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广安女副区长黎永兰被男友施暴致死的消息刷屏了。这是一起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剧,但在痛惜之余,我们也应该深刻地分析这起悲剧警醒著我们什么。

子女过度依赖父母绝对不是好事

根据新闻所报道的,黎永兰的父母曾经干涉过其婚姻,黎永兰生前就将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归结于家里人过多地介入,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局面。也正因为如此,其父母和家里人对她离婚后的感情生活也不好多加介入,即使看到林雪川对黎永兰施暴,也没有进一步有力地劝阻二人的交往。

离婚时,黎永兰已经34岁。作为一个成年人,她应当对自己的婚姻大事有足够的自主权,却受父母干涉并且后悔,可见其对父母有较重的依赖心理。

黎永兰多次向父母要钱借给林雪川也是其精神不独立的证明。作为一名成年人,黎永兰应当明白自己是自己、父母是父母,财产各有所属,父母的钱绝不能等同于自己的钱。即使不得以必须向父母求助,也应该有借有还,更不应该拿如此巨额的财产与其说是借、不如说是送给「男朋友」。

经验告诉我们,精神上依赖父母的人,生活中往往也容易出现问题。和谐、亲密是一种健康的家庭关系,但依赖却是一种疾病。过度依赖父母的人,往往也会依赖配偶、子女,而当没有人可以依赖时,他们便会失去自我,甚至失去生活下去的动力。

相应的,黎永兰的父母也不应该过度地干涉其生活,特别是婚姻。如果我们认真观察,不难发现许多由父母一手拍板的婚姻,即使有著令外人羡慕的光鲜外表,也往往令子女痛苦不堪——这类婚姻在物质上或许不错,但缺乏感情基础的婚姻,会令双方精神上饱受折磨。

有的婚姻双方明明同床异梦、形同陌路,父母却为了所谓的「面子」问题或者经济、伦理等问题,阻止双方离婚,轻者双方生活质量低下,中者婚姻破败不堪,重者酿成悲剧。

由于父母不赞成而被拆散的恋情、婚姻同样令人唏嘘。我认为,除非对方有明显的道德缺陷等很严重的问题,否则每一段爱情都应当被尊重、被承认、被祝福、被保护。

黎永兰正是对父母依赖,所以听从父母的意思,离了婚,留下了终生遗憾。同样的,她依赖林雪川,不断地向父母拿钱给他,成了这个道德败坏的男人的「提款机」。

所以黎永兰的爱情、亲情都非常不健康,重要根源就是其严重的依赖心理,其父母对于子女的控制欲也是「原罪」。

恋爱结婚应当重视对方的道德品质和精神状态

众所周知,有严重道德缺陷和人格缺陷的人绝不能交往。林雪川是典型的两样全占。

在早年,林雪川就表现出道德水准低下——林雪川曾利用任邮差送报纸的机会,以帮村民取邮政汇款为由,多次偷窃村民从省外汇回家乡的款项,这表明了其有投机取巧的性格。

林雪川在两段婚姻中都有严重的家暴史,说明其人格不健全,是典型的情绪无法自控,所以需要把在外面的不如意在老婆、孩子身上暴力发泄。

林雪川最为严重的一次家暴,是将当时约五六岁的儿子打住进了医院,这既充分证明了其道德低下和人格缺陷,也证明了他对亲人没有爱。

从其后林雪川对黎永兰的态度来看,可以说,他根本没有把黎永兰当成一个人格平等的人,态度更像是对待工具和畜牲,否则他不会以「无耻的非法手段」逼迫黎永兰和他确认恋爱关系——到底是什么无耻的非法手段,相关的新闻报道并没有说明,但可以肯定,这种手段对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都是巨大的摧残。

我们也可以大胆推断,从一开始林雪川追求黎永兰,看中的就是她的社会地位和钱,想利用她为自己的生意添砖加瓦,绝非什么「真爱」。

但在这段「恋情」当中,黎永兰的父母、家人却缺席了,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对于一个严重离谱的「恋人」,父母就应该狠下心来「棒打鸳鸯」,但他们没有,只是默默地看著女儿被施暴而无所作为,还一次次地借钱给林雪川,让其对女儿一步步地加强控制。可以说,父母、家人的不作为,令黎永兰不仅财色两失,最终还丢了性命。

人人都应当具有防卫意识,尤其女性

黎永兰虽然是事业上的女强人,但对自己的保护却明显不足。

这种不足,在2013年就已经明显表现出来:2013年,林雪川以「无耻的非法手段」逼迫黎永兰和他确认了恋爱关系。面对一个声名狼藉、道德败坏的「追求者」,黎永兰该做的不仅仅是拒绝,也应该自我保护。如果不是进入了安全条件很差的环境,林雪川不会有机会实施无耻的非法手段。被无耻的非法手段侵害后,黎永兰没有选择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是选择了与施暴者谈起了恋爱,简直令人怀疑她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而之后,黎永兰多次被林雪川施暴,又多次为其提供金钱,根本谈不上拥有人格尊严。

黎永兰曾多次要求「好聚好散」,结束两人的关系,甚至说出了「你一分钱都不还,我再给你一百万,我们就分手吧」。但林雪川不同意分手,扬言「分手后我要杀你全家,我要你活不过三天「「我就是要你死」「我动你一下,你家头一家人都要死完」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见多识广的女副区长,就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以黎永兰的身份,有足够的能力请公安机关保护自己。且不说林雪川与她并不是夫妻关系,充其量只是男女朋友,也不说林雪川的行为已经严重超出了正常的限度、甚至有死亡威胁,即使是夫妻之间频繁家暴,也应该使用法律保护自己和家人。即使再退一万步来说,黎永兰不为自己著想,难道也不为父母家人著想吗?林雪川这样的疯子,在黎永兰母亲的面前都敢殴打她,简直明目张胆、目中无人,他一旦严重失控,能保证真的不会伤害其父母家人吗?

或许黎永兰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受到现实的桎梏;或许她产生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觉得自己采取行动会受到更残酷的对待,逆来顺受反而会减少痛苦;或许她认为公安机关「清官难断家务事」,或许她还相信林雪川还有最后的一丝善良,但是,自古以来,面对暴力,妥协从来不是好的选择,甚至是最错误的选择。这一点,已经有了太多血淋淋的教训,黎永兰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我认识你是这辈子最大的错误」,黎永兰曾在电话中对林雪川说的这句话。可是,既然明知是最大的错误,为何还要一错再错,一错到底呢?

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人格完整不能等同

社会上有很多人将事业的成功等同于人生的成功,也有人神化事业有成的人,认为其在其他方面也必然是成功者。

诚然,事业成功的人必然有过人之处,尤其是以处理社会事务为事业的人,也应该有能力处理好家庭关系,人格也应更健全。

但事实并非如此。人性非常复杂,事业的成功也与人格健全没有必然联系。恰恰相反,一些人在人格、性格上的缺陷,反而成了其事业的助推器。比如乔布斯就性格孤僻,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很多人评价他是自卑、冷酷、孤僻、暴躁、傲慢、极端、一意孤行的复杂而且糟糕的结合体,但他一手开创了智能手机的新时代。

同样的,我们不能认为黎永兰是副区长,就一定人格健全。从她对于父母的依赖、和在被林雪川频频严重施暴仍「不弃不离」这一系列反常的表现来看,她明显人格有缺陷。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黎永兰虽然是名副区长,应当有能力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但事实上,一个人无论事业上有多成功,在家庭当中,TA仍然只是一名普通成员,尤其是女性,无论其在职场上有多成功,在家庭中甚至可能仍然是弱者。受害方不断退让容忍的苦衷也各不相同,家暴绝非一个单纯的法律、情感或经济问题,简单的表相背后往往有著复杂而深刻的原因。

我们只能说,黎永兰并没能将职场上的精明强干带到家庭生活当中。笔者见过的许多人和黎永兰一样,并没能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场成功经验迁移到其他生活和家庭当中,例如我认识的一位女法官,谈起擅长的民事案件头头是道,但一谈到自己身边的日常事务,思维和语言立马变得和邻家的大妈一样,丝毫不见法学训练的痕迹。这种情况也提示我们,将学到的技能内化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能帮助我们过得更好。

作者:神棍猫,知乎小V,普通公务员一枚,回答过些比较像样的问题,得到了一些网友的认可。立志成为洞悉规则、洞悉人性的神棍。乐于帮助友善的朋友,也乐于与人友善且有建设性地交流。接受付费咨询。

个人微信:shengunmao0。微信公众号:亚细亚伸手党,mp.weixin.qq.com/s/0lRM。知乎专栏:亚细亚伸手党,

亚细亚伸手党?

zhuanlan.zhihu.com
图标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