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胡子曾Facebook

在此,也分享一些申请学校时,高中职老师与学生、家长的准备,与设计作品集的要领,
作为大家爱护云科大的回馈分享。相信很多大学老师,也有类似的心声。
 

1.首先建议从平日开始,高一就养成好好面对每一个作业的好习惯。
设计能力的养成,绝对不是听一节课、也不是很用功做,就一定会变好的课程。但是点滴累积是学习设计的日课和关键不二法门,绝不可能突然想考,就去补习一下,就考得上了。偶而考上了,才是痛苦的开始。
 

2.有机会的话,建议考生在高二或高一时,多参加各大学办理的体验营,稍微理解一下自己的个性是否适合?
平时,多念点设计的书,或看看设计的展览、听几场设计相关演讲的等,是会有帮助的,对厘清楚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设计工作性质,最起码有个靠近愿景的机会。

3.台湾各大学的设计科系发展,各有点不太一样的背景条件,专长属性和老师的教学特色,也有些微的差距。

建议要仔细探听一下学长姐在该校修读的状况。探听的目的,不是为了考上该校的心态而准备,而是如何从高中职生转换成大学生的过程和经验,提共第一线的参考。

4.各校高中职老师,也要多理解一下各大学的性质,保持和各大学的良好互动,增进理解,可以提共更好的就学资讯参考给自己的学生,不是一味地相信排行榜的填志愿的。排行榜上的资讯,很多是花了高额广告费买来的。
 

5.高中职生,素描和水彩的表现能力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不论你准备考统测或技优甄试、推甄的申请入学。
当然,字体的设计和页面的设计编排能力,都是最容易被甄审教授看见的能力。
 

6.高中职老师对学生的作品集,只要适当的指导即可,不要因为老师自己要争取好成绩,就伸手介入代劳了。
可以看出来,有几个学校提出申请的学生作品集,风格很类似,相信那是学生根据老师提共的范本,填进去的结果。
已经脱离了设计的本质太远了,爱之却适以害之了。
 

7.作品集的内容安排,除了各校规定该有的内容外,以三年内的成长过程的呈现最佳。
可以看得出来,有的学校老师很用心,指导学生把三年的学习过程详实地呈现,
一年级难免凌乱、不结实的幼稚表现,二年级逐渐成长、三年级进入稍稍能表现的阶段。
当然,也有不把较差的作品安排进去,只排进很棒的近期作品,或某项特殊专长的作品而已,那是个人的选择策略,各有不同。
那,你就要赌赌看,甄审教授的口味了。甄审老师们,通常对过度成熟的作品,防备心都会被触动,极度可能以吃亏收场居多。
 

8.奖状的数量多寡,并无绝对的影响,但是对专业表现能力有利的比赛或奖状证明,绝对有加分效果。
对没有必要的股长、副股长等地证明,确实是毫无意义的。
但是,对其他系所,性质不同,甄审老师的看法可能会大不相同的。
 

9.对老师帮学生写推荐函,有的老师文情并茂地写得很多,把学生从小开始如何努力,成长的细节写得巨细靡遗的。
只能钦佩高中职老师和学生相处的紧密性,但是仔细核对学生写的自传,却有八成的相似度,显然就是从学生的自传中移植而来的。
与其拉拉杂杂的写了很多,倒不如真实地把观察到的学生个性,又如做人处事、班上人缘等部分多做说明即可。
专业的部分,已经有作品集呈现了,不必再重复冗述。
 

10.到底要申请哪个学校呢?有的学校会集中申请到同一个学校?明明只有几个名额而已,却要同校竞争,很残忍。
可是每个学校的同学都说自己不该是被劝退的那一位。
对高中职老师,这问题是很难以解决的,到底一个学校该推出几位学生申请的?会不会造成同校竞争的局面呢?通常同一个学校录取学生,甄审老师也会考虑到不要被同一个学校垄断的。从录取方,确实有可能会适当考量这样因素的,因而影响到学生的录取情况。最好的建议申请同一学校科系的学生数以3-6位为佳,当然这数量不是限制、更不是规定,单纯个人提共的参考值而已。请高中职老师,在辅导同学时,适当地诱导,分析自己的作品能力状况和中选的可能性,量力而为。不要一次申请,就把20位优秀同学申请到同校同系的作法,但也不鼓励只推出一位的做法,往往让那位同学一开始申请时,觉得申请的动力薄弱化了。
 

11.台湾目前每个设计相关科系,发展到目前为止,都被新一代设计展拉著鼻子走,各校的教学已经同质化到某个地步。
各校与各系的教学都不会差到到哪里? 也不会特别好到哪里?的局面。剩下的是学生自己的努力度、学习设计的热情等因素,足以影响到四年的学习状态而已,劝告别过度相信名校、也别小看学生自己的克服问题能力,新时代有新时代各自的问题要去面对解决的,新世代有自己的智慧会找到出口的。
 

12.适性发展一直是教育部该走的、也是想要走的发展方向,可是一直提不出具体有效的方法,让高中职生,弄清楚自己想念设计系,到底是真的喜欢呢?还是假的喜欢?还是一时的喜欢?学设计的人,外表看起来很酷的而已吗?还是觉得学设计可以很凉快的过一生的吗?还是可以很炫耀的呢?学生要弄清楚自己的个性是否适合呢?确实是很难的习题,连自己都弄不清楚自己的状况是怎样的,因此常看到学生走错行、入错门。倒过头来,骂老师、骂学校的、怪社会,缺乏成就感,而愤世忌俗的,都不是好现象。
 

以上,单纯是个人的心得感想,在此分享给好多好多对云科设计学院长期支持的各校高中职老师或家长、学生们的参考而已。不是绝对的标准,也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也不做个案针对性的说明或批评,也请见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