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935.JPG

『世人对某些惨况的知觉其实是建构出来的,而建构的工具主要是摄影机记录的照片』-Susan Sontag

现代人已经远离了战争,但灾难却未曾离开人们,从《旁观他人之痛苦》乙书来检视媒体的报导内容与题裁,似乎印证灾难影像成为一种娱乐式的放送,人们得以交谈的共同记忆。例如原先占据新闻话题的中东is战火,再到农历年节期间不断播送的台南维冠大楼救灾新闻,不断地传达及塑造灾难的可怕。这类的新闻报导大多偏向于“事件的描述“而较少去探究事件的原因与检讨。

解读灾难影像
《旁观他人之痛苦》又是如何解读灾难影像的意义呢?「自1839年摄影机发明之后,摄影便一直与死亡结伴同行。因为摄影机逮住的影像,实际上是某事物在镜头前的遗痕,所以与画作相比,照片都是更好的纪念物,纪念已逝的往昔、已故的亲朋。(p.35)」摄影具备双重力量,一为生产纪录、二为制造视觉艺术品「在传达集体大屠杀的恐怖情状上,其直接的地位与权威性都超乎任何文字叙述。(p.35)」

战争与灾难都是不可预期、破坏性的、会伤亡的、违反人性的,因此理所当然地被大众所关注。那么灾难影像到底是忠实反映出灾祸的样貌?抑或建构出「灾难」?还是消除了人们的罪恶感与同理心?新闻播放时段大多为午餐或晚餐时间,似又间接印证灾难的娱乐性!当人们享用佳肴时又是用什么心态观看新闻?灾难影像对人们又有何冲击?

灾难影像的冲击
Songtag认为影像的冲击有二种说法,第一种看法认为影像是由「传媒」引导公众关注与注视,有了影像与照片,某个战争即「成真」;第二种说法则是在这个泛滥的影像世界,我们所关注之事对我们的冲击将愈来愈贫弱,人们变得麻木不仁,影像让人们更为冷漠。(p.119)摄影所记录的灾祸影像对于观看大众形成一场异空间的、遥远的,像极电影影像的戏剧,抹刹人性可能存在的同情心;反之摄影记录下的当事人亲友,观看照片似又再次提醒某种苦痛。摄影的两面性总在冲击著人们思惟。

第二种说法的原由来自于电视媒体的运作方式令观众感到倦怠,电视藉著影像撩拨及灌输大量、重复的讯息给阅听众。如同Songtag所说的:世人对某些惨况的认知是建构出来的。其所建构的工具即是摄影机所记录的照片,而照片只有一种静默式的「语言」而且是说给所有人听,或任由阅听者自行解读、注译,附予意义。数位时代不断重制、再生、增生、川流不息的影像反而让影像无法脱颖而出,传媒成为窒碍观众情绪的最大祸源,甚至因为影像的分享与转载让普罗大众成自我麻木不仁的帮凶,人们在接受影像的同时又放弃思索与检阅其中所掺杂的真实性,或是影像产制者所希望达成的目地。影像因为乘载著记录「真实」而具备娱乐大众的效果,因而大众演化成为「旁观者」进而与真实分离。

现实的观览
现实是否成为一种观览物,我们无法从Sontag《论摄影》乙书获得结论与解答。但现代人总会不经意将现实与虚拟(如电影)相联结,当人们在灾难事件身历其境时,人们会以『这就彷如一场电影般』来表达灾难的程度,同样的人会将新闻里的灾难影像予以"电影化"。那么是否应该以道德标准来检视影像娱乐化所带来的影响?Sontag也提出一条值得思考的方向,似乎不必然要以这么高道德标准来看待灾难影像的现象。「这些影像最多只是一种邀请:去注意、反省、学习和检查建制当局如何自圆其说地解释灾难原由的文饰辞令。(p.131)」但Sontag不忘提醒大众应关注「谁导致照片中的灾难?谁要负责任?这可以原宥吗?这是无可避免的吗?(p.132)」即便这些质问无法订出一套行动方案,我们还是得肯定灾难影像所提供的资讯,或者可以嘲讽式的感谢照片给予枯燥乏味的现代人生活调剂。

或许由于影像的特性,抑或近代人的社会性,灾难影像背负著传送讯息的功能,人们却必须抽离出来,以旁观者的视野阅读这些影像,否则苦难随行,生活枯燥乏味,资讯的泛滥容易让人集体歇斯底里。灾难影像随处可见,倒也提醒我们好好珍惜短暂的生命、把握有限的人生。

【参考资料】
1.《旁观他人之痛苦》苏珊.桑塔格;麦田出版社2004。

【延伸阅读】
1.推荐摄影入门的21本书

2.解读Susan Sontag《论摄影》影像的现代意义

3.社会学必读的廿本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