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酸鹼性是指土壤中存在着各種化學和生物化學反應,從而表現出不同的酸性或鹼性。土壤酸鹼性對土壤性質以及土壤中養分的利用率影響很大,過酸或過鹼都會影響養分的利用,進而影響到蔬菜的正常生長。所以,在蔬菜栽培中,菜農要對自己棚內的土壤酸鹼性有一定了解,並根據酸鹼性的強弱及時進行調整,以保證蔬菜的正常生長。

  土壤酸鹼的等級劃分

  土壤酸鹼性的強弱,常以酸鹼度來衡量。土壤酸鹼度,,又稱“土壤反應”,是土壤溶液的酸鹼(即氫離子和氫氧離子)的反應,主要取決於氫離子的濃度,以pH值表示。當氫離子的濃度大於氫氧離子的濃度時,土壤呈酸性;反之呈鹼性;兩者相等時則爲中性。

  土壤酸鹼度一般可分爲以下幾級:pH值<4.5爲極強酸性,pH值在4.5-5.5之間爲強酸性,pH值在5.5-6.0之間爲酸性,pH值在6.0-6.5之間爲弱酸性,pH值在6.5-7.0之間爲中性,pH值在7.0-7.5之間弱鹼性,pH值在7.5-8.5之間爲鹼性,pH值在8.5-9.5之間爲強鹼性,pH值>9.5爲極強鹼性。我國土壤PH值一般在4-9之間,在地理分佈上呈現南酸北鹼、鹽害偏酸、內陸偏鹼的規律。

  酸性土壤

  鹼性土壤

  土壤酸鹼的成因

  土壤中酸的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土壤有機體的分解產生有機酸、硫化細菌和硝化細菌產生的酸、生理酸性肥料的施用等等;二是氣候對土壤酸化的影響,如南方雨水較多的地區,淋溶作用強,鈣鎂、鉀等鹼性鹽基大量流失,氫離子取代鹽基積累在土壤膠體表面;三是土壤鋁離子的活化,土壤中鹽基離子淋失量越大,鋁的活化量也越大。通常以南的酸性土壤,主要是由於鋁離子的活化引起。

  土壤鹼性的形成主要是土壤中鹼性物質的水解反應,如鈣、鎂、鈉的碳酸鹽,以及膠體表面吸附的交換性鈉。

  在保護地蔬菜栽培中,由於週年重茬種植、受雨水淋溶少(耕層土壤酸根離子積累越來越多),以及肥料的不合理施用,造成土壤養分比例失調等有很大關係,特別是化學肥料的用量相對較多,並且肥料種類也很多,不同類型的肥料會對土壤的酸鹼度形成一定的影響。比如使用硫酸銨、硫酸鉀等生理酸性肥料,會降低土壤的pH值;使用石灰、碳酸鈣等生理鹼性肥料,會提高土壤的pH值。因此,蔬菜栽培中,菜農要時刻留意土壤酸鹼度的變化。

  大棚土壤酸鹼度變化除了上述原因外,與土壤的理化性狀和緩衝能力也有一定的關係。菜農可通過土壤檢測瞭解棚內土壤酸鹼度情況,判斷導致土壤酸鹼度變化的因素,從而在對酸鹼度變化的預防和調節上做到有的放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