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4648346

今天坐在星巴克靠窗的位置,陽光從窗戶灑進來,店裡輕放著爵士樂,可說是燈光美氣氛佳,我打開電腦正準備享受一個悠閒的下午,兩位中國老大爺與大嬸走進店裡,壞了這個美好的下午。

先說說老大爺們,一走進店裡以隔壁街都聽得到的音量,討論著要點的飲料,令其他客人忍不住側目,喧嘩一番後好不容易做出決定,旁若無人的直接走到櫃檯前,完全忽視等待點飲料的人龍,白人店員客氣的提醒他們請排隊,兩人回頭看了一眼錯愕的群眾們,也沒道歉,緩步晃到隊伍後面,繼續維持高分貝的聊天,五分鐘以後,聽的懂中文的我,從他們中午吃什麼到晚上要去哪都瞭若指掌。

再來談談大嬸們,兩個人提著貴氣逼人的名牌包,手上數量眾多的紙袋,顯示剛剛在精品店內經過一番廝殺,同樣高分貝談論著購物心得,接著直接在店裡一角打開紙袋,拿出戰利品互相比較了起來,終於有客人按捺不住,上前請兩人「放低音量,這是公共場所」,沒想到兩位大嬸還是不願降低音量,後來店員客氣但堅定的請四人離開,以免影響其他客人的權益。

四人離開後,店裡的客人苦笑、搖頭、嘆息,我突然臉上一陣熱,覺得身為華裔(外國人基本上分不出中國人和台灣人)挺丟臉,也不解中國一向以禮儀之邦自居,怎麼到了國外,反而被笑禮貌不佳?

記得之前回台灣,陪家人去故宮參觀,剛巧遇到大陸十一黃金週,整個故宮塞滿了大陸遊客,上廁所簡直是打仗,母親好不容易排到廁所,一個大陸媽媽直接插隊,氣的母親大喊:「上廁所要排隊!」,沒想到這個媽媽更絕,回了一句:「急的人先上,排什麼隊」,便衝入廁所,根據母親轉述,現場沒有其他人站出來說話,她只能繼續排隊。

曾有在美國旅居多年的中國朋友告訴我,中國人口實在太多,因此沒有個人空間的概念,也習慣擁擠和吵雜,鮮少人有排隊的概念,她剛移民到美國時,被這裡的店員和民眾修理過很多次,著實體驗到所謂的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後來習慣了,覺得排隊是很好的制度,回中國開始不習慣和人肩併間挨著。

她還告訴我,其實中國人是需要教育的,也是可以教育的,只是需要一點時間,聽說不少中國遊客到台灣,引起台灣民眾不滿,其實只是因為文化與生活習慣的不同。

什麼時候台灣的政府到民眾,可以像我那天去的星巴克,從店員到客人,態度客氣但堅定的告訴這些客人,歡迎你們來,但是請尊重並遵守我們的規則,如果你不遵守,「我們保留拒絕服務任何人的權利」(we reserve the right to refuse service to anyone)。 

【引用】

http://tw.news.yahoo.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