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为“一同成长的粑粑”第361篇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消化系统的功能如何,与孩子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消化功能健全,孩子就能获取充足的营养;促使机体健康地生长发育。因此,妈妈及家人必须注意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

  (1)注意口腔卫生,保护牙齿

  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第一关,牙齿是咀嚼的工具。乳牙的好坏,不仅会促进颌骨的发育,还与诱导恒牙的萌出关系很大,所以要保护好孩子的牙齿。

  培养孩子早、晚刷牙,饭后或吃糖后漱口的好习惯。孩子每天除吃饭外,还常吃零食,因此,除早上刷牙外,晚上睡前刷习:尤为重要。父母应教会孩子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顺着牙缝上下刷,里外都要刷。应该给孩子选用只有两排柔软稀毛的儿童牙刷和儿童牙膏。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孩子饭后或吃糖后漱口的好习惯。

  教育幼儿少吃零食,临睡前不要吃糖果、点心。人的口腔里有一种乳酸杆菌,能使食物碎屑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乳酸。这种乳酸停留在牙齿表面的间隙和沟裂中,当其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可以使牙的釉质脱落,破坏牙本质,于是产生龋齿。如果睡觉前吃糖果、饼干等甜食,因睡觉时唾液分泌少,口腔里乳酸杆菌增长非常快,容易龋齿。因此,爸爸妈妈不要让孩子在睡觉前不要吃东西,如果吃了东西就要让孩子在刷牙一次。

  孩子的饮食不能过冷、过热或过硬。在组织孩子进食时,不要让他们吃过冷、过热的食物,或者冷热食物交替吃,也不要让孩子用牙咬过硬的东西,如核桃、松子、汽水瓶盖等,以防牙釉质产生裂缝或损坏口腔粘膜。

  但是,也不能尽让孩子吃细食,要适当地为他们提供一些粗纤维或稍硬的食物,让孩子用牙齿反复地咀嚼,促使乳牙、上下颌骨、面颊肌肉和牙槽良好发育。孩子在咀嚼食物时,要培养他们用两侧牙齿轮流咀嚼的习惯。如果单用一侧牙齿咀嚼,该侧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容易受到磨损,时间长了会引起牙釉质过敏,一吃东西就酸痛。而不常用的那一侧牙齿因缺乏适当的咀嚼锻炼,牙齿、牙龈、牙槽会发育不好,腮部肌肉由于活动少,得不到锻炼,肌纤维发育得细弱,面部会显得干瘪,甚至影响到两侧脸蛋的大小,左右不对称,损害面容的健康美丽。

  纠正一些不良习惯

  有的孩子喜欢吮手指甲,咬手指甲、铅笔、手绢,托腮等。这些不良习惯影响健康,会使孩子的发育受到限制,上、下牙咬合不上,形成唇露齿或“地包天”,严重的还会使面部失去和谐自然,甚至会影响发音和呼吸。所以应及时纠正孩子的这些不良习惯。

  及时发现和治疗龋齿

  不管是乳牙还是恒牙,只要发现有龋洞,就要及时送孩子到医院治疗。孩子应每年请牙科医师为孩子做牙齿检查。

  使用抗菌素要十分谨慎

  近年来,人们发现使用抗菌素,尤其是使用过期的四环素会引起牙齿脱钙变黄,容易龋齿。因此,对孩子不能滥用抗菌素。

  2)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注意食物的质量和清洁卫生

  消化器官与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活动是有规律的,所以不能让孩子暴饮暴食,必须养成他们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为孩子做的饭菜既要新鲜,有丰富的营养,又要易于消化,要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3)细心组织孩子进餐,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

  消化道和消化腺的活动都由神经系统调节,所以,组织孩子进餐时要使他们情绪愉快,保持旺盛的食欲;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进食习惯。如正确的吃饭姿势,不能张口嚼饭,不能边吃边玩等。

  (4)饭前饭后不作剧烈活动

  让孩子适当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能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但是,如果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抑制消化。因为剧烈运动时,由于适应性调节,大部分血液涌向肌肉,产生能量,而胃肠的血液供应不足,结果蠕动减弱i同时,迷走神经被抑制,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消化。饭后胃肠里充满食物,由于重力影响,运动振动比平时大,联系胃肠的系膜会拉紧,甚至扭转。产生疼痛。所以,饭后一般应休息半到一个小半小时,然后再进行剧烈运动。饭前半小时也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午饭后不要立即午睡,最好组织孩子散步15~20分钟,然后入睡。

  (5)培养孩子定时大便的习惯

  粪便中有一些有毒物质,便秘不利于健康。因此,为防便秘,应让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开水,多参加运动,养成定时大便的好习惯。

  欢迎关注:“一同成长的粑粑”,每日持续分享有价值的0-18岁育儿经验与心得,让我们与孩子一同成长。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转发,收藏,关注本账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