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花的美丽是难以形容的,有网友说罂粟花有种让你看上一眼就一辈子也无法忘记的美丽。的确这样的描述并不过分,人们很难将这种这么美艳的花朵和毒品联系在一起。罂粟的毒性在成千上万种有毒植物中不算厉害,即使人们一口气吃下整株罂粟,也不会像食几小片钩吻嫩叶那样马上命归西天,但罂粟的提取物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特别大的危害,被人们称为「有毒植物之王」。

罂粟(学名:Papaver somniferum),即鸦片罂粟(英语:Opium poppy),是罂粟科植物,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罂粟的全株受伤后,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实中含有一种白色的乳汁,收集后经过加工就可以制成鸦片了。鸦片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同时其提取物也是多种镇静剂的来源,如吗啡、蒂巴因、可待因、罂粟碱、那可汀。因此,历史上很长时间都把鸦片作为药物来使用,有镇痛、镇咳、止泻和催眠等作用,但人们很快就发现了鸦片容易成瘾,不宜常服。

但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毒品生产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产业。利用鸦片服用时带来的暂时快感和较强的成瘾性,毒品行业销售非医疗用途的鸦片制品,使服用者深受其害。著名的鸦片战争更是让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国耻,而被国人所深恶痛绝。而近年来用鸦片作原料制成的毒品——海洛因,更是让这种原本用来治病用途的植物也逐渐成了人类的公敌。最终把罂粟推上了「有毒植物之王」的死亡宝座。

花本无罪,罪恶的不是花朵,而是人类的贪婪和放纵。最后是一则严肃提示,种植罂粟违法,千万不要私自种植,一颗也不行。


美丽的罂粟花,盛开之后,就成了毒害的根源。

点此查看图片折叠原因想一想清朝的鸦片战争,罂粟被称为有毒植物之王真的是当之无愧。西方列强利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让清政府割地赔款,这些教科书己经说得很清楚了。今天就让天台观宁波讲两个旧闻给大家听,好让大家了解罂粟有多毒。

一、解放后,新中国全面禁毒,西南山区不让种罂粟了。有位老奶奶活到八十年代初,眼看不行了,儿子就问她还有什么心愿未了,这老奶奶说从解放后就没抽一口大烟了,好想再抽一口上路。这老奶奶从小是富家小姐,知书达礼,但当初那边上层社会流行抽大烟,这小姐姐也好这一口,但每天只抽一次而已,解放这么多年都不抽了,没想还真是有瘾难忘啊!却让她儿孙如何才能满足这个要求啊!

二、张学良将军,大家都知道的少帅,年轻时也受时尚风气影响,好抽大烟。在张大帅被日本人暗杀离世后,少帅立志戒烟,从此终身再未碰鸦片。有大学者称,自愿戒掉鸦片烟的,全世界只有少帅一人!

劝世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罂粟(学名Papaver somniferum)是罂粟科的一年生植物。它的花很漂亮,如果不是因为植株能提取毒品的话,本来会是一种很有推广潜力的观赏花卉。罂粟花谢之后,就结出圆球形的果实来。果实成熟之后,会在顶部裂开许多小口,让种子散出。因为果实的形状很像「罂」这种口小肚大的容器,里面的种子又多又小,像是「粟」(小米),所以古人给它起名「罂粟」。罂粟种子基本无毒,里面富含油脂,还有一种特殊的风味,所以可用来榨油,或是在烘焙之后作为调味品。

罂粟的果实,左上角为越窑蟠龙罂。

然而,在罂粟的果实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划破它的果皮会流出白色乳汁。乳汁干燥之后会成为黑色的凝胶状物,这就是阿片(opium),它有另一个更为人熟知的音译名是「鸦片」。阿片中富含有毒生物碱,目前已经分离出30多种,包括吗啡、可待因、蒂巴因、罂粟碱、牛心果碱、罂粟壳碱、斯氏紫堇碱等下文会继续介绍的种类,它们合起来可以占到阿片质量的10–25%。正是这些有毒生物碱,让阿片有一定的治疗疾病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危害甚大的毒品和毒品原材料。

毒药合成:一场搭积木游戏

生物碱(alkaloid)是主要由植物合成的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因为通常呈碱性而得名。生物碱种类繁多,结构各异。细分的话,阿片中的生物碱都属于「苄(biàn)基异喹(kuí)啉(lín)」生物碱。

嗯,我想如果不是专门搞化学的人,看到这种5个字里有3个怪字的名字,都会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其实,比起生物碱的名字来,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合成过程要有意思多了。简而言之,植物是通过类似搭积木的手法,把简单的分子拼搭起来,从而合成出结构复杂的生物碱的。

对于苄基异喹啉生物碱来说,它的原材料是所有生物体内都有的一种物质——酪氨酸。酸氨酸是20种基本氨基酸之一,不仅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构成元件,而且可以用来合成很多有用的化学物质。比如在人体内,酪氨酸经过一系列变化,可以用来搭成一种复杂的化合物——真黑素(eumelanin);真黑素是黑色素的一类,我们的头发、眼睛之所以是黑色,皮肤在日光照射下之所以会变黑,都和真黑素的合成有关。

酪氨酸分子的球棍模型。灰、白、红、蓝色球分别代表碳、氢、氧、氮原子。

在酪氨酸的分子中,最显眼的结构就是「苯宝宝」——由6个碳原子构成的苯环。苯环的一侧接有2个碳原子的「乙基」,乙基第二个碳原子上接有一个氮原子,这9个原子合起来便可以视为酪氨酸分子的基本骨架。就是用这个基本骨架作为「积木」,罂粟搭出了多种类型的苄基异喹啉生物碱。比如,把一个酪氨酸骨架去掉氮,然后把乙基的第二个碳原子和另一个骨架搭上两根化学键,这就形成了罂粟碱(papaverine)和牛心果碱(reticuline);利用罂粟碱类的骨架和一个额外的碳原子再搭出一个环来,这就形成了罂粟壳碱(narcotoline);同样是用两个酪氨酸骨架和一个额外的碳原子,换一种搭法还可以构成斯氏紫堇碱(scoulerine);而如果把罂粟碱类的骨架弯曲一下,在两个酪氨酸骨架之间搭出第4个环,同时再用一个氧原子搭出第5个环,这就形成了分子结构最复杂的吗啡烷类生物碱——吗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蒂巴因(thebaine)都属于这一类。

阿片中的几种结构各异的生物碱,都是由两个酪氨酸骨架(分别以蓝色和红色表示)搭成。

在这么多种结构的苄基异喹啉生物碱中,吗啡烷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是最强的。除了有强烈的镇痛、催眠、镇咳和止泻作用,还有很强的成瘾作用。正是这种臭名昭著的成瘾性,让吗啡烷类生物碱成为对人类来说植物合成的最可怕的毒药之一,也成就了罂粟「毒草之后」的地位。


毒品之毒,并不是体现在致死性上,而是体现在成瘾性上,这是比致死性更可怕的性质。

在毒品这个问题上,植物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很多毒品化合物要么天然存在于植物体内,要么可以由植物合成的天然产物再经过一些简单的加工制成。

在这些毒品植物中,毫无疑问,罂粟是影响最大、为害最广的一种。

罂粟的果实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划破它的果皮会流出白色乳汁。乳汁干燥之后会成为黑色的凝胶状物,这就是阿片(opium),它有另一个更为人熟知的音译名是「鸦片」。阿片中富含有毒生物碱,目前已经分离出30多种,包括吗啡、可待因、蒂巴因、罂粟碱、牛心果碱、罂粟壳碱、斯氏紫堇碱等

其中包括成瘾性非常强危名远扬的吗啡和可待因等生物碱。因而被称为有毒植物之王。

不过罂粟并非一无是处,罂粟的花具有很好的观赏性。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大哥去深山旅游,发现里面景色优美,于是自拍发朋友圈分享这美丽的景色,而恰巧朋友圈有一位是警察。这位警察朋友一眼就认出了这是罂粟花,警察同志不动声色旁敲侧击问出旅游地点。然后迅速出警,抓获了一大批毒枭。

罂粟的种子基本无毒,富含油脂,罂粟也是镇定剂的来源。

所以,罂粟也是一柄双刃剑,并且需要注意中国禁止任何违反政府规定种植罂粟的行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