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芯是事实,缺乏重大创新也是事实,与炒房关系不大?是存在问题的。快速赚钱的方法之一,就包含了炒房;我身边就有不少人为了炒房,放弃了自己原有崇高的理想;和我从事设计行业20多年,身边流过的设计人员就没有几个用纯设计赚钱的。

现实的社会,一切都是为了快速赚钱,就没有多少设计工作者,还在一直坚持原创,甚至,是有一套图纸经过简单调试,用了3年的设计人员。市场则变得是把设计当成了低微的设计工具,只要你能使用软体进行搬抄和拼凑就行。

像我这样,每一根绘制的线条和图库都是自己一笔一笔,老老实实画出来的,这样的设计师还有几个呢?还一画就是20多年。大家只是对此,发出了耻笑或者讥笑。广大业主只要求好看,而不管你是否是原创。这就没有给设计师们创作的空间。

「我们要的急,就辛苦你加几个班吧!」这样的要求,已经非常普遍了。也因此,没有给设计师,可行的时间。创意和创新,是需要时间和偶然性的。设计师们也需要靠设计成果,成就自己的高度、沉淀自己的创新和创意水准的、也还需要靠设计工作养家糊口的。也正是因为广大的市场,没有给设计师和创造者们,合理的生存空间和时间,所以,建筑设计从香港抄袭遍了全中国,原创设计,抄袭到了各个产业。所以,我身边的自来水处理专家开始做建筑玻璃了,母校的研究生导师开始炒房了,优秀的老师开始做消防工程了,等等。还有几个人会去创意和创造呢?创意和创新就成为了,非常苦逼的工作,甚至,是还要看人家的脸色。一段时间以来,股市低迷,能快速赚钱的方法,除了炒房,还有什么赚的快的呢?网赚,大家不懂的多吧?即使,是网赚者,也不会放弃炒房吧?等待创新和创意为发展主导的希望,我等了21年,如今还在继续等待。这种等待,我没法跟任何人说,只能是孤独陪伴了21年。也正是我标题中说的「尚有一剑待用」,这把「剑」是我在2007年时初次练成的,并通过了大量的装饰行业大佬们的沟通,失败的主体原因是「短期内见不到效应」,因为基础打造。已经使用过其中1%左右的都在几年内活的不错。我苦苦等待了快11年了,就等著市场能早日明白创新和创意的重要性,以及愿意为之买单;届时,我的「一剑」就能「出鞘」,这就是我第五次创业的机会,也将是我平生的最后一跳。亮剑时,我有足够的信心,让大家「不会为装修」而再烦恼。

马光远认为,中国缺芯和缺乏重大创新与爱炒房没多大关系,你怎么看?

看了马光远的两篇文章《中国为什么一直缺乏重大创新?》《中国缺芯 房地产才是真正的原因?》,文章指出,问题在于金融、创新机制、思想市场、追求快的浮躁心态,以及官僚体制。就当下中国缺乏创新的因素而言,炒房只是影响创新的一个不怎么重要的因素。全面焦虑,急于成功,又缺乏对创新的保护和激励,这些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对于马光远的观点,总体来说,我觉得是比较中肯的,也是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

但是,就其对于房地产的看法,觉得这是一个不怎么重要的因素,我不能赞同。就我来看,至少近二十年,中国受炒房的影响,已经远远不只是在创新领域,甚至到了很多领域。

一是炒房必然影响资金的流向,当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之后,必然会影响到创新领域的资金。

这个资金的流向是要从全社会来看的,也许国家层面并不缺少创新资金,但是创新应该是全社会的,如果放到三四五线城市来看,除了房地产资金遥遥领先之外,你还能看到多少创新的资金。

二是炒房必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搞乱人的思想,让人更加浮躁,金钱至上、投机取巧观念必将更加顽固,如何树立起创新的精神。

之所以热衷于炒房,无非是为了攫取金钱,追求暴利,这是金钱至上观念在影响。本来,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无可厚非,通过投资来改善生活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一种畸形的炒房方式,虽然能够得到大量的财富,但是却可能助长人的贪婪,以及投机取巧的观念。可是创新的精神,是要靠点点滴滴的辛劳得来的。

可以说,正是当下的炒房乱象,更加助长了人们的浮躁心态。

三是炒房推高了房价,让人们整日纠结于房子,安居才能乐业,住房都不能省心,工作何其省心,创新更不用去谈。

人是受到社会影响的,真正不受社会影响而孤独下来研究的,是很少的。创新氛围的形成,需要全社会来努力,而不能寄希望于一两个人的努力。

你看看,今天的哪一个年轻人不为房子而愁眉苦脸,你说这样的情形,如何来谈创新的问题。

四是炒房其实影响的不只是老百姓,更有官僚体系。

当一些地方的官僚体系也热衷于炒房,热衷于房地产,你可以想像这个地方的创新体系会是怎么样的。这样的导向,将不只是资金流向和思想浮躁那么简单,而可能是整体产业、人才战略和政绩观的扭曲。

所以对于创新的问题,绝对不能回避对于炒房的反思,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碧翰烽:欢迎您的留言与讨论)


相传有这样的一个商人,他没有什么钱,他想用这不多的钱,来赚更多的钱。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一个很新奇的东西,于是,他就花钱把那个东西买了下来,回家到拆开,琢磨琢磨,很快他就懂得了做,于是,他就把钱用在制作这种新奇的东西上,然后拿到市场上卖,他卖的价格比别人低,于是他很快的占领了市场,而原先的第一家,只能被市场抛弃。这个商人赚了很多的钱,但他从来不去创造什么,他就是经常在市场找有什么新鲜的东西,然后买回去仿造,他觉得这方法,非常实用。既省钱省时间,同时也能迅速击败对手,占领市场。于是乎,这商人以后干的都是仿造的生意,并没有发明和创造。

在我小的时候,老师教给我们作业,都是要求我们自己去完成,可就是有那么几个人,他们总是玩,到时候,拿别人的作业抄一下。我是很鄙视那样的人,可奇怪的是,很多年过去了,当然那么爱抄作业的同学,个个都混的很好,而那些独立做作业的,却大部分混的很差。自从我跑美团以来,我发觉要赚得多,有一个办法是很重要的,问路。问路,是可以最快的得到答案,而如果靠自己,用地图的话,虽然说也可以找得到地方,但你已经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超时是要扣钱的。我突然间明白了,很多的东西,你并不需要懂得,就像作业,你不需要都懂,你只需要会资源整合(包括借,买,问,等手段),想想那些抄作业的同学,玩也让他们玩了,作业也没耽误。可惜的是,到考试的时候,老师监考,他们就没有办法作弊了。同样的道理,人家美国人给你断掉技术,不再卖给你,你也就只有哭了。我们读书,要经常考试,所以那些爱抄作业的,也只是偶尔,并不经常,而我们国家,靠著美国的供给技术,很多年了,相信合作双赢,而碰上不爱常理发牌的特朗普,来一记闷棍,终于打醒了国人,但过段时间,不知还记得疼吗?毕竟,好了伤疤忘了疼,可是我们的口头禅啊。

上面的两个故事,基本都说明我们国家为啥缺乏创新,现在我再总结下

第一:精明,我们太精明了,花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在当今这个「唯快不破」的社会,时间就是金钱,大伙崇尚赚快钱,大赚钱。整个社会很浮躁,很功利。发明和创新,那是需要耐心的,需要时间的沉淀的。花很多的时间和金钱,搞创造发明,我想没有几个风投公司愿意投资的。

第二:我们虽不擅长创新和发明,但我们却擅长模仿。模仿,或许是我们的国粹了。AK47的发明者,俄罗斯人,老年的时候,剩不了几个铜板。反观,美国很多人靠著专利,有几辈子都发不完的钱。美国人愿意花那么多的时间,精力,财力去搞创新和研究,因为他的回报也是很丰厚,自然也就有风投公司愿意去投资了。

第三:教育,我们的教育更像是流水线,出来的人,都差不多。而美国的教育,更加注重的是个体,这和他们的经济实力是很有关系的。但这些年,我们的经济也在增长啊,但教育好像没什么变化。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没什么大的优点,也没什么大的缺点,这就是中庸,看美国,可以把孩子的特长培养出来,发挥到最大,同时,也可以接受和容忍缺点。


感谢邀请,我个人感觉存在一定的联系。最近网路上讨论一个热点问题,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因为还出起房贷,辞去清华大学了副校长职务,现任西湖大学校长,尽管这是个别现象,反映了当前普遍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多少技术科研人才,为了生活折了腰,低了头,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中国目前有多少上市公司参与房地产投资?这个数据无从考究,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过去十年,地产成为最具吸引力,高回报的行业。比如,做衣服的七匹狼,报喜鸟投资地产。中铁总公司也打算加入地产行业。京东,腾讯在全国大范围的屯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全民投资地产,价值观迷失了方向!在实体经济和技术创新方投入较少!

2.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成本大,建设周期长,收益见效慢,准入门槛高。国外有现成的技术为什么不用呢?这样我也可以用闲置资金投资房地产,收益高开来钱快,正是这种懒散的的想法,部分企业成为外国的加工厂,只赚微薄的手工费,核心技术和专利外国控制。所以这次扼杀中芯也给国人敲醒了警钟!

3.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身边的亲戚朋友看看就很清楚,财大气粗的一是本人做生意开公司争钱的,另外一大部分都是投资地产,过去几年运用金融杠杆,放大资金比例投资房产确实收益很高,一套抵押换两套,以此类推。投资房产不用操心,也没啥技术含量,买完放在那你就行了!全民"向钱看","向厚赚",淡化了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更多地是攀比成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以上仅发表个人观点,有不同观点的欢迎交流讨论。


感谢邀请。

当一个民族把创新当做追求,那就会进步飞速,晶元的问题也就会得到解决,而不是现在被动地接受!

我不认为马先生的观点正确。

在我看来,当一个名族把创新当做追求,当做事业,那么就能够取得很多重大的科技进步和先进的知识成果,绝不会像现在这般受人欺辱,任人宰割。

反观国内,搞科研的热衷于骗取科研经费,热衷于当官,热衷于把学生当家奴,致使国家资金难以产生实际的效益,而科技进步的速度也因此放缓。

普通老百姓热衷于炒房、炒黄金、炒股票,人们衡量成功的标准也是以财富的多寡为标准,这怎么会带来创新的社会氛围?怎么能够激发创新的热情?

学校里喊著素质教育,实则仍旧以成绩论英雄,衡量学生好赖的标准也是成绩,几时激发过个人的兴趣爱好?哪一个不是让兴趣爱好为考试升学让道?学生只要问和学习无关的问题就会被呵斥,这是在鼓励创新还是在扼杀创新?

除了一线城市的科技馆和科协在发挥作用,其他地方的连个科普的场所也都没有,科协无非就是一年搞几次应景的宣传,谁拿科普当回事儿?甚至于一些学校连实验都不做,孩子们怎么会启动创新的大脑?

每年的专利数量居于世界首位,可实用的能有几个?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的创新氛围远远不够,我们的创新意识更是极为薄弱。太多的人在追房子、车子、票子,在追求享受,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投身科研和创新,这哪儿能推动国家软实力的快速上升?

好在马云在做达摩学院,华为在投巨资打造一流科研团队,在这些人的带动下或许会有好转。但更重要的是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才是关键!


中国不缺创新!中国人不缺创新意识!!中华民族不缺创新精神!!!

为什么会爆发中美贸易战?美国为什么以国家形式来无事生非的制裁中兴?

问题的本质是害怕中国崛起,害怕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迅速崛起。

我们崛起依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创新。

如果我们还是一个靠劳动密集型生产廉价产品来出口创汇的国家,多大的顺差都不会引起这场中美贸易战的,因为这些都是他们不生产、不屑生产的产品,美国利益集团要保护的是他们的核心利益,那就是在高科技领域的统治。

中国的企业正依靠创新在与美国的企业、与世界的企业争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话语权和利益块。

只用了40年,我们的创新追赶能力让世界恐惧,这还不能说明我们不缺创新能力吗?但也记住,我们才改革开放40年,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面超越他们,有这种想法才是最可怕的急功近利行为。

中国缺「芯」是市场行为。

「芯」产业是一个大投入大产出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快速更迭的产业,加上美国对相关领域尖端技术的封锁和垄断,才是中国没「芯」的根本原因。

美国断「芯」,天崩地裂,因为只有美国有。

难道全世界其他国家不想有「芯」吗?难道别的国家也都在炒房吗?难道美国人就不炒房吗?

答案肯定是「不」,所以缺「芯」跟炒房没任何关系。炒房是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一个伴生品。

中国「芯」正在成长。

这次中美贸易战,美国剑指中国2025,必然倒逼中国全力发展科技领域的核心技术,而中兴事件也必然让更多的中国企业觉醒,我相信中国「芯」会像其他领域一样,迎头赶上。


还原马先生的言论

不要急著批判,先看看马先生说了什么。

跟显然,马先生并不否认炒房过热对于创新有抑制的作用。


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在马先生的观点里,并不否认炒房跟创新乏力具有某种程度的关联(有相关性)。但是,马先生否认是炒房导致了创新乏力(因果关系)。

事实上,马先生的说法是有道理的。炒房跟创新乏力,核心技术难以突破并不存在直接关联。这是两件事。很多人把相关性上升到了因果关系,这种关系强化往往伴随著情绪表达,无益于解决问题。与其说马先生认为炒房和创新乏力没有太大关系,不如说他认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不是由于炒房导致的。这里强调的关系是一种直接的,强烈的关系。


炒房对创新的阻碍作用

炒房为什么成为创新的一种阻碍?炒房是怎么导致核心技术突破乏力的?

主要的两种观点:

1. 房价太高,导致科研人员生活压力大,更愿意投入到更加高薪的行业,而不愿意参与金钱回报相对较低的基础技术研究。

2. 炒房挣钱太容易,资金往房市聚集,导致投入到技术研究的资金不足。

不管怎么变,无非就是两种基调:炒房导致资金和人才无法投入到基础技术研究,从而导致了核心技术缺失。事实上,这就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导致创新乏力的根本原因是,缺钱,缺人才!炒房最多是一个诱因。


为什么说炒房不是主因?

既然导致核心技术难以突破的原因是:缺钱,缺人才。除非炒房才会导致这种情况出现,那么可以认为是炒房导致了核心技术创新乏力。

事实上,我们在核心技术的突破困难,跟炒房之间的关系,很难准确描述。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的是,炒房并不会导致社会资金无法满足核心技术研究投入所需。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互联网等技术难度较低的行业,资金的投入量非常惊人。包括手机制造,电脑组装等等行业,资金是过剩的。为什么这些钱没有进入房市,也没有进入核心科技领域,但是进入了其他行业?要说核心技术突破是由于炒房导致缺钱,这是荒谬的。有一定关联,但是关系的确不大。最多只能说,炒房对资金的流向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人才不足真的就是因为炒房导致的吗?因为房价高,年轻人,科研人员生活压力大就不愿意突破核心技术?看似有道理,实际上并不严谨。这个事情的完整逻辑是这样的:房价高——科研人员需要高工资——科研人员选择高工资的工作——核心技术突破的有关工作工资低——人们不愿意投身科研工作。为什么人们愿意去琢磨手机生产和电脑组装而不愿意花大力气突破核心技术呢?因为,不挣钱,这才是关键。炒房导致房价高会有影响,但是直接原因并不是炒房,甚至炒房都不是主要原因。房价低,人们照样更喜欢高薪工作,会选择核心技术突破的依然会是少数人。

因此,炒房导致的高房价和房产市场繁荣,最多只能说是一个诱因,并不是关键因素。你要说有相关性,那倒是很有可能。但是要说炒房导致核心技术创新欠缺,这是无稽之谈。更别说,人才不足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就可能已经存在问题了,不仅仅是职业选择导致的人才分流。


抓住主要矛盾才能解决问题

必须要看到的是,中国核心技术突破乏力的真正原因就是:缺钱+缺人才。除此之外,基础薄弱+外部竞争压力大也是主要影响因素。炒房带来的影响可能是有,但绝对不是关键因素。如果把精力消耗在批斗房产市场而不是著眼于解决人才待遇问题和资金投入问题,那么核心技术的突破恐怕会成为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

房产市场的确很病态,但是,核心科技实力不足最多算是并发症状。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就严肃讨论房产市场,认真解决。但是不要引入到寻找核心技术的症结这个过程中来,对核心技术欠缺的问题和房产市场问题的解决都有好处!

平心而论,马先生的论点并没有什么问题。而很多人为了迎合大众观点迁怒于房产市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房地产市场的确很有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房市过热对整个社会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炒房也的确会对创新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是,这两件事,关系的确不大。


简单类比

我十天前把伞弄掉了,今天下雨被淋湿了,感冒了。因此,把伞弄丢了导致我感冒?一定说有关系,的确是有的。但是,我明显可以采取很多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最简单的就是不淋雨!又或者是,重新买一把伞。

炒房过热和创新乏力的关系大概就是掉伞和感冒之间的关系吧。

关系大吗?你认为大,也可以。但是,认为不大,也可以的。


个人认同这一看法。

说到这个,想起来前段时间恒大投资1000亿元高科技,说明国内投资主流已经向高科技转移,当然这个与近日中兴事件有很大关系,不过,能够看出市场投资也在向科技产业转移了。

1,创新走向与国家实力有很大关系。在上世纪,邓公曾经有过一个指示,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当吃饭成为首要问题时候,事实上你是没有能力去做创新和发展的,国家和主流投资会确保不能饿死人这样朴素的低层次保障要求的。吃穿住行问题你都解决不了,谈什么创新,都是假话。

2,创新需要引领,当然也需要刺激。中国创新目前在全球不断进步,没有记错的话,中国创新能力已经进入到前十五位了,正在追赶东亚一些国家,这个是国家层面政策向创新偏移的结果。这次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制裁事件,更让国人明白创新的必要性。这个刺激来的正是时候。

3,炒房作为经济发展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个现象不用特意去研究,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如果缺少了投机行为,那才是不正常的现象,这种投机行为不仅仅中国特有,在创新能力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少见,或者可以说比中国更甚,如果把这种投机行为作为影响创新缺乏的理由,有点不搭界,风马牛不相及。

中国正在变成强大的创新型国家,随著国家政策和市场刺激,主流资本不断向创新领域转移,就是所谓的风险投资正在从小到大向科技型项目转移,那些包括晶元设计制造的高技术重大创新就会被资本推进,迅速发展起来,这是经济发展的进程,无法阻挡。


缺乏重大创新与热衷炒房在路径上具有因果关系。这是普遍常识,只是有人故意否定而已。楼市暴涨固然原因诸多,其中之一就是一批专家学者为房产地「摇旗呐喊」。

目前我国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40平米以上,跻身于世界前列并高于一些发达国家。房地产成为民众致富的捷径,对于高科技的影响,底层面分析:打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中层面考量:高房价导致人才流失;高层面研判:是挤占了高科技的通道。至于诸多优秀的制造业单位,放弃部分主业进军房地产,更是对高科技产业釜底抽薪。

现在北上广深等地的拆迁户,动辄拥有上亿资产;一些早年炒房一族,早就赚得盘满钵满。在此背景下,难道还有多少科研人员能够安心下来,每天在实验室熬夜研发电脑晶元?创新、创业均有不菲的风险,没有房地产行业包赚不亏的优势。难道研发人员都不食人家烟火,去开发新产品而不考虑安居? 面对如此简单的事实,马光远还在宣称「中国缺芯和缺乏重大创新与爱炒房没多大关系」,实在有悖于一个经济学家的良心。 不仅是房地产影响科研创新,而且有些平庸的互联网项目亦是如此。比如前一阵的高德、美团与滴滴公司的网约车大战,难道与创新、科研有关吗?如果互联网巨头将烧钱的资金,用于投资晶元类的企业,我们还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局面吗?

事关投资电脑晶元,至今只有看到马云宣告收购杭州晶元企业「中天微」,暂时没有看到其它企业有所行动。创新与炒房以及低端行业竞争的因果关系,不是一目了然吗?如果对此否定,那就是强词夺理!

欢迎批评指正!顺祝工作愉快!


确实关系不大。爱炒房和缺乏重大创新都是果,不是因,而且爱炒房和却创新的因还大概是一个,这两个没有因果关系,而是兄弟关系,是一棵树上结出的两个果实。

这个因是什么呢?就是稳定的预期,当人对自己的投入没有稳定预期的时候,他就肯定不会投入那些时间长见效慢而且没有保证的事情,而是会选择那种时间短看得见好变现的东西,房地产恰恰是后面一种,而晶元和创新是前面一种。

那么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热衷于炒房了,没有稳定预期没有人会去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这种事情还是要苦干十年这样才能见到效果。

大家不要去责备一些人没有社会责任感,而是那个对个人来说太沉重了,我们应该营造让有能力的人可以有稳定预期愿意沉下心来干点大事的环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