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我決定.jpg

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

為了過怦然心動的人生,你學會將物品斷捨離。但真正幹擾人生的,除了物品,還有「人」!

 

 

愛因斯坦曾說:「天下最愚蠢的事,就是不斷重複做同樣的事,卻期待有不一樣的結果。」

 

 

 

 

書名: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

作者:楊嘉玲 著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如此描述這種思想:

 

「每一句箴言、每一本書、每一句諺語,

只要能提供你幫助、於你適用,必會透過直接

或曲折的管道被你理解,終屬於你。」

 

From 思考致富 p.50

 

初衷於此,將閱讀過的大小書佳句記錄起來,個人筆記使用,時時複習。

 

 

 


 

 

 

你多久清理一次心裡的家?

 

若只是因為可惜,而緊緊留著不會再用到的東西,其實是把能量留在過去,而不是創造美好的現在。

 

      喜歡看整理書,也愛分享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從沒想過「人」也是項目之一,被導讀打到,看完之後不會得到條例式的整理順序,或是要從哪邊開始下手,很多金句可以分享,希望能有一句話能觸痛你⋯⋯

 

      映像最深的兩個案例:

      1.孝與不孝的兩難:很坦然地說出婆婆送至安養院的事情,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換另外一種方式面對家庭問題。

      2.隔代教養:很常聽到的案例,要證明,就要付出代價。

 

      要相信自己選擇的,習慣為自己做決定。

 

 

 


 

 

 

         孝與不孝的兩難    

 

割捨,並不是決裂,而是瞭解到如果不適度的切割,生命的養分就無法得到最適當的發揮,整個人會越活越虛、衰敗。

 

      愛不一定是緊緊相依、噓寒問暖、待醫奉茶,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限制,勇敢割捨不合時宜的觀念與做法,在心裡保持一段距離、保留一點空間,反而保障了彼此的幸福。

 

      --- 第三章 p.47

 

 

 

 

                 隔代教養    

 

缺乏獨立能力的外在依賴——財務需求

 

隔代教養議題經常被視為是溝通問題,

但如果深入家庭結構來看,會發現這其實是權力的角力,而要贏得這場競賽背後的籌碼是經濟能力。

 

 

一個人會對生命感到滿意,來自於他願意承擔所有責任,不把自已的重量轉嫁到他身上。

 

      因為當你依賴的越多,你所得到的自由就越少。絕對不可能有一種關係是可以滿足你所有的需求,卻不用付出任何代價。獨立不會從天而降,那需要你花力氣爭取與捍衛,證明你負擔得起,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否則也是另一種勒索。

 

      --- 第九章 p.88

 

 

 

 

 

找出無法割捨的原因,勇敢面對心中恐懼

 

      清理心裡空間的範圍,包含任何你覺得

      1. 感覺壓力、有負擔的關係

      2. 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仍無法解決或消除不舒服的感覺

      3. 你無法忽視,卻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的關係

 

      如果你希望生活過得清爽、不糾結,以上這些狀態都值得花你一點時間好好探索、清理。很多時候,卡住我們的不一定是外界的事務,而是我們內心的想像。

      想是問題,做是解答。無止盡的思考,只會讓我們停在情緒的迴圈中,看不到出口。當你願意為自己做一個決定的當下,無論決定或大或小,你已在心中種下一個行動的意念,化被動為主動,為自己的相信而努力,而不是等待別人救贖。

      唯有你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合適自己的選項,那些錯置的安排,纔有機會從你的生命中消失。

 

      --- 第十五章 p.134

 

 

 

設想可能的反應與影響,最好心理準備

 

      你的責任不在於設計出一套完美的做法,讓對方心甘情願接受。他們有權利用自己的方式宣洩情緒,你唯一要做的就是釐清自己的界線並表達清楚,讓對方明白你的決定。你的態度越堅定,越不模稜兩可,對方就越快能適應。

 

      --- 第十六章 p.152

 

 

 

好好道別

 

你只要堅定的表達你將採取的行動。

 

      切記,道別的目的是放下,而不是製造更多的拉扯。因此,小心自己所選擇的言語,不要變成說服對方或批鬥大會,來證明自己是對的。盡可能態度溫和、立場堅定地表達你的選擇,讓對方體認到你的堅決,便是成熟的表現。

 

      --- 第十七章 p.177

 

 

 

要割捨還是修復,取決你想得到什麼?

 

一個人成熟與否的指標,就在於他有多麼的習慣為自己做決定。

 

      當遇到不合理或不舒服的事情,他是待在原地埋怨,等著別人解決問題?還是主動做出反應,在有限的選擇內,創造最能滿足自己需要的結果?不同的心理狀態,就會產生出不同的行為模式,最終編織出不同的人生際遇。

 

      --- 第十九章 p.207

 

 

 

不割捨,是因為你還有想得到的

 

「可是」、「但是」⋯⋯

 

      他們內心深處很清楚,留在原有關係、不行動,是可以獲得更多好處的,只是表面上的自己還沒意識或不肯承認,所以持續抱怨。畢竟無人怪罪,是更痛苦的。

      不設界限,少了控制權,但多了一份保障或庇護;勇於割捨,沒了依賴,卻得到更多的可能與空間。

      哪一個比較划算,沒有標準答案,但唯有你為自己下決定,而不是等著別人替你安排,纔是真實的存在。記得「沒有最好的選擇,只有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你就不容易因為害怕失敗或受傷,而做不出任何行動。

 

 

人是變動的,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渴望,重要的不是對方是誰?而是你需要什麼。

 

      幸福,就是該割捨的不強求,該維繫的努力修復。

 

      --- 第十九章 p.210

 

 


 

 

推薦閱讀

海苔熊|讀《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再不走,你就要和最好的自己錯過

 

 

 

 

 

「是的,你可以感覺不開心,決定疏遠或表達不滿,那是你的權利。而我決定做出改變,是因為我想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追求更平衡的互動,我相信這麼做會讓我們彼此更舒服。如果你願意跟上,我衷心感謝,如果你決定離開,我由衷祝福。」p.118

 

 

(以上內容筆記自用,如有侵權請告知,詳細內容請至各大書局或網路通路購買,支持實體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