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輿論角度,說吉利是自主陣營眾矢之的,不算過分。接觸過的其它廠家的朋友,對吉利的營銷、產品力基本都表示服氣,當然在正式場合是從不會承認的。

吉利不是沒有短板,老舊的1.4T(帝豪GL)、1.8T(博越

)發動機,不管配DCT還是CVT,動力、油耗和噪音都有問題,在自主陣營也不過是中游水平,DCT的頓挫。新引入的1.0T、1.5T三缸,吸收了沃爾沃技術,動力、響應性有提升,但油耗也還是軟肋。

但是,吉利在外觀、內飾的設計和質感,已經基本能掩蓋住動總和底盤的短板,並把其它對手都甩開一截了。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想從內飾質感/高級感這個角度切入,把吉利這幾年的進步一點一點呈現出來。一方面從這個角度告訴大家吉利為什麼能成功,另一方面也希望其它自主品牌能夠看到,自身在哪些地方還有進步的空間。

1.博瑞

時代

我們知道吉利當前的產品屬於3.0時代,這個時代的發端,就是從2015年4月份博瑞上市開始的。在此之前,整個吉利集團扛把子的是帝豪這款轎車,外觀、內飾在當時只能說不算落後,但博瑞的出現,一下子把吉利拔到了能跟合資掰手腕的地位。

除了搪塑中控臺、真皮座椅這些實打實的用料外,博瑞體現豪華感的另一個辦法,是在中控檯佈置大量的功能按鍵,這一點卻成了博瑞身上為數不多被人詬病的槽點。看一下控制區,按鍵大大小小、密密麻麻,嘴毒的車評人甚至把這種設計稱為「暴發戶式豪華」。

同時期自主品牌中型車裡,有榮威950和傳祺GA8這兩個對手,單論內飾設計和質感的話,博瑞已經領先於他們了,當然在銷量上也要領先於他們。

不過,從博瑞上市開始,吉利進入了每隔半年一小步、一年一大步的升級步伐。

2.

博越/帝豪GL/GS時代

博瑞上市近一年後,吉利3.0時代下的第二款產品——博越上市,儘管外觀和博瑞相似,都採用了漣漪式進氣格柵,但博越的內飾卻和博瑞採用了完全不同的設計思路。

緊湊級SUV博越從定位來看,比中型轎車博瑞要低一個級別,內飾用料也看得出來,但從設計技巧來說,吉利在博越上體現出的設計功底,比博瑞已經更加成熟了。

和博瑞不同,博越內飾給人第一眼的感受,是簡潔明亮,這種簡約的設計風格在當時十幾萬元的市場上很少見,「斷橋」中控臺設計主題,也是自主陣營裏第一個打造出自己獨特內飾設計語言的車企,而當時其他自主品牌的產品上,在佈局或細節上還經常看到模仿或拼接合資品牌設計的現象。

不過博越最打動人心的,還是它的細節,一句話概括:博越內飾在細節上的精細程度,完全超出了20萬元以內消費者對內飾的最大期望。

比如成為吉利典型設計元素的雲紋,可以在各種不起眼的角角落落不經意地看到,例如方向盤後的撥桿:

門把手後的飾板:

擴音器蓋板:

座椅頭枕旁:

這種設計不會增加很多成本,但卻能大大提升車內乘員對這款車的好感,因為在這些原本不在意的角落都細心處理,那這臺車從宏觀層面豈不是更令人放心?不誇張的說,單單在細節的處理上,博越在當時已經超越了同價位自主、合資品牌一個時代。

這個時期合資陣營的緊湊SUV內飾質感是這樣的:

至於帝豪GL和帝豪GS,它們的內飾設計與博越一脈相承,價格稍低但品質沒有打折,到此為止吉利3.0時代的幾款車型在內飾質感上,已經處於同級別領跑的地位。

帝豪GS在2016年5月上市後,吉利花了兩年時間,將3.0時代的內飾設計逐步下放到了遠景SUV、遠景X1、帝豪、遠景X3等定位較低的車型,這些車型不屬於3.0時代產品,但因為外觀和內飾設計與博越、帝豪GS非常相似,讓吉利在低端市場推出一款火爆一款。

到了2018年,吉利3.0時代的設計在同級別中依然處於領先水平,直到吉利又推出了兩款新車——繽瑞與繽越。

3.

繽瑞/繽越/嘉際時代

把繽瑞、繽越和嘉際劃到一個時代,不代表它們的內飾設計與質感完全處於一個水平,只是它們大體上有相似的標準,但從繽瑞到繽越,再到嘉際,短短半年間亮相的三款車,每款車都較上一款有更進一步的提升。

·繽瑞:

當你坐進這臺車的車廂裏會發現,它相比帝豪GL、帝豪GS的內飾,依然有著質的提升。

首先是方向盤,不論包裹材料是不是真皮,相比帝豪GL/帝豪GS甚至博越的打孔方向盤,其皮革觸感更柔軟、細膩,形狀握起來也更趁手。而當你把注意力放到其它角角落落時,會發現「細膩」已經不足以形容它的質感,這款車在內飾很多細節上的高級感,已經足以讓一些豪華車汗顏。

比如一鍵啟動的按鈕:

比如很少有車企會在意的內後視鏡的邊框,繽瑞第一次做出了透明塑料包裹、力求實現無邊框效果的處理方式。如果你留意過一些豪華車的後視鏡,例如雷克薩斯加價不斷的ES,會發現它們在這塊一般都是很普通的塑料。

再比如中控屏的包邊,用了質感很好的金屬材料,而且它的設計是讓屏幕半鑲嵌在中控臺上,比普通完全鑲嵌在內部的方式,白白增加了屏幕包邊這一個工序,似乎是吉利為了炫耀自己的精緻工藝而故意這樣處理的。

中控屏包邊的處理,你還記得賓士GLA、奧迪A3這些豪華車,是怎樣的質感嗎?

至於鑰匙……你能相信這是一臺主銷價不到十萬塊的自主品牌轎車嗎?

·繽越:

同為BMA平臺車型,繽越卻有著和繽瑞完全不同的內飾佈局。橫置大液晶屏徹底從中控臺獨立了出來,此外中控檯面的設計、空調出風口以及整個按鍵區的佈局,全都換了一套風格。如果說博越、帝豪GS/GL做到了精緻簡約,繽越則做到了乾脆利落。

可以看出繽越的中控屏和繽瑞是一套,只是獨立出來之後更有質感;

拉絲工藝被大量應用,相比吉利之前車型的拉絲工藝,視覺和觸感都好了很多;

中控臺如沙丘脊線一樣鋒利的線條,擺明瞭就是炫耀精細的加工工藝;

車窗控制鍵用上了亮面金屬材質,這個還不算稀奇,就連平時看不到的儲物箱的拉手,也包了一圈金屬邊;

車燈和儀錶盤的旋鈕區,這麼不起眼的地方,也設計了雲紋和鍍鉻裝飾;

比如剎車和油門踏板,也用了豪車上才用得上的金屬邊;

·嘉際:

拉開嘉際的車門,你會不由自主地發出驚嘆,因為這臺車的內飾,太像一臺豪華車了。

例如整體內凹的中控面板;

非常精緻的Eco/Sport模式切換旋鈕;

後排液晶控制面板;

短短半年內亮相的繽瑞、繽越和嘉際讓人意識到,吉利的內飾進化越來越快,當我們以為繽越已經代表吉利最新設計思路時,嘉際又在保持細節高級感的基礎上,展現出了另一套設計思路。

但是到這裡依然沒完,嘉際還沒上市,代表吉利全新內飾設計高度的另一款車——首款基於CMA架構的吉利轎跑星越也亮相了。

4.

星越

從繽越這臺車上,吉利就顯現出一種故意採用高難度加工工藝的設計,而到了星越上,這種思路就更明顯了。

中控檯佈局再次換了全新的風格,與繽越、嘉際不同,與博瑞GE也不同,是一套全新的思路。

而再細看一些細節,中控臺副駕駛的位置,採用了雙層錯開覆蓋的設計,首先這種思路非常新穎,因為一般情況下汽車內飾的處理,是力求嚴絲合縫的。吉利星越卻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沒讓這裡對齊,這種違背常規的思路,反而營造出一種別樣的質感。

另外,這種設計對加工工藝肯定又是一項挑戰,吉利完全可以用一種更方便但同樣富有高級感的設計,卻非要走一條更難的路。對於其它對手來說,這已經是一種赤裸裸的炫耀和挑戰了。

說星越的內飾超越部分豪華車,可能顯得太誇張,但單憑這款車的內飾水平來看,30萬以內的SUV車型,真的找不到另一臺能與星越媲美的了。

總結

用一個詞形容吉利質感進化,我會說:應接不暇。

和傳統合資車企幾年一換代的更新節奏不同,吉利一年幾乎就會推出一套甚至多套風格的設計,而且每一套都在之前的基礎上有所生化,吉利就像一個靈感源源不斷的畫家,不愁靈感枯竭只擔心畫板(新車)不夠多,給我們的感覺,就是一直在自我顛覆。

在這個時候,我們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吉利的競爭對手呢?其實在不斷自我超越的過程中,吉利已經遠遠甩開對手幾個段位,而且這種情況不僅侷限在自主品牌,也同時延伸於合資甚至豪華品牌。

起碼當下來看,能超越吉利的,只有吉利自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