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在看新闻时,政府官员在面对数多争议性话题,多以「依法行政」或「谢谢指教」来回应,让许多民众的感受不是很好,民众普遍的直觉是「好官僚喔!」或是说,「怎么又是这一句,可以换个词吗?」尤其在面对很多弱势团体的诉求时,倘若政府的态度也是依法行政,一般民众的反应,多会同情弱势的处境,甚至说出「我们要这样僵化的政府做什么?

在跨年当晚曾扬言瘫痪台北捷运「全国关厂工人连线」的案子而言,当记者问到总统府的看法,府方表示一切「依法行政」。就一般身为媒体受众的我们,其实最想看到的是,政府要怎么处理这个争议,怎么解决这些年过半百的劳工所面临的困难,因为「依法行政」只是最基本的原则,它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国家在执行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同时,都必须遵守「依法行政的原则」,这也是台湾身为一个法治国家所必须恪守的基本要件,谁都无法想像我们身处的家园缺乏秩序的规范,抑或是朝令夕改。然而,身为政务官的,我们的期待是什么?只会说:「依法行政,谢谢指教」而已吗?

我认为,政务官在面对这些议题时,除了依法行政的基本依循外,必须更有肩膀的说出民众所面临的困境,与政府有哪些可以协助民众的施政方针,例如在现有的法律底下,有哪些配套的可能,或是,透过立法院的修法,来松绑某些不合时宜的法律。我们当然不应期待每一个部会的长官都能了解各个领域的所有环节,更不能贸然作出承诺或担保,因为政策的制定,不比办家家酒,必须有各项专业的考量。但是,政务官必须在兼顾时效性、全面性的情况下,给民众一个清楚的说明,不仅能有效防范有心人士刻意的炒作、积极解决民众受损的权益,最重要的是,能真正让广大的民众感受到,除了「依法行政,谢谢指教」之外,政府「更真实的存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