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康熙来了》最早期的忠实拥趸,我是真的跟了康熙十二年。下面我来说说本人对于《康熙》这些年来的看法。其实最早看《康熙》完全是因为蔡康永,早在《真情指数》和《超级两代电力公司》的时候就被康永独特的主持风格吸引住了。老实说在初接触《康熙》的时候完全不知道小s何许人也,只是知道那是杉菜的妹妹。在被吴宗宪的综艺节目撩到有些审美疲劳之后(本人还是很喜欢吴宗宪的),《康熙》在当时的我看来真的算是带些小清新味道的综艺访谈节目(老实说我也被自己这个形容词震到了,但确实是当时的观感)。蔡康永一如既往的睿智,幽默(注意是幽默不是搞笑),加上完全不按正常逻辑出牌天马行空的小s所起到的化学反应至少在那个时代是绝对炫目的。

最初几年对于《康熙》我真的是集集不落,这节目隐然成为了每周一到周五最好的放松甜点。但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康熙》不再那么吸引我了,随著网上可以观看的资源越来越多,《康熙》那些曾经让我惊艳流连的梗也多少变得可有可无。后期的《康熙》更多的是情怀吧,就好像一个陪你成长的朋友,你发现他没有儿时那般有趣,没有曾经那般光芒四射,你已不会天天都想和他一起玩耍,但你知道他一直在那边。所以当他离开时,你会很是感伤,但是你自己也知道他不在是你的必需品,你还有很多新的朋友,生活还要继续。这大概就是当初康熙停播时候我的心情,相信有很多朋友和我是一样的。

最后再来说说《康熙》那牢不可破的地域性,我在这边所说的地域性不是指观众受众,康熙在华语圈几乎是无往不利的,没有哪个讲华语的地方对这个节目绝缘。

我所说的地域性来自嘉宾。相信很多朋友看过很多我们内地的明星在参加康熙时显得如此不搭,以小沈阳为最典型的例子,小沈阳在内地参加访谈节目时候的表现远远超过了在康熙的表现。这和两岸演员对于「娱乐」和「尺度」的理解和把握分不开,在这边我们不讨论疏优疏劣,只是客观的说《康熙》所特有的「台味」文化和内地明星的节奏很难爆出观众期待的火花。我想这也是《康熙》很难在内地复活的最重要原因吧。

以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