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特派员陈君硕╱北京报导】

中非论坛在北京举行,50多国非洲元首齐聚北京,看在非洲留华学生眼里,特别有共鸣,来自苏丹的北京清华大学博士生巴达维接受本报专访,他认为中国对非洲再提供600亿美元援助及八大行动,当然很好,但非洲能靠自己的还是要自立自强;有感于非洲长期陷于宗教民族动乱,他对中国的治理模式十分钦佩,对于敏感的两岸问题,在他看来,两岸文化语言种族各方面太像,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他认为两岸统一只是迟早的问题。

巴达维从高中时就萌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其所住村落的活动中心,每个周末都会播放电影,他很早就认识成龙、李小龙等明星,也看了不少武侠片,「当时真的以为每个中国人都会功夫,会轻功会飞」,大学考取苏丹第一学府喀土穆大学的中文系,正式投入对汉学及中华文化的研究,毕业后到中国留学,在甘肃兰州的西北师范大学取得硕士,目前是北京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博士生。

陆援不是新殖民主义

对于西方舆论批评中国对非洲是「新殖民主义」,巴达维并不认同,毕竟中国在历史上从未殖民过他国,不像西方反而有「前科」,他认为西方许多对中国的指谪,存在双重标准,譬如批评中国卖军火给非洲,但美国却可卖武器给阿联酋,也没逼迫阿联酋要走上民主制度。

巴达维认为,中国加大援助非洲「肯定是非常好的事情」,对世界多边主义也有帮助,但他强调,非洲也应自立自强,既需要中国的资源,也应先妥善处理好自己内部的事和善用自身资源,不只石油、矿物等天然资源,还有人力资源,「法国足球队很多都是非洲人!」他认为人力资源流失,就是非洲待自身解决的问题之一。

巴达维指出,非洲多国长期以来深陷动荡,是因民族、宗教、部落、意识形态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很复杂,他深信非洲国家若政局稳定,经济也定能快速起飞,也因此当他看到中国能够统治好这么庞大的疆域、人口和多元族群,十分佩服,「从北京到拉萨,你可以看到,是很有系统的治理」。

同文同种本就是一国

他刚到中国留学时也不解为何上网要翻墙,但是待了几年后有了不同体会,尤其看到「阿拉伯之春」对北非西亚造成的负面影响,让他对于中共管制网路的作法,多了些理解。

巴达维在中学时就注意到销往非洲的产品上有「made in China」,也有「made in Taiwan」,是在大学学习中文后,才知道两岸问题的存在,在他看来,两岸的种族、文化、语言都太相像,没什么区别,台湾本就是中国一部分,他认为两岸走向统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