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樂郭氏正骨

中醫藥文化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洛陽曆代名醫層出不窮,是中醫藥學的主要發祥地,在中醫藥學的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龍門石窟,平樂正骨,國花牡丹,水席古都,並稱為洛陽四絕。

平樂正骨即洛陽平樂郭氏正骨,醫術源於河南省洛陽市平樂村。自郭祥泰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在平樂村創立平樂郭氏正骨醫術以來,其後的幾代傳人都秉承祖訓,致力於中醫骨傷醫學的發展、創新,使得源遠流長的平樂正骨,由治病救人的民間樸素醫技上升為造福人類的中華骨傷科學。平樂郭氏正骨,於2008年,憑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高超技法,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平樂郭氏正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什麼是肩周炎?

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炎的簡稱,又稱「凍結肩」, 是一種無菌性炎症。病因不是很明確,有研究表明它與自身免疫病以及感染有關。它的病理特徵是肩關節內嚴重的關節囊組織粘連。好發年齡在40~60歲,其中女性佔七成,左側發病率要高於右側。因此病多發生在人50歲左右,因此有人稱它為「五十肩」。

肩周區域

引發肩周炎的原因

一.原發性肩周炎

原發性的肩周炎,俗稱凝肩、五十肩。指的是在沒有任何誘因的情況下出現以肩部疼痛、廣泛壓痛,並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縮、肩關節活動受限等癥狀的肩周炎。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多見於體力勞動者。

二.其它原因所致的肩周炎

1.長期不活動

比如肩部或上肢發生外傷或做完骨科手術後,一般都要打個弔帶或石膏。很多人因為過久的不活動,導致肩部的肌肉、韌帶粘連,最終形成肩周炎。

2.關節內在病變

如肩關節的肌腱炎、腱鞘炎、撞擊綜合征、肩峰下損傷等問題,這些疾病可因為進一步形成肌腱、肩袖、滑囊、關節囊的損害、粘連、攣縮等病理改變而導致肩周炎的發生。另外,肩部的損傷,有時甚至是微小的損傷 ,也極有可能引起肩周炎。

3.不良姿勢

目前相當多的肩周炎病人發生於手工作業 、伏案久坐等具有不良姿勢的職業 ,而且過度胸椎後突 (駝背)的病人明顯地容易患肩周炎。這可能由於長期的不良姿勢或姿勢失調造成了肩胛骨的傾斜 ,肩峰和肱骨也因不正常的應力而發生位置改變 ,逐漸形成肩袖損傷 ,潛在地導致肩周炎。

不良姿勢

如何自我判斷?

1.上臂(胳膊的上半部分)與胸廓貼緊,手和前臂(胳膊下半部分)向外展,如果做這個動作時感覺特別疼痛,甚至外展受限制。就說明很有可能患上了肩周炎。如果沒有疼痛感,有可能不是肩周炎。

2.肩部怕冷,需要終年用棉墊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因受寒而致痛,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3.在肩關節周圍有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腱溝。肩峰下滑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處。

肩關節疼痛存的誤區

誤區一:肩關節疼痛不影響日常生活,不用在意,忍忍就過去了。

這是錯誤的認識,肩關節出現疼痛,是身體給出的信號,說明肩關節已經有問題了,需要進行治療。

疼痛,是身體發出的信號

誤區二:可以通過「拉吊環」、「輪胳膊」等鍛煉方法得到緩解。

鍛煉對肩關節疾病的恢復非常重要,但是「拉吊環」、「輪胳膊」、猛烈牽拉上肢、手拎重物等鍛煉方法對肩袖損傷會造成更加嚴重的損傷。不適當的鍛煉會加重病情,鍛煉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誤區三:治療好轉後馬上停止治療。

肩關節疼痛的病人治療時間均較長,不要治療好轉後馬上停止治療,需要再多治療一段時間,減少複發的機會。

肩周炎治療思路

急性期,消炎止痛:急性期主要是肩關節疼痛,部分患者是疼痛難忍,常有「日輕晚重」的特點,夜間疼痛難以入睡。這時期的治療重點是消炎止痛,一般用針灸、膏藥等緩解。

粘連期,鍛煉開始:這時期疼痛減輕,主要是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甚至舉起手臂都異常困難,此時應該積極開始功能鍛煉如逐漸增加關節的活動度,牽拉萎縮的肌肉增加肌力訓練等。

恢復期,持久鍛煉:關節疼痛基本消失,此時治療以功能鍛煉為主,功能鍛煉的程度和質量直接關係著關節功能的恢復,服藥不同方向地充分活動肩關節,並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中醫康復功能鍛煉,肩周炎患者必須掌握

畫圈運動

準備姿勢:垂直站立,雙足分開同肩寬。

動作:向前彎腰90°,患側上肢自然下垂,先做順時針方向畫圈20~30次;還原至準備姿勢;再彎腰,做患臂沿逆時針方向畫圈活動20~30次,畫圈幅度逐漸增加至最大,畫圈的次數也應逐漸增加。中途可間斷休息,以不勞累為適。

畫圈運動

摸牆

準備姿勢:垂直站立,面對牆壁。

動作:雙手沿牆壁緩慢向上爬動,兩臂盡量高舉,然後再緩慢回到原處,如此往返數次,每次3~5分鐘,1天2次。

摸牆

捶腰拍肩

準備姿勢:垂直站立,兩臂自然下垂。

動作:左手背向後拍打腰部,同時右手掌拍打左肩部,左右交替進行,幅度逐漸增大。此運動也可在散步時進行,每天做5~10分鐘。

身後拉手

準備姿勢:垂直站立,雙手後背,用健側手握住患肢腕部,逐漸向上提拉,此動作也可在散步時進行,每天做5~10分鐘。

屈肘摸背

準備姿勢:垂直站立,雙足分開同肩寬。

動作:患臂屈肘置於身後,手背貼在腰部,手指徐徐向上摸背直至最高限度;患臂放鬆,手指沿背後慢慢落下置於腰部。如此反覆做5~7次。

聳肩

坐位或立位,兩肩聳動,幅度由弱到強,每天兩次,每次50~100 下。

中醫保守治療基礎:中草藥膏藥外敷內治

9月,降溫開始了,天氣變化也多端,一會下雨,一會可能艷陽高照,90%的肩周炎患者對氣候變化敏感,尤其當陰天、下雨、寒冷等天氣時,便會出現疼痛加重的癥狀,所以防膝關節在秋季複發尤為重要!

氣溫下降,「受涼」會影響肩關節的循環,容易引起肩關節韌帶的痙攣,直接導致病情的加重。寒冷或潮濕可引起小血管收縮、肌肉痙攣,對於老患者來說,一到秋涼時節,就會發生肩關節疼痛加重等病症。

人的肩關節在秋季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黏滯性增加,關節的活動幅度減小,韌帶的伸展度降低,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指揮能力在沒有準備活動的情況下也會下降。這時候如果損傷引起積液,會引發膝關節無菌炎症,這時候,炎症會讓受損部位更加難以治療,形成惡性循環。所以,我們平樂郭氏正骨,在臨床中積累了有效的康復鍛煉,通過這些鍛煉,可以讓肩關節肩周炎得到有效疏散,為肩周炎治療,創造良好的內在條件。

目前,依然是人體血流流動快的時期,也是治療肩周炎的最佳時期,此時藥物比較容易到達病灶,加快藥物吸收,另一方面這個季節溫度比較高,血液循環加速,身體的代謝功能增強,細胞新生功能加強。骨細胞數量的增加,血液加速流動又帶來充足的營養、帶走大量的體內垃圾,這為肩周炎康復,創造了一個優越的氛圍。

涼後熱,20分鐘見效,持續發涼20分鐘然後發熱1-3個小時(各患者貼敷感覺、位置不同表現不同)。發涼時區患者首先感覺冰涼、舒適,其次刺激病症部分達到鎮痛效果。發熱時區能使患處快速止痛,並對患處活血化瘀,打通血脈從而使中藥成分快速有效吸收,最終達到調氣血、通經絡、散寒濕,消腫痛止痛長期治療之效果。

平樂郭氏正骨黑膏藥 郭祖紅方痛可帖

寫在最後

保守療法,需要患者本身理清治療思路,不要盲目嘗試、更換。最重要的,保守療法持續時間比較長,貴在堅持二字。請記住,夏秋之交是治療肩關節問題的最佳時期!

醫患合作,動靜結合是中醫骨傷科治療的重要措施,平樂郭氏正骨人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提出了「四自療法」,自捏、自撾、自拿、自摩。我們平樂郭氏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每一位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康復自我鍛煉方法,通過醫生與患者共同參與、密切合作,堅持練習,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平樂郭氏正骨:lyaj01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