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信

  · 援藏,在行动 ·

  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与内地的交流日益频繁,并向全方位、深层次迈进。中组部、团中央组织实施“博士服务团”选派工作后,一批博士专家先后进藏,凭借精湛专业技术填补西藏多项空白,推动先进理念在高原落地生根,受到西藏各界一致称赞,书写了动人的新时代援藏赞歌。

  智力援藏填补多项空白

  开展数十例小儿外科手术,将腹腔镜手术降低至两岁以下,填补了当地医院多项微创手术空白……这是博士服务团成员、上海新华医院医生徐国锋交出的成绩单。

  “我以前基本都待在上海,有时会去美国访学交流,从没到过国内艰苦地区。”徐国锋说,“没想到,第一次有机会到艰苦地区工作,就来到了西藏,一度还很担心自己能否适应高海拔工作环境。”

  虽然起初有些担心,但进藏后,徐国锋就尽己所能利用所学推动实际工作。在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的藏北尼玛县调研时,县医院医护人员渴望开展更多业务的热情,让他倍受感动。

  在仔细调研的基础上,徐国锋提出聚焦当地常见病、实现从疾病管理到健康管理转变的建议,打开了县医院发展的思路。“我建议先将常见的阑尾炎、胆结石、剖宫产等手术开展好,这既是当地最需要的,也最符合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徐国锋说。

  博士团挂职普遍是管理岗位,但徐国锋发现西藏很多医院没有小儿外科专业,便自告奋勇地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去做小儿外科手术。在对一个1岁男孩成功实施复杂的尿道下裂手术后,孩子父母感激的眼神让他至今难以忘怀。“这对我来说只是个普通的手术,但对孩子来讲可能改变他一生的命运。”徐国锋说。

  受传统习惯影响,西藏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工作近乎空白。在博士团成员、西藏红十字会副会长刘维新推动下,很多援藏干部带头登记注册,成为造血干细胞以及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仅2018年,西藏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登记人数200余人,是近10年总和;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志愿登记人数100余名,是历年总数的一半,并实现西藏首例人体器官捐献和近10年来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历史性突破。

  “我们通过群体示范作用,消除了一些人的疑虑,扩大了公众参与范围,是拓宽西藏血液来源渠道的有益尝试。”刘维新说,“有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和器官捐献的来源,西藏本地造血干细胞和器官移植技术也有了发展基础,进而造福本地白血病患者和器官衰竭晚期患者,真正为‘大病不出藏’打下基础。”

  来源:新华社

  编辑:王成凤 杨爽(实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