你的坚决,便是成熟的表现。

 

      --- 第十七章 p.177

 

 

 

要割舍还是修复,取决你想得到什么?

 

一个人成熟与否的指标,就在于他有多么的习惯为自己做决定。

 

      当遇到不合理或不舒服的事情,他是待在原地埋怨,等著别人解决问题?还是主动做出反应,在有限的选择内,创造最能满足自己需要的结果?不同的心理状态,就会产生出不同的行为模式,最终编织出不同的人生际遇。

 

      --- 第十九章 p.207

 

 

 

不割舍,是因为你还有想得到的

 

「可是」、「但是」⋯⋯

 

      他们内心深处很清楚,留在原有关系、不行动,是可以获得更多好处的,只是表面上的自己还没意识或不肯承认,所以持续抱怨。毕竟无人怪罪,是更痛苦的。

      不设界限,少了控制权,但多了一份保障或庇护;勇于割舍,没了依赖,却得到更多的可能与空间。

      哪一个比较划算,没有标准答案,但唯有你为自己下决定,而不是等著别人替你安排,才是真实的存在。记得「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你就不容易因为害怕失败或受伤,而做不出任何行动。

 

 

人是变动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渴望,重要的不是对方是谁?而是你需要什么。

 

      幸福,就是该割舍的不强求,该维系的努力修复。

 

      --- 第十九章 p.210

 

 


 

 

推荐阅读

海苔熊|读《我决定,生活里只留下对的人》:再不走,你就要和最好的自己错过

 

 

 

 

 

「是的,你可以感觉不开心,决定疏远或表达不满,那是你的权利。而我决定做出改变,是因为我想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追求更平衡的互动,我相信这么做会让我们彼此更舒服。如果你愿意跟上,我衷心感谢,如果你决定离开,我由衷祝福。」p.118

 

 

(以上内容笔记自用,如有侵权请告知,详细内容请至各大书局或网路通路购买,支持实体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