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度融合的粤港澳三地,教育合作需求一向旺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的公布,助推这一合作向更深更广发展。

  其中在基础教育方面,4月10日在深圳举办的一场论坛传出消息,广东多地对香港教育机构北上办学持正面态度。如果各方面条件具备,广东或将迎来更多“港汁港味”的幼儿园、中小学。

  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基础教育交流合作的内容提到:鼓励粤港澳三地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并提供寄宿服务;研究探索三地幼儿园缔结“姊妹园”;研究开放港澳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到广东考取教师资格并任教,等等。

  在这场以“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展望”为主题的论坛上,广东省教育学会会长李学明说,粤港澳三地的学校之间、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向来互动较多,规划纲要的公布,使这种互动变得更有方向。他透露,广东省教育部门正紧锣密鼓推动起草有关文件,“已经开过两次研讨会”。广东省教育学会则在今年1月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以加强同港澳教育界的联系。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致辞称,规划纲要在香港教育界引起很大关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很快推进了两个项目,一是邀请深圳市教育局专家进行有关港澳教师北上执教的讲座,二是推动更多“姊妹学校”结对。目前香港与广东之间已经有800余对“姊妹学校”,涵盖了大湾区的9个城市。

  黄锦良说,目前,香港办学团体对在内地办学普遍反应正面,而香港教联会已在研究如何把香港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大湾区,包括与广州市教育局商讨开办幼儿园的可行性。

  “香港必须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香港教育界和香港的年轻人也能够好好把握规划纲要带来的机遇,积极投入大湾区建设。”黄锦良说。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个重要的节点城市,惠州市与香港、澳门的“姊妹学校”有30多所。惠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邓凡用在论坛上说,惠州市正全面积极融入大湾区,希望引入高端优质教育品牌,推动惠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惠州义务教育水平。

  深圳市在与港澳教育合作方面探索多年,成果显著。目前该市有深港、深澳“姊妹学校”250对,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香港学生就读港人子弟学校、港人子弟班,与内地学生一样,实行积分录取,享受与在港就读的同等便利。此外,维多利亚、德宝、莱恩、德萃等香港教育机构,都早已在深圳办学。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立在论坛上说,未来深圳将进一步扩大三地学校的规模,同时丰富“姊妹学校”交流的内容,拓展教育资源的共享空间。在兴办教育的过程中,将特别鼓励设立港人、澳人子弟学校,“甚至是香港的学校来深圳办学”,并进一步优化港澳子弟在深就读政策,践行“同城人同待遇”理念。

  上述论坛由由北京市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共同主办,由金融街教育公司等承办,来自北京和粤港澳地区教育界的200余代表与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