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研发的自动制作咖啡机器人系统。

  法治周末记者 肖莎

  近来,各大房企密集发布2018年年报。

  通过年报可以看到,整个行业越来越集中,行业前四被万科、恒大、碧桂园、融创稳稳占据,万科去年的销售额突破6000亿元,恒大、碧桂园、融创的销售额也分别突破5500亿元、5000亿元、4500亿元。

  国内目前也仅有这4家企业的销售规模突破4500亿元。

  万科在今年发布年报的同时,发布了《致股东书》,其中提到,201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前三名包括万科在内的发展商共获得12.6%的市场份额,超过1/8;前10名是26.9%,超过1/4;前50名为55.1%。

  “前100家开发商获得66.7%,即2/3的市场份额,这说明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而且主要是重量级选手之间的相互竞争。如何在市场中赢得客户的青睐,考验的是方方面面的能力。”万科认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家企业下一步要靠什么保住现在的位置?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同时面临两场挑战。一个是彻底告别黄金时代的舒适区,进入高烈度竞争的低容错时代。一个是走出自己熟悉的领域,进入到相对陌生的空间。”万科表示。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进入相对陌生的空间,本质上就是寻求多元化。

  “可以看到,龙头房企都在进行多元化,这基本上也是看到了当前市场降温的风险后主动应对的策略。”严跃进说,只是各家公司多元化的思路和方向各有差异。

  在今年的年报和业绩发布会上,万科没有更多关于新业务的讨论,万科方面反复提到2019最重要的词汇是“基本盘”。

  除此之外,另外3家都在业绩发布会上用相当大的篇幅提到了新业务以及公司对新业务的期许,碧桂园的新方向是机器人,恒大要造新能源汽车,融创则要大力发展文旅。

  开发商碧桂园为什么要造机器人

  四巨头中,碧桂园最早于3月18日发布了2018年年报。

  当天的业绩发布会上,碧桂园总裁及执行董事莫斌在代表管理层介绍公司情况时,就多次提到机器人业务。

  在业务展望版块他谈到,基于业务规模,碧桂园的业务场景对智能建造有较强需求。

  “未来,我们将着力打造机器人的全产业链,结合高质量建造体系,重点研发建筑机器人,提升建造质量与安全水平。另外我们也将把机器人应用于社区管理和智慧餐饮。”莫斌说。

  碧桂园方面相关负责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碧桂园的机器人业务始于去年7月,当时碧桂园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智林机器人”)正式成立。

  “博智林机器人目前已规划两个技术研发平台,分别为智能技术研究院和智能制造事业部。智能技术研究院下设建筑机器人研究院、餐厅机器人研究所、智能制造研究所、医疗机器人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研发部门。”碧桂园方面相关负责人称。

  严跃进认为,从上述部门设置,也大致可以看出碧桂园希望机器人应用于哪些具体场景,除了莫斌提到的建筑、社区管理和餐饮,医疗也会是碧桂园关注的内容。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1月底,碧桂园集团主席杨国强将碧桂园重新定位为“高科技综合性企业”,机器人业务就被其列入未来三大重点方向。

  在3月18日的业绩发布会上,杨国强在媒体提问环节也谈到,碧桂园在香港的项目建筑成本已经接近3万港币/平方米。今天内地建筑工人工资已经有所提高,但很少年轻人进入这个领域,因为这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机器人对于解决安全和质量需求是很有效的手段。

  “类似新兴产业投资有助于碧桂园寻找到新的战略高地,总体上这也是房地产企业规避住宅等投资风险的重要体现。需要注意的是机器人等产业非一般技术可以相比,本身需要高度的技术创新和资本投资,这是其面临的风险点。”严跃进评价,高科技投资的风险大小,关键还是要看其和地产业务是否有协同效应,若是有,则风险小,若是没有,那么还需要更严格评估此类产业未来的发展机会。

  融创怎么靠文旅“生钱”

  从2017年花400多亿元买下万达旗下多个文旅项目起,业界对于融创在文旅方面的布局都非常关注。

  3月26日,融创先于业绩发布会发布了融创文旅的战略定位:“中国家庭欢乐供应商”。

  虽然此前一直没有集中发声,但从数据来看,融创在文旅方面已有的动作并不小。

  融创方面相关负责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融创文旅旗下目前有10座文旅城、4个旅游度假区、9个文旅小镇,涵盖39个乐园、24个商业,约70家星级酒店。

  融创中国行政总裁汪孟德表示,融创布局文旅,是预判到中国家庭在解决衣食住行等日常需求外,满足情感体验需求的旅游度假生活是升级的必然方向。

  根据《中国家庭旅游市场需求报告》显示,当下,家庭出游已经占据整个中国境内外出游市场的50%至60%,而渴望家庭出游的消费者占比高达9成以上。

  “文旅产业与地产主业具有极大的相通之处,二者之间会起到相互补助的作用。提前布局,融创文旅将成为融创未来发展的新价值增长点,通过长期投入和运营,文旅的重要意义会在未来逐步显现。”汪孟德说,好的房子和社区始终是美好生活展开的基础,融创文旅和融创文化则是要在家庭和社区场景之外,解决人们休闲度假和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通过全新布局,融创希冀为中国家庭全方位、全系统、全场景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

  严跃进认为,这也就意味着,融创方面对文旅板块的经济价值是有很高预期的。

  “不过文旅做好不容易。好在融创做文旅本身有较好的资源积累,因为专注高端楼盘,融创的房产客户资源将会是文旅板块重要的客户来源。此类探索的导向还是比较清晰的。”严跃进补充。

  融创文旅集团总裁路鹏对现状也有着清晰的认知,他表示,成为中国家庭欢乐供应商,创造欢乐对融创文旅来说是高难度的价值创造过程。

  “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路鹏说,融创文旅业态多,可以满足中国家庭对旅游度假的多元需求,进而提供不同的欢乐场景,而且全国布局,规模和体量首屈一指,区域优势难再复制。

  在人员配置上,汪孟德还提到,融创已从万达文旅接过来近5000人,组成了近7000人的专业团队,融创文旅已具备设计、建设、内容、服务、运营的完整团队与体系能力。

  “下一步就要看市场的接受程度了。”严跃进分析。

  恒大选择造车大产业

  严跃进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称,可以看到房企巨头们在选择多元化时,大部分的思路是围绕房地产业务开展,多元化的基础还是地产业,恒大造车是例外。

  关于布局新能源车计划的原因,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3月26日的年报业绩发布会上称:“汽车产业可能在5年至10年后是几万亿元的规模,在全世界是几十万亿元的大产业。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的大方向已经非常清楚,欧洲许多国家对禁售燃油车都有了明确时间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许家印坦陈,之前恒大在多元化时先进入了粮油、乳业、矿泉水产业,但经过探索,发现一年销售几亿、几十亿的产业体量,跟恒大年销售六千亿的规模是不匹配的。

  “恒大在产业选择上,一定是非常大的产业。”许家印说。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恒大曾经考虑过跟贾跃亭合作。

  当时恒大看中了贾跃亭在美国的造车计划,甚至不惜投入8亿美元解贾跃亭的资金困局,但此事最终因为种种原因生变,双方分手。

  这一场合作失败并没有打消许家印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相反他依然在通过不断的并购布局汽车业。

  恒大目前花在新能源汽车的钱绝非小数。

  许家印透露,目前恒大已经通过并购瑞典NEVS(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与世界顶级超跑品牌科尼赛克合作组建合资公司;通过收购卡耐公司和荷兰的轮毂电机公司,解决了新能源整车制造的第一个瓶颈即电池和电机;通过参股世界500强广汇集团打通了销售端,因为广汇集团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渠道;恒大已经研发出新能源汽车的智慧充电平台,解决社区充电难的问题。

  在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不仅表示未来五年内不会再涉足其他大产业,还用三个“非常”形容恒大当下在新能源行业的布局:“我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非常的看好,我们的布局和步子迈的非常扎实,我们的决心也非常大。”

  严跃进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本身也是目前各类资本积极投资的范围,各地政府也愿意提供土地积极进行发展,恒大做这项投资的前景还是值得看好。

  责任编辑:高恒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