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柿柿之LOVE友邀请!

孟浩然,与王维一样,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风格自然恬淡,意向明晰,意蕴幽美,意境悠远,余韵绕梁,美感怡人,读之使人沉醉,陶冶性情,增加对田园山水美的感受。

《春晓》,是孟浩然的佳作之一,千古传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中,花落知多少。

春夜好梦香甜,不觉天已大亮,一睁开眼睛,耳边响起鸟儿的鸣唱……春光多么美呀,处处鸟语花香!不知不觉中,许多美好的物像,奔涌而来,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令人陶醉,令人心旷神怡!

昨夜曾有风雨的声音,不知那些可爱的花儿,又谢落了多少?大好的春光啊,你能不能别流逝,红粉佳人啊,愿你们青春常在!人生路上,既有风花雪月,又有风霜雨雪,物换星移,人事有代谢,升降沉浮,青春易逝,事业难成,世间有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唐诗解》评《春晓》:「非妙悟者不能道!」大自然历来不缺乏美,而缺乏对美的感悟,此诗之妙,即妙在自然恬淡,对美深刻的感悟,妙在似俗实雅!明白畅晓,琅琅上口,通俗易懂,而诗情画意盎然,无丝毫斧凿痕迹,浑然天成。诗中有画,画意浓郁,极尽大自然美的韵律,将读者引入美的境界,一幅春天的故事,怡人悦目!


孟浩然的《春晓》,妙在其悠长的韵味,读之如品茶,它的味道一层一层地袭来,让人沉醉其中。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诗解》中评孟浩然的《春晓》说:昔人谓诗如参禅,如此等语,非妙悟者不能道。

要妙悟,就要进入诗境,去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情感。

春眠不觉晓,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春睡醒来,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像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时刻。

诗人醒了,但他并没有起来,而是听到了四处的鸟叫,春天的勃勃生机通过听觉传达至诗人的心灵。

然而,诗人没有继续写醒来后的情景,而是诗笔一荡,由鸟啼声联想到昨夜的风雨声,又由风雨声联想到被风雨打落的花儿。

这个转折很耐人寻味。很多人再读前面两句的时候,都会觉得诗人昨夜睡得很好,因为诗人是自然醒来,而且醒来后听到的是生机勃勃的鸟啼声。但是,如果睡得很好,那他怎么会听到昨夜的风雨声呢?

要知道,诗中特意提到昨夜的风雨声,那便不是诗人在酣睡间不经意听到的,而是这风雨声已经触动了诗人的情感。

我们也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一个风雨萧萧的夜里,失眠了,思绪随著风雨飘荡,然后不知不觉入睡,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我们也许同样会在鸟啼声中醒来。

所以,这首诗写的才不是什么喜春惜春的情感,而是诗人昨夜的情思。那么,诗人昨夜再想什么呢?其实,人的内心活动是复杂的,诗人躺在床上,被风雨声所触动的是一种情绪,并没有具体的的对象,而只有大概的指向,所以,诗人用「落花」来隐喻这种情绪。

落花,可以指青春的逝去,可以指一切美好事物的消逝。

读诗的后面两句,有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然而你回头前面两句,却又是众鸟啼鸣的勃勃生机。诗人在春睡醒来之时,昨夜的情思未过,今朝的新绪又来,两种情思交织,形成独特的诗境。

而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也只有刚刚睡醒之时才会有。

诗,一般都有特定的主题,有的就专写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有的就专写万物生发的喜悦之情,而孟浩然这首《春晓》,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巧妙地将两种情绪糅合在一起,悲喜莫名,我们只有不断地咀嚼,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答者:谢小楼


孟浩然的诗歌,除了大家熟知的清淡自然之外,还有一层不易察觉的隐喻情感。

提到唐代诗人孟浩然,他身上的标签就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之一,和王维并称为「王孟」,代表了大唐盛世山水田园诗的最高成就。

孟浩然诗歌中的自然恬淡风格,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解读的那样,

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是他的诗歌最为显著的艺术特色,是毋庸置疑的。这里侧重要说明的是,他在是诗歌中所隐含的表达内容。

以他脍炙人口的一首《春晓》为例,主流的认识和解读,都是在一片春意盎然之中,诗人睡意阑珊,通过白描似的描写,和对鸟啼、风雨声,花落等意象的具体勾勒,看了对大好春光的喜爱和内心的愉悦之情。

实际上真是如此吗?

因为「诗言志」的文体特性和功能,古代很多文人的诗歌,都是他们生活状态和心态的具体写照。王维的很多诗歌,充满了禅意禅趣,也是他在经历了仕途上的风光之后,感悟社会和生活的体现。

魏晋时期的陶渊明,独树一帜的田园诗,也是他在经历了仕途上的几次大起大落之后,对官场的各种虚伪深深厌倦之后,对生命价值的自我体验和生活感触。找到了一个最适合自己生活方式的归宿。

而孟浩然,在他的一生之中,基本上和当时文人都狂热向往、并不懈追求的仕途,没有交集。是一个终生都未曾染指仕途的文人,这对于一个以儒家思想行事入世的人而言,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孟浩然的诗里面,并没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豁然敞亮。据一些史料记载,长期借酒消愁的孟浩然,体弱多病,尤其是到了晚年,更是由于毒疮而常期卧床不起。

在这种状态下,写出的诗歌,与其说是被误解的喜悦,还不如说是他诗歌创作风格一以贯之的自然表现。这样,诗歌内容和真实的心理状态,至少在后人解读时,容易出现错位和不对等效果。

就像晚唐大诗人李商隐的很多无题诗一样,诗歌字面上的含义,由于其朦胧隐晦的特点,已经让后人带著猜测研读了数千年。这些诗歌背后,真正的含义,或许已经被我们过分解读了,或许我们还没有触碰到诗人诗作的本意。

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欢迎留言交流,欢迎关注坡后梨花开。


问题:《唐诗解》评孟浩然《春晓》「非妙悟者不能道」,到底妙在哪里?

前言

这首诗妙在不是不能解,而是可以衍生出很多种解读,我以为诗人作诗的一种境界就是如此。看山是山,看山似乎又不是山,看水是水,看水似乎又不是水,都有道理,都可以解释的通。所谓诗的韵味就在于此。

明代"竟陵派"创始人,谭元春与钟惺在《唐诗归》中评价:

通是猜境,妙!妙!

一、唐诗与宋诗的区别

《历代诗评注读本》:「描写春晓,而含有一种惋惜之意。惜落花乎?惜韶光耳。」

又有人认为有屈子「哀众芳之零落」之感,这就是把自然界的现象隐喻现实中人生的际遇和悲哀。

用花落知多少来抒发作者的淡淡哀愁,看到春天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失落。而诗人偏偏不说破,任由读者去思考。

苏东坡有一首诗就直接的多,一语点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直接把道理给您讲清楚。这就是有些唐诗与宋诗的区别。苏东坡也有隐喻如唐诗的作品,《海棠》 :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二、非妙悟者不能道

「通是猜境,妙!妙!」,这句评语也挺有意思,早晨醒来,虽然看不到,但是能听到鸟叫声,脑海里猜想春鸟快乐啼唱的形态。想起夜里的风雨,结尾用疑问句,脑海里又猜想窗外落花的多少。

此诗的眼前事、耳边事、梦中事、心中事,交织在一起,时间上还有一个插序。二十个字的小诗章法奇妙,还包含不少意象,意象之下更隐含幽深的意蕴。

更重要的是作者以平淡的口语道出,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因此说「非妙悟者不能道」。

三、非妙悟者不能解

猜,就是想像,一首小诗可以给我们广阔的猜想空间,孟浩然是惜春、是感悟人生、还是感悟世事?

孟浩然的童年和青年时代,还是武则天当政,武则天以后又逢韦后乱政。接著是李隆基发动政变,辅佐其父亲登基,不久李隆基又接受父亲的禅让。李隆基成为皇帝后,紧接著赐死了太平公主 。

这一年孟浩然25岁,早期孟浩然作隐士是有道理的,古人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不料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竟然是不世出的英主。孟浩然四十多岁求仕,虽然名满天下,竟然仕途不顺,据记载中年以后一直贫苦。不知不觉中老之将至, 一事无成,不免会有些消极。

虽然如此,但是一首小诗中,仍旧以淡语写景语,古人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这是诗人本色。

结语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淡淡的吟诵中,隐含了诗人多少的感慨?古人说非妙悟者不能道 ,说的是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我说,非妙悟者不能解 ,说的是读者的联想。

好的诗作,读者可以有各种解读,而且都说得通。 一个作品由诗人写完之后,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是由读者完成的。 联想是读者的感发,也是一种创作。

@老街味道


这首诗就像个烙印,刻骨铭心于人心间了,无论何时吟诵,便是驻足春天,不觉自醉。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1 干净清透自然,如春风带著花香。

孟浩然是真正意义上彻底归隐的诗人。这首诗作于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经历了科举失败,拜谒谋官,纵情山水的轻狂,翩翩少年郎成了中年大叔后,带著无缘官场的遗憾,回到了他的根据地鹿门山归隐,此时已47岁了。

经历太多,越能看淡一切,放下一切,清心寡欲,只有内心清透的诗人才会细腻捕捉自然的恬静,写出这首干净透彻的自然之音《春晓》。

正如杜甫所赞「清诗句句尽堪传」。

2 沉醉春色又感伤花落,由喜而悲,真切妥贴,不著痕迹。

「不觉」,诗人睡了个好觉,不知不觉,迷迷糊糊中被鸟鸣唤醒,慵懒散漫得令人羡慕。

「处处」,啁啾起落,远近应和,仿若置身山间花林,应接不暇,晴方好,雨亦奇,春浓人醉。

「花落知多少」,清醒时,遍地落红,顿生怜爱,因对春的爱才会见花落而伤春。

四句,时间跳跃,阴晴交替,感情微妙变化,自然而然,不著痕迹,却饶有趣味。

3 淡淡伤感中,不经意间,流露诗人对生平遭遇的感慨。

感叹一声「花落知多少」,或许也在感叹自己经历风雨,不幸的人生遭遇,倾吐半生沦落之苦和政治压抑之痛,感慨人事变迁,朋友零落的孤独。

隐居,是一种不得已的逃避,是一种人格独立,操守自持的孤独,那份随性自然,宁静淡远的背后是理想夭折后的自我疗伤。这场春夜酣畅的「眠」,是诗人经历风雨之后的解脱,隐藏著不为人知的于世辛酸与落寞。


妙在于意境,人生不得意如孟浩然,将理想埋于田园,春耕夏收,让一颗心安顿!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风雨入诗歌,人生悲离多,我们习惯于「风雨人生」的慨叹: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又如: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人生多有不如意,寒雨中盼归程,淋心彻骨寒,境凄人怅!

再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人在天涯,情切依依。

孟浩然的这首诗,千古在于,给人正意新思,被人解读出:香梦诗,甜睡诗,雅梦诗,梦境诗,惜春诗,意象诗。

轻风细雨,诗人香甜的梦乡中,觉醒诗意酝,风雨洗出明丽,风雨洗去可恨。一个风雨摇落春花,带走春光的早上,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著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风雨人生何以明,浩然春眠境自清,

明朝又知花落期,那得心神闲安静!


《春晓》这首诗,大家耳熟能详。连三岁的小娃娃也能背的出。而且还有很多版本的《春晓》歌曲,十分悦耳动听。《唐诗解》云:昔人谓诗如参禅,如此等语,非妙悟者不能道。这首诗妙在哪里呢?

孟浩然的名字与人生。

圣人孟子曾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浩然的大名因此而来。人如其名,可推断孟浩然尊崇儒学,追求儒家理想,圣人孟子就是他的榜样。

从孟浩然的一生来看,少学诗文,青年求仕,晚年隐居山水。和很多儒生一样,孟浩然先是想入世为官,为官不成又出世隐居。入世成儒,出世修禅,是当年很多文人的一生写照。

孟浩然与李白是至交。从其诗文也可以看出,孟浩然才华横溢,是不亚于李白杜甫的诗坛巨擘。

《春晓》的禅意与妙处。

孟浩然早年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归隐故乡。《春晓》是他晚年隐居鹿门山时所作。这首诗不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入世之作,而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出世心声。

禅宗讲究明心见性的顿悟。《春晓》这首诗讲的就是孟浩然对开悟的理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在禅定之中,似睡非醒,四处的鸟鸣都能听见。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直坐到深夜,忽然听闻窗外风雨声,花朵纷纷落下。按照禅宗的理论,落花多少当然知道,甚至连有多少雨点都知道。

《春晓》妙就妙在,将无法言说的禅,用十分形象的诗,以一种人人都能读懂的形式,展现给世人。

总结一句话:诗中有禅意,欲辩已忘言;风吹花雨落,鸟入不动天。

读孟浩然

很遗憾,不曾阅过《唐诗解》。「非妙悟者不能道」,的确是「不能道」。庆幸的是对《春晓》并不陌生。不知其妙,不可乱」道」。

《春哓》一诗妙在何处?诗旨何在?这些都能在诗词欣赏的相关诗篇中觅得答案。有说」构思巧妙」的;诗旨是「爱春更惜春」;有说「妙在写春景不写所见,而是写所闻所想」;有说妙在「叹落花而惜春」;有说是暗写」清淡的隐逸生活,《春晓》是随手拈来的天籁之作」等等。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我只想从孟浩然的相关诗篇中泛读一遍来加深对《春晓》的理解。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进京应试,落第而归。曾漫游吴越,在张九龄府中做过短期的幕僚。令人费解的是:四十应试,落第而归。难道是孟夫子的诗文「火候」还嫩,不够老道?非也!据传,孟有一次到好友王维处,忽然唐玄宗到来,玄宗原闻其诗名,令其献诗。孟诵「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时,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朕未弃卿」,由是放还。「落第而归」,原来如此。仕进之门堵死,诗人才漫游山水,继续过田园生活。就是这首《岁暮归南山》惹怒了玄宗。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不才明主弃」,「不才」这本是自谦之词,并没有说皇帝不对。无才之人被明主所弃也正常。但是玄宗的理由是:你孟浩然不仕途,怎么怪我不用你呢?「多病故人疏」也是常情,可是把这两句诗联起来细嚼就嚼出祸事了。于是孟浩然回家去过隐逸的农家生活也不错。《春晓》就问世了。闲适的农家生活诗人早已习惯了,心情舒展不免有些懒散。因此才会出现「春眠不觉晓」的状态。「处处闻啼鸟」,只是听觉感观,并没有产生视觉。而「夜来风雨声」也只是对入夜时就听到的风声雨声的记忆,并不是眼前景物。「花落知多少」。这句不经意地设问其含义深藏。仕途畅通也许不会关注这花落知多少;平步青云官高位尊红极一时,终究有告老返乡的一天。诗人把这些懈透了看淡了,诗的反映就清新而自然闲适而平淡。平淡得世人读不出是在对官场的轻蔑,对田园生活的誉赞。以一己之见,这不仅是《春晓》这首诗的运用之妙,也是孟浩然的田园山水诗的一大特点。


谢谢邀请

《春

晓》这首小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杰作。孟浩然是唐代山水园田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以五言居多,诗风清淡幽远,清新自然。.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这首小诗,可以说传诵广泛,家喻户晓。连幼儿都能背上几句。整首诗明白如画,反复读之,却别有天地。.初看起来,是写春天的早晨,朝阳明媚,诗人在酣睡中被屋外此起彼伏的鸟呜声惊醒,想起昨夜风雨交加,不知道一夜间花儿掉落了多少?

短短二十个字,如行云流水,平易自然。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颂它,鉴赏它。二十个字的小诗,蕴涵著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欣赏,去捉摸….。

《唐诗解》被选中1500多首,对孟浩然的《春晓》的解读,鉴赏.昔人谓诗如参禅,如此等语,非妙语者不能道。又如《唐人绝句精华》中解评.「此古今传诵之作,佳处在人人所常有,唯浩然能道出之,闻风雨而借落花.,不但可见诗人清致,且有屈子『哀众芳之零落`之感也。"

「文章夲天成,妙手偶得之"。

《春晓》妙就妙在..一一春天有迷人的景色,有醉人的芬芳,诗人却不直写,不用眼看,却用听觉来写春。「处处啼鸟,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被此起彼伏的鸟呜声惊醒,百鸟争呜,生气勃勃的春景,「处处"让人感到鸟儿之多,仅仅两个字,让人感到此起彼伏的鸟儿之多的艺术效果。「处处"二字妙哉!咽啾起落,运近应和,使人有应接不暇之感,让读者自己去想像去体味。

《春晓》妙在一一后两句的联想,昨夜户外夜雨春风,纷纷洒洒,花红落地,沙沙声响。诗人用「不知一知",「知一不知"的线索,将春天的景色展现给读者。表达诗人对落花的惋惜,惜春之情溢于言表。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给人们留下了鸟啼无意,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这首诗不仅收录在《唐诗解》中,也是小学生必学的唐诗之一,被编入小学生教材。

这首诗浅易好懂,明白如画。言浅意浓。情真景真。以听觉来想像,展示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将爱春,赞春,惜舂之情想系的淋漓尽致。这倒有点像李商隐的朦胧诗。朦胧臆想,构此幻境。落多少?可以不说,又不容不说,诚非妙语。这种感情随著落花进一步升华,变为人生的回味与思考,一一舂光易逝,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谢谢阅读,欢迎点评,互相探讨,各抒己见。


世传孟诗多为五言短篇,概言山水行旅,颇有造诣,故与王维并称王孟。

相由心生,诗心亦然。孟浩然终身不仕,并非无意做官,实乃机缘不至。四十岁游历京师,与宰相张九龄、王维已为忘形之交。有一次王维在家私自邀请孟浩然,唐明皇忽然来他府上。皇帝听说过孟浩然,就诏他来见,并欣然诵读其诗。刚好读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怒对孟浩然说,你没要求要做官,我也没有弃你,为何诬蔑我?于是打发他走了。后来,朝廷的采访使韩朝宗约孟浩然一起去京师,想荐他入官,孟与老朋友酗饮大醉,再次错过机会。

史评「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昔,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又云,唐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惟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愧者,浩然也。

《春晓》是孟浩然求仕之前隐居鹿门山时所作,当时孟尚未出山求仕,也未经尘风漂洗宦海沉浮,所以抱庸认为,不必对此中隐情过分掘凿,此诗就是一首描写雨后春景田园山水之作。诗起于春困之闲,尔后以鸟声说衬春嚣,三句忽省忆昨夜沈梦不知风雨,四句由满地落花婉道惜春之情。全诗清新质朴,诗心恬谈。如此而已。

(图片摘自网路)

我是抱庸。如果您有不同看法,欢迎切磋交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